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尝试从戏曲与礼乐文化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清代地方官府演剧的戏曲史意义.文章认为,清代地方官府的戏曲活动主要有祭祀演剧、万寿庆典演剧及署宅堂会演剧三种类型;这些戏曲活动虽然功能、特点各异,但从礼乐视角看实际上都是一种配合地方诸礼而演的"乐";而各地官方仪式用乐的戏曲化,既是清代礼乐与戏曲交互发展演变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对清代戏曲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进对戏曲文化的传承弘扬,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肩负起的重要职责。高校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推进戏曲文化在高校的有效传播,可让当代大学生深入领略戏曲文化的艺术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有效发挥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最终实现戏曲文化传承发扬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8,(6):102-106
先秦两汉的诗歌"正变"批评主要以伦理批评为主,而魏晋南北朝的"正变"批评发生了向审美中心论的转向。这种转向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在诗歌形态方面,改变以往以四言诗为正的观念,开始肯定五言诗的创作;二在诗歌本质方面,从言志转向缘情;三在诗歌语言上,由推崇实用转为主张绮靡,加强了对诗歌形式美的研究和实践;四是在诗歌发展观念上,由崇正转向崇变。导致转化的主要原因是儒家经学思想的束缚减弱;玄学、儒家思想兴盛,导致了审美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徐坤 《求是学刊》2006,33(2):121-125
清代杂剧作家深化了明中后期杂剧作家个人化的观照方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融己身入剧,注重主体情感与个体趣味,使个人化特色表现在戏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一个人化倾向有其产生的独特原因,它在推进清杂剧案头消亡的同时,亦促成了文人杂剧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5.
美声唱法的中国化,可以理解为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其关键是,不仅要符合中国的音乐特点,反映出中国的优秀音乐文化,还要吸收国外一些优秀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和科技,从而发展和创造出一套中国的音乐理论,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怎样才能将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与这种“科学完整”的歌唱艺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当今我国音乐界人士思考的问题。毋庸置疑,中国化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中国文化和美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以一种包容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声乐艺术,以“继承、发展、创新”为基本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学科和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必须借助文字为工具才能够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并传之久远,因而当我们研究文学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文字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在比较中西文学的差异时,自然会联想到彼此使用的文字不同,进而发出疑问:拼音文字对于西方文学,汉字对于中国文学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葛雷·齐彦芬指出:“文字的特点及其使用不仅与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而且直接影响着其文化的结构及其发展。”①西方以“模仿”为核心的再现文学理论体系与拼音文字的关系,中国以“言志”为核心的表现文学理论体系与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的关系,都是极其密切的。可以说,文字是制约和影响文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体裁、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观念乃至文学理论形态等各个方面。文字与文学的发展文学是随着文字的产生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字都是由象形文字进化来的。古埃及  相似文献   

7.
传统剧场在旅游、文化市场中的悄然兴起,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重又注入了一份淡忘已久的热情。虽有人认为是传统艺术欣赏群体减少的原因,但当你也身临其境,望着人们喝着大碗茶,手按桌几,耳边是有板有眼的戏曲唱段时,那份怡然自得,却着实地把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通过欣赏者展现无疑。传统剧场的出现有其偶然,但更多的是欣赏中国传统戏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胡益民同志的《清代小说叙论》(见《江淮论坛》1989年第2期)一文在论及“清代小说艺术上的进展”时,无论其论点还是论证都有一些值得商讨之处,于是不揣浅陋,提出如下看法,恳请指教。 其一,《叙论》在此问题一开头提出一个论点:“就总体倾向而言,《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开始脱离史官传统走向独立的一个转变契机……然而过渡伊始,毕竟还带有深深的过渡痕迹。由《金瓶梅》开始的摆脱史官传统而走向自立的艺术革新工作,在清代几部著名小说中才告完成。这是中国小说艺术在清代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这一立论,粗看起来好象无可指责,但细加斟酌,至少在两个问题上容易引起错觉:第一,摆脱史官传统的革新工作始自《金瓶梅》,还是早已有之?第二,中国小说艺术的各构成因素是在清代几部著名小说中全面成熟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下“娱乐化”与“高科技”相争衡的电影生存环境,电影《白鹿原》对戏曲艺术的回归再次唤醒了民族文化审美的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电影的“重头戏”。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基石,民族文化符号历来备受中国导演的钟爱,而导演王全安在电影《白鹿原》中对戏曲元素的多重审美关照,使陷人困境的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探索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为中国电影艺术注入了鲜活的民族印记。  相似文献   

10.
