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82.1%%以上陕西农村家庭恩格尔指数在60%以上,耕地不足、粮食严重缺乏、生产生活资料缺乏、借贷比例高、文化程度落后等,构成陕西民众贫困的基本特征。近代以来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链,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关系和地权变动以及战祸不断、高利贷盛行是陕西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国民政府虽然为复兴农村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实际的农业投入不足,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与粮食价格的上涨,物价的畸形波动则加重了陕西农家贫困的脆弱性。由此,使农民陷入贫困—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农村、农民、农业仍然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兆虹 《唐都学刊》2003,19(3):36-38
陕西有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形成三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关中文学有鲜明的儒家文化色彩,陕南文学富有南国情韵,陕北文学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地域性是陕西作家的特色所在,同时也存在缺陷,他们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农村,对代表着先进文明的城市几乎没有涉及,城市文学的缺憾使陕西文学几近半肢瘫痪。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代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化的发动方式、动力机制、产业和区域推进模式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文章认为 ,浙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导向的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线的内发型区域现代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即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发动方式 ;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引发的活力和效率为主要动力源 ;以轻低小集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推动现代化的主导产业以及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辐射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面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浙江下一个阶段还必须解决战略定位、再创体制优势、政府功能转换、人才资源开发与聚集、技术支撑条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北野战军解放陕西,经历了内线防御、外线进攻和大规模阵地决战三个阶段,光复陕甘宁边区、西府出击和扶眉战役是代表三个阶段不同特点的典型战争,彭德怀分别采用蘑菇战、速决战和穿插战三种战术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理论主要关注政府治理、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框架应该由国家—政府治理框架、国家—企业治理框架、国家—社会治理框架三部分构成。国家—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意义在于推动治权与事权框架的优化,包括正确处理国家—政府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种关系,解决国家—政府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类缺失,把握国家—政府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个前提;国家—企业治理现代化的意义在于促进政府与市场框架的演化,包括激发国家—企业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种力量,避免国家—企业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大风险,夯实国家—企业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个基石;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义在于促进制度与公平框架的固化,包括拓展国家—社会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种视角,实施国家—社会治理框架构建中的三项运作以及程序化与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村社合一"阶段"、政社合一"阶段"、乡政村治"阶段"、三治结合"阶段。70年的乡村治理变迁历程表现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由间接到直接的转变,二是乡村治理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三是乡村治理的模式——由"管治"到"三治结合"的转变,四是国家与乡村的治理关系——由"汲取"到"给予"的转变。同时,有五条鲜明主线贯穿整个变迁历程: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为统领、以平衡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为内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需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旨归。新时代加强乡村治理需要紧扣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治理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历史进入新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转移;农民收入增长的渠道进一步多元化;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对城市、工业的依赖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加直接地面对国际的竞争。但中国农业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之一,既有对经典作家思想的继承,更有新的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思想,这些思想或观点主要体现在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重要会议及中共中央文件中。这些思想或理论涵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这不仅构成了新的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民问题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增强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这是党和国家首次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融合规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理念的进步与创新,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惠农政策的现实发展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惠农政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8年—1997年的文化惠农政策的萌发期、1997年—2002年的惠农文化政策的发展期和2002年至今的文化惠农政策的成熟期。这些文化惠农政策以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和谐、维护农村稳定为目标,体现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内容丰富且具有生长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文化自觉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萧洪恩 《阅江学刊》2022,(6):116-126+170-17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明确了乡村如何振兴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和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按城市化的思路来指导乡村振兴的问题。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乡村振兴道路的高度,并据此界定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构成部分。农村就地现代化并不局限于城市化,更不等同于就地城市化或城镇化,农民的就地市民化、农村的就地产业化等只是现代化的内容之一而非全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该“两条腿走路”:阵地在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靠政府,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与全面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学刊》2021,48(1):81-8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党在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共同联系的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农业现代化联结的是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现代化联结的是农村的生产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规律支配下历史演进。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进路,要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上系统谋划,在补齐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短板方面集中发力,在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夯实基础,充分释放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耦合互促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王彩梅 《社科纵横》2007,22(7):27-29
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陕西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农民的文化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文化设施缺乏、利用不足。为此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广州石井镇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认为个体私营经济仍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并可能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 ,其发展途径是向生产科技化、管理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现代化:浙江的经验与启示张仁寿,徐斌中国农村在传统农业社会的轨道上瞒珊了五千多年,只是到了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才真正卷入现代化潮流之中。在这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农村跨越式走过了许多国家与地区在同一发展阶段中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路途,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10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人口流动、文化整合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三大类。文章认为,恰恰在这三方面,由于中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获得成功,城乡经济比较协调地得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整合功能使现代化过程中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能较好的结合,以及中国从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就注意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为我们避免前述社会性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不仅从财政收支变化,而且更主要地从完善体制的角度来认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的回顾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作了若干重大改革,这种改革迄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4年)的基本特征是行政性分权为主。针对过去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这一阶段改  相似文献   

17.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式分散经营,已经显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越性,并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模式的雏型。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也还正在解体,商品生产刚刚发展。因此,家庭经营在向现代化迈进中,必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生产力与分工水平。研究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并对现阶段家庭经营的发展水平作出恰如其份的估计,对于家庭经营的改造和完善并明确向未来阶段过渡的方向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张永刚 《社科纵横》2006,(10):29-30
城市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追赶模式、超前模式和综合模式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了发展路径选择。本文对城市现代化的模式做了基本的探索,提出了三种模式以及各种模式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是指引中国发展之路的核心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之路先后经历了毛泽东时期的"四个现代化"战略(1964—2000)、邓小平时期的"三步走"(1980—2050)、新时期的"三步走"战略(2000—2050),这些目标具有开创性、继承性、连续性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特性。目前,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在望,胜利在握,在继承此前中国发展任务的基础之上,可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设想(2030—2050—2078)。第一步是2030年建成共同富裕社会;第二步是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是2078年,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0.
麦佶妍 《探求》2001,(2):71-73,70
本文通过对广州石井镇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认为个体私营经济仍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可能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其发展途径是向生产科技化、管理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