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匈牙利民族居住在遥远的欧洲多瑙河畔,可是匈牙利民间故事却属于典型的欧亚混合型故事。许多民间故事情节和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民间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和裕固族民间故事相比较,共性特征更加突出(有关二者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已另有文章发表)。本文主要想在介绍两组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对其共性特征形成的文化背景作一探讨。 蟒古斯型故事情节 1.裕固族《可敦的礼物》情节:可汗出征前问三个可敦,准备什么礼品欢迎可汗征战归来。前两个可敦许诺用金丝、银丝绣成的龙袍欢迎,第三个可敦说欢迎你的是漂亮儿子。前两个可敦怀恨在心,在第三个可敦分娩时,偷偷将其儿子弄死,抱来一只小花狗放在可敦怀中。可汗征战回来,经过许多周折才弄清真相,前两个可敦是蟒古斯。 匈牙利《金发孪生兄妹》情节:三个少女对着王子说:a.如果王子和我结婚,我要用一根大麻的茎给他所有的士兵和臣民做一身衣服;b.如果王子和我结婚,我要用一颗麦粒为他的士兵和臣民做面包;c.如果王子和我结婚,我要为他生一对金发孪生兄妹。王子和第三个姑  相似文献   

2.
撒里畏兀儿东迁,是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形成为今天裕固族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自己水平虽然有限,但作为裕固族的成员,很愿就这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试谈一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裕固族博士研究出成果文/纪兰慰新近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的《裕固族文化研究》,是裕固族青年学者钟进文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同时,也是裕固族自己的学者写作本民族文化历史的第一部著作。裕固族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的中部、雄伟的祁连山北麓,约有1200...  相似文献   

4.
钟进文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裕固族研究专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裕固族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200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下文简称《集成》),不仅展示了中国裕固族研究的成果和进展,而且为裕固族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2008年,它的"姊妹篇"——《国外裕固族  相似文献   

5.
撒里畏兀儿东迁和裕固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裕固族的民间历史传说中有:裕固族是从“遥远的新疆来的”,有的说是“迎着太阳”,经过“千佛洞,万佛峡来的”。这就说明裕固族历史上发生过东迁问题,正如《裕固族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所说:“这是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研究裕固族历史的一些著作,很少研究裕固族的东迁问题,《简史》专题介绍了裕固族的东迁概况,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但是,仍有不少疑难问题,悬而未决。裕固族的东迁问题是很复杂的,需要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方面开展全面研究。本文无力说明裕固族东迁的全貌,只就一些具体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借以引起争鸣,以期解决裕固族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裕固族形成过程中的潜民族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3世纪中叶至16世纪是裕固族形成过程的潜民族阶段。在这一阶段,裕固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诸多要素开始形成、凸现,为裕固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是甘肃省古老、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河西走廊与蒙、藏等多个民族聚居,虽然相较于其他民族,裕固族人口较少,但其民间文化却在裕固族早前的民族迁移中,受地域、民族、文化风俗、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渗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而裕固族的民间舞蹈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发展为独特的风格特征,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裕固族民间舞蹈也遭到淡化、失传的危险。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承裕固族舞蹈,本文将重点分析裕固族民间文化对其民间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道不同不相为谋,名族不同展现出来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点也不一样。裕固族历史文化悠久,而裕固族民间舞蹈则是裕固族历史文化中最出彩的一点,它不仅有独特的魅力,独具特色的宗教色彩,裕固族民间舞蹈也是裕固族人生活的代名词,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表示着他们的游牧生活。本文围绕裕固族民间舞蹈展开,深度介绍裕固族民间舞蹈形成的原因、历史意义及其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裕固族是甘肃省古老、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河西走廊与蒙、藏等多个民族聚居,虽然相较于其他民族,裕固族人口较少,但其民间文化却在裕固族早前的民族迁移中,受地域、民族、文化风俗、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渗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而裕固族的民间舞蹈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发展为独特的风格特征,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裕固族民间舞蹈也遭到淡化、失传的危险.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承裕固族舞蹈,本文将重点分析裕固族民间文化对其民间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的口头传统中包含着该族群丰富的集体记忆,以裕固族东迁为主题的口头传统反复表演和世代相传,表达并强化了裕固人的族群意识和身份认同.本文通过对裕固族口头传统中"东迁"主题的在分析,探讨裕固族东迁后,裕固族文化发生的文化涵化现象,认为:裕固族口头作品中对"西支哈至"的深切眷恋,是裕固人对本族群"根基性情感"固守的体现,也是面对汉文化、藏文化、蒙文化等强势文化侵入的一种族群文化反弹.  相似文献   

