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4):98-101
宋代雷州港衰落的原因,集中体现在雷州港所在地区的经济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泉州港的兴起、对外交通格局中所处地位不占优势以及其本身自然条件的限制等四个方面。而宋代雷州港作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祝伟 《浙江学刊》2007,(2):119-123
城市湖泊的兴废,与城市的繁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杭州历史上除了城外自唐代以来盛名远扬的西湖之外,在城内还有一个南湖。在宋代时,随着杭城经济文化向城北拓展,南湖成了当时名士大夫优游之所,声名雀起,时称“赛西湖”。但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又使南湖遭受侵蚀,由湖一变而为池,最后竟至于堙废。  相似文献   

3.
4.
徐吉军 《浙江学刊》2002,2(1):123-129
在宋代 ,人们外出远行是十分常见的事 ,如商人出外经商、文人举子出外游学、官员外出当官、将士到边关镇戍、僧道外出巡礼等。本文对宋代出行中的行装准备、旅费的筹备、行神祭祀、卜行择吉、饯别送行、持金赠行和送别等礼仪风俗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两宋宗学、宫学文献记载混乱进行辨析考证,认为北宋时曾置专门的宗室教育机构——宗学,建立于北宋元丰年间,但废置不常;同时又有宫学,它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诸王宫学的合称,两者的管理机构与所招学生各不相同。诸王宫学招收皇室近属,宗学兼收皇室疏属,宫学地位高于宗学。南宋前期的所谓"宗学",与北宋宗学显然有别,它实际上是宫学,南宋真正宗学的建立是在嘉定九年(1216)。造成两宋宗学、宫学文献记载混乱的原因是宗室族属亲疏的变化:北宋原有诸王宫学,教育宗室近属子弟;到元丰以后,由于宗室繁衍,为方便疏属子弟教学,建立宗学;南宋初建,宗室近属几乎全被金国俘虏北上,因此,宗学、宫学的区分也失去了现实意义。绍兴十四年(1144)虽宫学,但也招收疏属子弟。到南宋中期以后,随着宗子弟重新繁衍,人口增加,适合疏属子弟就学的宗学才又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6.
综观20世纪以来海内外对宋代科举的研究,科举制度本身研究较多、较深入,其次,是关于宋代科举对社会的影响,即宋代科举与教育、文化、生活等研究也比较重视,成果日见增多.但是,对于科举的上游——宋代皇帝、政府,研究者却很少,尤其是宋代皇帝与科举的研究更少.下面分别论述述之,期以增进读者对宋代何以成为科举社会,两宋科举何以最兴盛、登科人数达十余万,成为一个空前绝后的科举社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程民生 《浙江学刊》2002,4(1):116-122
两浙路是宋代人口最多的地区 ,在良好环境中的北宋中后期急剧增长 ,南宋时期持续增长 ,占南宋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本文罗列了两浙历年户数 ,考证了不在户籍的军队及家属人口 ,僧道人口和官僚贵族及家属人口 ,估测北宋中后期两浙约有 1 2 0 4万余人 ,南宋中后期约有 1 847万余人  相似文献   

8.
铁爱花 《社科纵横》2009,24(2):135-136,138
宋人非常重视家法的制定与传播。宋代家法除了以专著、家书、诗歌韵文等书面方式传播外,还以口头训诫及石刻、碑文、题壁等方式传播。宋代家法的传播,是宋人维护家庭与社会秩序的有效途径,为国家礼法向民间渗透提供了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宋代科举进入完善阶段,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录取人数大大超过唐代一榜几十人的规模,一跃而为一榜录取数百人至有上千人的规模。宋代科举取士,成了选拔宋代官员的主渠道。由于科举利害至大,竞争的激烈,随之而来,科举弊病丛生,试官与登科人结成"座主"、"门生",拉帮结派;试官与考生相勾结作弊。考场考生作弊更是五花八门。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宋代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严格的科场管理制度。如禁止及第举人称呼知举官、试官"座主"、"恩门";实行知举官、试官锁院制;试卷实行糊名制、誊录制;禁止考试官、监官收受举子财物,或主动向举子索贿;禁止举人挟书、传条子、口授、请人代笔等舞弊行为;设别头试,以回避考试官亲嫌,等等。强有力地遏制了科举考试中的腐败行为。其中一些管理制度,如试官锁院制,试卷实行糊名制、誊录制,禁止考试官与亲嫌回避制等等,为明、清所继承,并对当代考试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群 《阅江学刊》2011,3(4):138-143
茉莉花是热带花卉,在中国本土的普及经历了由南向北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宋代咏茉莉花的诗歌作品逐渐增多,南渡时期的贬谪诗人对茉莉花审美价值的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士大夫对茉莉青睐有加,形成了月夜享受花香的欣赏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宋代杭州的节庆旅游活动是一项融旅游、观光、购物、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活动.它促进了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杭州百姓的生活,扩大了杭州对外的影响,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宋代农事诗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蔚 《浙江学刊》2005,(5):76-81
宋代农事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两宋时期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水平的艺术表现和缩影,宋代农事诗客观反映出那个时代新兴的耕作方式、新型的生产劳动工具以及新出现的生产劳动项目.而作为劳动者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宋代农事诗又首次以封建租佃制度下的佃农和部分地主为主人公,细致刻画了他们的劳动行为和心理感受,为农事诗这一古老的诗歌类型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3.
