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了提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探索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规律性问题。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从政治、思想和情感等不同维度去认识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准确把握红色文化历史性和时代性、普遍性和独特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努力将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转化为理想信念、政治自信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6):144-146
国家的强大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强大,更应该是文化的强大。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文化自觉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为此,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新十分重要。当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对国家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但也存在着对主流价值文化认同弱化、文化自主性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8):127-131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行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有必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其旨归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把国家认同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自觉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政治信任是评估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四个重要指标。考察“重要他人”对政治认同的实际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利于全面审视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整体向好,“重要他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存在鲜明特点和显著差异。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重视并发挥家庭教育在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价值,有效激发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积极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合力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5.
吴冰  林雪 《社科纵横》2009,24(4):49-51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知和行为作用的过程。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政治认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政治文化的转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方式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知教育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政治参与能力的缺失等三个方面的认同障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大学生认同障碍的解决是不可或缺的,政治认同教育应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6.
刘德萍 《社科纵横》2012,(10):139-141
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内容。结合地域文化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大学生的对家乡的热爱;传承和发展地域优秀文化,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7.
吴保磊  赵红灿 《社科纵横》2014,(10):108-111
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中互联网络和网络新媒体,给中国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冲击,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当前已有不少学者从文化认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状况和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何处理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在网络社区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下一步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宋继革 《社科纵横》2009,24(1):133-134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校生关系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师生观念变化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7,(1):138-143
新时期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以特色教育为重心,着力筑牢各族学生"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以整合内容为基础,构建起完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工作研讨为导向,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以创新教育模式为突破,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以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为依托,不断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以预警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不断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以队伍建设为基点,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支撑。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届党的代表大会都在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梦"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中坚力量,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消费无所不在的时代,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践行和传承,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深刻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文化消费转向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出文化消费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以下挑战:大学生民族意识增强、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和通畅、大学生的分析判断独立性增强、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观教育、宗教观教育、日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以爱国主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三个离不开为指导思想;健全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机构和工作机制;强化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宣传和落实民族政策等。  相似文献   

12.
刘养卉 《社科纵横》2020,35(2):114-118
笔者利用甘肃Z高校400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调查数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认同和践行程度均较高,对外来文化比较客观包容,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理性对待西方文化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11):144-148
新形势下,和平演变犹如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等竞争优势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与征服,以影响青年一代对社会的认知及政治倾向。我国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必须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有新举措,为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实效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林 《社科纵横》2010,(2):148-149
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思想道德表现也有令人堪忧的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本文作者在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的实践中,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修身教育等途径,探索出了一套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办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执政党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多有失误、少有作为,致使人民群众得不到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执政党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推行了思想多元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了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并始终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鲜明的对比表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党保持先进性的物质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琪 《社科纵横》2011,26(5):157-159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存在心理和文化上的显著特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主要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对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大学生社团文化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德育功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探索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及培育路径,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该文通过对大学生社团文化的重要内涵、特点及其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探索和研究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培育路径,以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一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2):10-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精神状态、行为规范,是中国共产党在价值理念上树立的一面旗帜。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状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认同是践行前提和基础,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研究,但尚存不足。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综合研究方法,从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战略意义、认同现状、认同影响因素、认同一般规律、认同机制及教育策略构建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对法治的文化认同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它要求关照各种不同的利益需求,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这有利于形成法治文化认同的合理的现实利益支点。“和而不同”思想对提高公众的民主与法治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合格的法治文化认同的主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而不同”思想还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法治文化认同的内容体系,形成全面的法治文化认同:从“和而不同”思想的视角出发,我们要创造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法治发展规则,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民间规则、习俗的认可、接纳力度,使法律成为公众内心习惯的一部分,增强法律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社科纵横》2011,26(7):163-166
当前大学教育需直面校园人文精神缺失这一问题,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能够作为传授人文精神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人文精神有效注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对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关照当下现实境况、对话西方优秀文化,从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国家维度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