11.
玛尔简 《中国民族》2007,(11):37-38
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常年生活在祁连山北麓的崇山峻岭和沙漠草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裕固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由于特殊的地域和复杂的历史变迁,其文化涵盖了古代西部游牧民族和近代西部少数民族的兴衰发展史,民间生活习俗体现了裕固族崇拜自然的积极态度。裕固族不仅有独特的风俗习惯,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手工技术,他们的生产、生活用品原料多以皮张、毛类为主。他们在生活中穿的毛毡袄、皮袍、皮靴子,戴的狐皮帽、尖尖帽,住的各种帐篷,用的皮毛被褥、皮毛绳、皮毛口袋、皮箱子、皮毛鞭子、皮毛茶袋、皮水桶,以及茶窝子、马鞍、棚草席、草框等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工作关系,近十年我每年都要到自己的家乡裕固族地区搞田野调查,虽然在家乡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是每年都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不同的感受串成一条线,我们感受到的就不是一种简单的发展变化,而是裕固人在寻求发展的历程中付出的艰辛和隐隐闪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裕固族的民歌和民间舞蹈都来自于裕固族的生活和劳动当中,充分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热爱艺术的生活态度。建国以来裕固族民间舞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50年代,为了保护、挖掘、继承裕固族民间舞蹈,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裕固族舞蹈作品,如《迎亲路上》《摇奶呓语》《山那边的彩云》《那山那水那云》《裕固红缨》等,这些作品均在国内获得大奖。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宗教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裕固族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县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有一万零五百多人(据一九八二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其中四千六百多人使用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二千八百多人使用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其余的人使用汉语.裕固族,在汉文历史文献中,曾被称为“黄头回纥”、“萨里畏吾”,“撒里畏兀儿…….这些称谓都和古代的回纥、回鹘、突厥民族有关系.裕固族的族源,可以退溯到古代的回鹘.但是,古代回鹘并非裕固族的唯一族源,古代蒙古人也是裕固族的族源之一,裕固族操东西部两种裕固语便是明证.可以这样说,古代回鹘人与古代蒙古人中的一部分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裕固族在历史上先后信仰过萨满族、摩尼教、佛教和喇嘛教.今天,在裕固族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宗教文化仍然是多种多样,交错相织.本文旨在较为详细地综述裕固族历史上的宗教信仰以及呈现的宗族文化.全文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杜亚雄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他初次接触到裕固族民歌时,还是西北师范学院音乐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因采风而接触到裕固族民歌的人,远不止杜亚雄一人。但让世界乐坛都知道裕固族民歌的,只有他杜亚雄;因研究裕固族民歌而闻名世界乐坛的,也只有杜亚雄!杜亚雄为了领悟裕固族民歌的内涵美,竟学会了属于突厥语族东匈语支的裕固族语言。他为了弄清楚裕固族民歌的历史渊源,在匈牙利做访问学者两年,又学会了匈牙利语,还掌握了匈牙利古代史。就此两点,也足以令人折服。杜亚雄最初去甘肃肃南县搜集裕固族…  相似文献   

16.
中国韬奋出版奖是出版界最高个人荣誉奖, 于1987年设立,从1990年第二届开始,由中国版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举办。到1999年已评过六届,有63人获此殊荣。2002年2月1日,额敦桑布作为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坐在了领奖台上,他是自有该项奖以来第二位获此荣誉的蒙古族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获奖的11位幸运者中,额敦桑布获得了第二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分析,认为在多种文化的边缘薄弱地带形成的一些新民族如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和撒拉族等民族的文化有较突出的复合性,可称之为“复合型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住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腹地的裕固族,其家庭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除了公共政策等因素外,生产地与定居点的分离是导致裕固族家庭迅速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以传统裕固族家庭为参照,对当今裕固族人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等做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裕固族现有人口1万余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9世纪中叶,其中一支迁徙到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张掖、武威一带,史称河西回纥。他们与邻近各族交往相处,逐渐形成一个单一民族。裕固族自称“尧乎尔”。据史籍记载,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纥”,元称“撒里畏吾”,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尔”。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裕固族。裕固族居住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狭长地带,草原辽阔,草质优良,是裕固族从事畜牧业的天然牧场。…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裕固族人口快速增长,到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其人口增长速度居于甘肃10个主要少数民族之首。80年代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裕固族人口增长的速度,裕固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对于裕固族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未来人口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该民族自身的发展及民族聚居区的繁荣。本文通过对裕固族人口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变动的预测,提出只有把裕固族人口的发展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才能使裕固族人口合理健康地发展,并从多方面探讨了未来裕固族人口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