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要的目标之一。在高职院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但要努力把高职生们培育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且还必须把"立德树人"全面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在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也急需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通过"立德"以实现"树人"的目标。本文概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分析了"立德树人"导向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已进入"双高计划"建设阶段,针对高职院校工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如群体否定型的创新观念、制作逻辑型的创新教学、浅尝辄止型的创新学习、情景抽离式的创新实践等,TRIZ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系统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与具体实践理论,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工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TRIZ理论制定高职院校工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三个三"高职工科特色创新教育范式,构建三种高职特色创新实践模式,多措并举开展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职教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覃武云 《学术交流》2012,(2):197-200
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新要求,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着力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针对"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进行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特点,即相对稳定性与不断流动性相统一、结构优化性与功能互补性相统一、良好适应性与较强创新性相统一、文化先进性与管理科学性相统一。还从组织文化、人才工程、科学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观",为精心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协同"与"协同创新"概念入手,认为政校行企协同,即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间的协同并在政策、机制、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及系列机制体制建设、科研立项、吸引教师广泛参与等系列举措,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助推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举办商职院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办高职院校必须在发展中构建自我特色价值文化.现代企业价值文化已有普遍的提升,高职院校将出现价值文化与现代企业趋同.企业办高职院校应该学习借鉴现代企业,构建以"实效、刨新、服务、责任"为取向的自我特色价值文化.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目标管理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过程性,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此而展开。这就使得包括总体发展目标、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系部工作目标、课程改革与建设目标、双师型队伍建设目标等一系列目标必须进行重新确定,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社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应当特别重视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任务和宗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将原有的"思政课程"变为"课程思政",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以全新的视角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建设力度,完善综合化的育人体系.该文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内涵,找到原有的"思政课程"的局限性,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帮助高职院校参与到协同育人的思政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现状,指出国内特别是河北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策略,对于推动河北加快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高专院校和专业群,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推动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适于河北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理论、方法与策略,以探索一条适合河北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舒立辉 《社科纵横》2010,25(10):144-145
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实际,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提出了较为切合实际的构想。这对推进中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与完善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多数高职院校建设的短板.为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更多创业机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双创"工匠人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的内涵,研究载体和平台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实现高职院校向社会、行业输送更多技能应用型"双创"工匠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拥有职业精神。故而,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进行探究。本文以工匠精神的内涵为基础,进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出几点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具有普世价值,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高职院校是新时代工匠的主要培养基地,弘扬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时代担当.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坚持"文化塑校"办学理念,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顶层设计、课程和专业建设、社会实践、环境打造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10):165-167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也是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高校教育教学专家的调查数据,利用秩和运算法计算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值,从而构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章程建设能够推动大学制度与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而如今高职院校章程建设还存在同质化、缺乏特色与亮点;落实不力,缺乏监督检查机制等问题,需要以在章程内容上实现全面化与特色化、在章程制定上体现科学性与广泛性、在章程执行上实现自查制与督查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高职院校章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创新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实现学生价值塑造、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是关键.该文以某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从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理念、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协同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革新,职业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在全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一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成了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师资队伍质量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而兼职教师属于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独特的作用与价值.结合学校发展实情,重点进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产学官联合制度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产学官联合制中,"产"指企业,包括中小企业。这一制度认为,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活力的源泉,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即大学(包括高职院校),是基础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主体。"官"首指政府,并且包括所有的公共机构,如公共研究机构、公共组织等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三全育人"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兴起,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和突破口.在厘清"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全人教育内涵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者融合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落实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许多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没有突出职业教育应有的特点和优势。文章分析了"校政行企社"参与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结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就"校政行企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服务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批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中专生与高职生并存的多层次模式就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下,如何搞好期刊阅览室不同层次读者的服务工作,改变原有的服务管理形式,转变旧模式下的服务理念,成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规律和特点出发,就现有模式下的期刊阅览室的服务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