宋丽 《社科纵横》2006,21(12):134-134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精髓,京剧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使其具有教育人、陶冶人和愉悦人的作用。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对青年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对于传承中国京剧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他们对于京剧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将来,影响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学的实践转向在现代实践转向到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发展过程中,遵循着"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的内在逻辑。20世纪后半期的文化转向使得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及其产品的精英化和大众化界限模糊,失去了深度性而平面化,消解了形而上学性;同时,文化转向使得审美活动和艺术生产的主要方式——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大众化、消费化、休闲化以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着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践转向的文化转向应该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方向,以新颖创意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是研究我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渐染下,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带着深刻的伦理道德烙印。在伦理道德的规约下,悲剧人物以“忍耐”为特征,悲剧冲突因此被消解、淡化,悲剧的结局也充满“团圆之趣”。悲剧精神使中国的悲剧带有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在世界的悲剧文化中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思敬 《社科纵横》2020,35(1):69-72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中国"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当然要求,也是农民工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大事。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真正实现农民工由过去的劳工权利为主转向市民权利为主的权利融入,融入的重点必须从过去的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为主全面转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权利,且以政治和文化权利为重。由此,依靠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全面深化制度改革来拆除阻碍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樊篱,并为促进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社会提供便利和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中国必须加以有效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俞婕  刘洁 《社科纵横》2007,22(11):177-178
英语倾向使用综合型表达法,通过派生词,转类词,和单纯词的使用来表达一个复杂意义,是较汉语词化程度更高的语言。而汉语倾向分析型表达法,多使用短语和句子来表达复杂意义。倾向于不同的表达法的原因与语言形态发达程度,文字类型以及词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弓 《学习与探索》2012,(7):134-138
美学的实践转向所导致的文化转向使得审美活动和艺术生产的主要方式——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大众化、消费化、休闲化以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实践转向的文化转向应该处理好文化产业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方向与文化艺术规律的关系,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方向,以新颖创意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应该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经济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型:一是经济发展由出口依赖型转向扩大内需型;二是经济增长由吃两个"红利"为主转向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三是政府宏观调控由打压增速防过热转向保压结合防紧缩,以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与西方文化对可视性的热情相比,中国古典诗学更加注重"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辩证构成.同时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倾向于一种时问化的模式,而以意象为核心的中国文学则具有空间化的倾向.正因为这种空间化艺术能够通过"象",沟通形而上与形而下、有限与无限、可见世界与不可见世界,因此构成一种"视觉的辩证法".而视觉的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对"不可见"的意识,或者与"可见"的相比,那"不可见"的才是更本源的,因为"可见"总是从"不可见"那儿获得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庞飞 《阅江学刊》2010,(5):65-71
魏晋六朝审美中心的演变有一个明显的倾向:由魏晋时期以人物之美为中心向南北朝时期以诗文书艺之关为中心转化,从对人的身体的直接呈现转向由文字媒介的形象再现。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以名取人、以族取人的选官倾向引导着人们关注自我,而六朝时期渐渐崛起的考试制度却引导人们把诗文才艺当作立身之本,使得诗文书法大盛,并引起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后60年的发展,我国艺术学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这是学理逻辑要求与国家政策导向合力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中国的艺术传统和当代艺术发展的客观需要。理论形态上,艺术学表现为对艺术本体多个层次问题的阐释和探讨,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艺术理论;应用形态上,艺术学由前30年的普及化运动和同一化倾向演变为后30年的多样化、分层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20.
邓琪瑛 《创新》2009,3(10):60-62
"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是近年来被各界广泛讨论的热点。由于培养的对象以中小学校园学生为主,对此有人表示赞成,也有人反对。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仅属于戏曲艺术普及教育里的一环,由于不是教育的主流,所以比较缺乏学理方面的系统探索,大多仅停留在表面的讨论和活动本身的陈述。有鉴于此,笔者以浙江"婺剧进校园"为调研对象试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进一步阐释儿童、儿童文化、儿童传承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调研可知,以儿童为主体、戏曲为载体的这样一种无需通过任何考试形式的"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是切实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