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公诉案件庭前审查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未达到立法的初始目的,使实现程序性审查,排除法官预断的立法意图完全失败,相反造成法官庭前扭曲性的预断。复印件移送制度使法官依然实行全面实体审查,庭审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积弊依然毫未触动。并未强化辩护职能,反而限制了被告方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复印件移送制度提高了诉讼成本,违背诉讼效益原则。根据世界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我国国情,应在未来建立"起诉书一本主义"的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庭前审查程序没有能排除预断,也不利于庭审的准备和辩护权的保护.庭前审查程序功能在于防止公诉权的滥用和为审判作准备,审查范围限于性质较重的案件,审查模式有职权式与对抗制.我国庭前审查范围上限于重罪、功能上能分流案件、程序上有独立性并有利于庭审进行、审查方式为混合式,审查结果有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林林 《学术交流》2004,(5):42-47
证人不出庭现象是困扰我国庭审制度改革的一个难题。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总体来说,借鉴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主要模式和具体制度。解决证人不出庭以及深化证人证言制度改革,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整体着眼、重点入手、先易后难原则,尽快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证人证言制度。明确确定、审核、传唤必要证人出庭的职责,完善必要证人出庭的相关保障制度,重视庭前陈述的合理运用,通过在正式庭审前设立一个过渡程序,提高庭前陈述的可信性和可采性。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设置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和效率是民事诉讼乃至司法审判的两大价值目标 ,为了实现公正和效率 ,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也历经“四步到庭”、“一步到庭” ,但实施下来不是损害了公平 ,就是有悖效率。究其实质 ,是没有区分好审判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庭审阶段、判决阶段之间的时间期限和任务。本文通过对审前准备阶段的灵魂———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概念、依据的界定 ,以及对国外这一制度的分析 ,力求找出一条合法、可行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路径 ,从而通向审判的公正、效率  相似文献   

5.
民事虚假诉讼是指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虚构事实、利用诉讼程序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防治虚假诉讼的起点和关键是虚假诉讼的识别,而识别机制的核心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要求法官消极中立的辩论主义诉讼体制与要求法官积极能动识别虚假诉讼的司法政策之间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导致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进退失据。应采用条件控制与程序控制结合的二元模式,保证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既不缺位又不滥用。具体建言是,在坚持辩论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设立识别虚假诉讼的专职法官,并引入诈害防止参加制度。  相似文献   