范帅 《浙江学刊》2020,(4):194-202
宋代官员兼职具有因事而置、事已则罢的特点,在国家治理中统治者借助灵活的兼职因势利导,在前代制度大纲之上,根据本朝时局修订制度。宋代官员兼职于制度运行中的运用固然复杂,但并非毫无规律可言。宋廷令他官兼任附属性职官实现职能的予夺;为保证制度稳定,通过兼任临时性职官提高制度应对能力;为提高行政效率,令职能类似的职官互兼;为优容文臣,将文字之官作为文儒高选之兼职。总而言之,宋代君臣分别从机构、时局、职能和属性四个方面设置相关兼职,逐渐形成层次严密,体系完备的兼职制度,构建了以稳定的专职为主体,灵活兼职为辅助的治事系统。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学精神与理学最基本的一致和相类就是文道合一和尚理轻情。道代表了宋代士人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和自我人格的确认 ;而推崇理性则是宋人在把握世界方式上对唐人的最大超越 ,它们显示了社会向近代发展、自然科学日益发达形势下文化的成熟和嬗变 ,无疑属于一种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和问题。由于此两点原因 ,宋代的文学精神便呈现出与前代明显不同的风貌与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晓如 《唐都学刊》2011,27(2):78-81
宋代是音乐创作及表演中心转向民间、民间音乐表现活跃的转型时期,表现在内容上贴近百姓生活,参与表演者阶层广泛,演艺场所层次多元化,民间创作形式丰富,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关注,城市市民成为音乐消费的主体,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吕凤棠 《浙江学刊》2002,116(2):145-152
宋代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封建统治者利用佛教天堂地狱等学说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恫吓和欺骗 ,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在统治者的倡导下 ,佛教在民间极为流行。本文对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宋代文学的雅俗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乔彬 《求是学刊》2006,33(4):99-104
宋代文学以雅为尚,与“雅儒”精神相关。“雅”的内涵包括语言的雅洁,作品政治内涵的“正”,具有特殊的民族意义。宋代文学在以雅为宗的同时,又呈雅俗结合的变化,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化消费促使了俗文学的发展;其接受效应影响了雅文学作者的创作思想,使之转向了雅俗结合。宋代文人既能接受俗文学,又有意于改造传统雅文学,努力探讨雅俗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8.
古文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承续着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 ,同时光大了唐代儒学复兴的思想渊源。在宋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新儒学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标志 ,因此 ,宋代的古文与理学实际上诞生于同一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无论是文人古文还是理学古文 ,都深含着理学精神 ,并对整个宋代古文的行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民生 《浙江学刊》2000,(2):135-141
宋代每个家庭约有子女5人,一个三代同堂的标准家庭约9人,加上一定数量的小家庭和鳏寡孤独,社会平均家庭人口约7人。其中,北方户均人口稍多,约9人;南方户均人口稍少,约6人。史料中宋代户均2口或2丁左右的统计记载,不是实际情况,确切地说不是一个同居同财的血缘家庭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胡坤 《求是学刊》2014,(1):167-172
宋代荐举制度中,由于朝廷需要通过举主对被举人的情况加以了解,造成举主与朝廷之间处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地位,为了解决这种不对称,促使举主提供有效的被举人信息以供朝廷选任,当被举人擢用之后,发生不如所举的情况时,举主须承担连带责任。然而,对被举人保其终身之不易,以及对连带责任承担的是非身之过的看法,为连带责任的免除提供了情理之上的依据。于是宋代一方面强调严连带之责,另一方面也在制度层面上规定了可以免除连带责任的条款。然而,免责条款却成了举主规避责任的挡箭牌,兼之连带责任的规定往往视人而定,这不但使宋代的保任之法处于尴尬境地,同时也导致了宋代荐举奸弊丛生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