6.
刑事预审是庭前审查准备程序中的重要活动,主要是对案件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进行司法审查。完备的预审制度有利于保障庭审的高效进行,也有利于被控告一方对是否起诉的审查行使参与权。预审权既不是侦查权,也不是检察监督权,它本质上是司法审判权。预审应从侦查和审判阶段分离出来,独立地作为两者的中间程序。考察国外并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在构建我国刑事预审制度中,预审的起诉决定对预审法官来说是一种相对决定权,检察官对决定有异议的可报上级检察机关审议,最终由上级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庭审前程序既独立于庭审程序,又与其共同构成完整的审判程序,具有整合当事人争点、固定证据、强化辩论功能、促进纠纷合意解决等重要的程序价值.现代民事诉讼发展的突出特征在于对庭审前准备阶段的日益重视,各国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均由单一的偏重开庭审理而转化为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不断强化和完善庭审前程序.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目的的一元性、主体的单一性、内容的虚设性和制度设计的高成本性等缺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设置预审法官制度、合理配置审前各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强制被告答辩制度、建立证据开示制度以及设置审前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8.
蒋为群 《社科纵横》2005,20(4):95-96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应与庭审程序相分离的观点,虽然已经在法学界获得普遍的认同,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进展缓慢。本文意图从中国司法实际出发,建议在民事诉讼在设备独立的审前准备法官,并赋予其双重职能,即审前准备程序的主导权以及对简单案件的裁判权,使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量刑是现代法治社会中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但由于我国在量刑建议制度方面的缺失,导致量刑不公,法官滥用量刑裁量权等诸多问题产生。那么通过对量刑建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赋予控诉方量刑建议权,从公权力视角下制约法官滥用量刑自由裁量权,激活辩护方在庭审过程中的量刑辩护权,从而形成动态的庭审量刑机制,使得裁判方针对量刑问题做出公正的量刑判决。而且,在现有的立法空间内,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积极地引入量刑建议制度,通过对其基本概念、诉讼构造模式、制度价值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层次剖析,进一步了解量刑建议制度的内部运行规律,并且在实践层面论证出量刑建议制度在我国法制土壤中可生存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量刑建议制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具体案例的分析,提请法官注意:为了体现对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公平,法律赋予法官根据诚实信用决定证明责任分配的自由裁量权不能被任意扩大;法官应当通过评价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来贯彻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法官应当结合辩论全旨来确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对事实认定的影响;为了体现适用法律的诚实信用,法官有必要向当事人释明、公开心证,从而避免裁判突袭。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定了一种既不同于大陆法系又不同于英美法系的新的庭审模式。本文立足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特点,对庭前审查、庭中控辩对抗、被告人权利保护、庭审组织等涉及庭审方式改革基础的制度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2.
失衡的爱巢——白领丽人离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主人地位的崛起目前 ,笔者在一位法院工作的朋友的安排下 ,旁听了几起离婚诉讼案的庭审与判决。或许纯粹是巧合 ,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这几起离婚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提出离婚诉讼的均是收入较高、被人们称作“白领丽人”的职业女性 ,而且她们的年龄都不超过30岁。请求准予离婚的原因也极其简单 :缺乏共同的生活情趣和继续维持婚姻关系的基础。另一个让我稍感出乎意料的是 ,法院的审理与判决结果 ,其天平似乎都偏向了提出离婚请求的一方。我想法官的判决自有其正确的一面 ,不可能被这样或那样的“私情”、或这样那样的偏见所困扰。令…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9):105-109
民事诉讼司法受案采取立案登记制度以后,在有效解决立案难问题上取得巨大社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或诱发一些不容忽视的附带性问题,如增加应诉当事人诉讼成本,消耗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效率,诱发虚假诉讼、放纵滥诉等。故应坚持审判中心理念,构建立案管辖释明权制度、庭前管辖权质辩制度,完善恶意诉讼等滥诉行为的审查及其法律责任制度等,形成系统性的立案登记配套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程序公正是指任何权益受审判结果影响的当事人都享有被告知和陈述自己意见并获得庭审的权利,包括程序主体尊严的承认与尊重、法官的中立、程序的公开。程序效益是指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较大的诉讼成果,包括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益均为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价值,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存在和谐统一的可能。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应把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的动态平衡作为衡量一项改革制度是否科学的标准,从而确立科学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深度伪造”技术的超拟真、反鉴别、快更迭等特点使其伪造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远远超越了一般人的识别能力,不仅冲击着传统“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的大众认知模型,也对法官的司法认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官决策的过程需要对诉讼参与人的身份、行为事实和法律规范加以认知,“深度伪造”技术不仅会弱化法官认证在线诉讼参与人身份的能力,而且也会降低法官基于直觉和逻辑认定行为事实的能力。为此,司法机关需要重塑在线诉讼身份认证规则,通过司法直觉的理性融入以及似真推理的融贯性来积极回应“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马建林 《社科纵横》2006,21(9):87-8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控辩式”庭审方式。新的庭审方式要求证人原则上应当出庭接受交叉询问方式进行的质证,必要时还要接受法官的询问。但目前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数目非常少,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是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本文就从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及完善对策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遮蔽式审理方式是与开庭审、书面审并列的第三种审理方式,是一种可以完全克服诉讼参与人和审判人员人性弱点的新型审判方式.遮蔽式审理追求比不公开审理更高要求的"秘密",蕴含着更为现实的安全、秩序、隐私权保护、公正和效率程序价值.对于某些受"权"、"情"干扰严重的特殊案件适度扩大遮蔽式审理方式的适用范围具有深远的法制理论与现实意义,确立和完善遮蔽式审判方式可以消弭司法信任危机,缓和司法价值冲突,增强公众对司法结果的认同与信服感;可以提升司法民主理念,充分调动民众尤其是诉讼参与人的程序参与积极性,拓宽司法与国民之间的接触面,充实司法的国民基础;可以彰显司法正义,提高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被害人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的诉讼权利主体;可以帮助拒证证人转变角色主动积极参与诉讼.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4):59-64
独立(公共)报告人制度是最近几年我国有关地方法院的一个创新。这种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庭前程序,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举措,实际上在多方面体现并提升了司法公正与法律公平。这表现在诉讼双方力量均衡、专业力量对司法的介入、程序优化和诉讼和解等各个层面诠释者审判公正,这里面很多东西需要总结与概括,以有利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赵永平 《社科纵横》2014,(11):98-101
对法庭话语交际语境的顺应性分析可从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四个方面入手。根据顺利论,法庭话语是不同庭审主体为了实现其交际目的和顺应不断变化的语境因素而进行语言选择的一种动态过程。为了达到既定的庭审目的,具有不同权势和话语权的各个诉讼主体会使用各种话语策略,来实现对特定语境因素的成功顺应。  相似文献   

20.
张晓凤 《求是学刊》2014,41(6):104-111
刑事诉讼法增设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将刑事强制医疗的决定纳入刑事诉讼程序,开创了我国刑事强制医疗司法审查和裁判的历史,其相关规定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但该程序的部分规定具有较强的行政化意味,背离了诉讼化的方向。精神病人当然地享有诉讼权利,且应更加充分地受到保护,行政化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对精神病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并无益处,只有诉讼化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才能更好地保障精神病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化是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必然选择。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诉讼化完善可以从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提起、庭审程序、救济程序、终止程序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