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爆炸式增长,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创业实践的体验,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展创业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对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索研究“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以及高校众创空间的特色属性和构建,从而不断改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在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践行系统论思想,根据队伍建设、工作空间、工作内容和条件保障四个要素以及各子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着力构建四个"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设"学校有督导、中心有专家、学院有专员、学生有使者"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营造把工作全面渗透到"寝室、班级、校园、网络"等大学生主要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触点;科学实施"教育、测验、咨询、干预"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抓好学科、机构、经费、场地"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投入建设,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障。这一创新模式将有效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的开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适应医学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该文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事业谋事业”的品格、知识、思维和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实施创新创业“1234培育工程”,开展构建医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胡青平 《社会工作》2009,(13):34-35
"没想到,住院二十多天,病治好了,自个没掏一分钱,医疗救助真是好哇!"当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渡桥村五保户傅长庚从镇农医所和民政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1400元医疗报销款和一千五百多元医疗救助金时,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当前决定我国电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电信企业还存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僵化、绩效评价体系缺乏、薪酬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手段落后等缺陷。基于此,通过构建引导员工成长的职业发展体系、承接企业战略进行员工配备的岗位体系、满足员工价值实现的薪酬体系和衡量员工价值贡献的业绩管理体系这样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勇华 《浙江学刊》2003,(3):219-221
党的十六大把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郑重写入了党章。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关于自身性质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是对世界和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作出的积极回应 ;体现了党的历史地位历史任务转换的新要求 ;它是对传统政党观念的重大突破。“第二个先锋队”命题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孙计勇  张文 《社会福利》2013,(10):39-40
邹城市结合农村现阶段养老现实需求和农村工作实际,坚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构建镇街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探索了教学、学习、实践、创新创业四个维度的“教、学、做、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现教与学相结合、学习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实习实训与产品设计生产相结合、产品设计生产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培培 《社科纵横》2011,(8):115-117
"朝贡体系"是古代东亚地区的国际体系,其最明显特征是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封贡关系"体现出古代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优越性以及对周边的吸引力。"条约体系"取代"朝贡体系"一方面源于殖民列强将原来的"朝贡国"纳入"条约体系",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晚清中国的半殖民化。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列强手中。面对殖民扩张,以文化和经济吸引力为基础的"朝贡体系"逐渐被殖民扩张的"条约体系"所取代,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丰都县社会福利院建立“四位一体”(即养老设施的标准、医院保健的功能、宾馆服务的保障、家庭亲情的温馨)的工作机制,使老年福利事业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示范、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识音  邓珊 《创新》2009,3(5):81-84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解决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使得“两型社会”建设有了深厚的人文依据和理论支撑。以群众史观为指导,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必将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两型建设”是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当前,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重点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三大核心理论,即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理论、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解理论。最后,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对中国“两型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章岳云 《探求》2003,2(2):4-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断。而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则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与政治文明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两个先锋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成为“两个先锋队”的根本要求,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周娟 《创新》2013,(3):24-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迅速崛起,各地也逐步加大对"两新"组织的扶持,积极探索"两新"组织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我国多数"两新"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我国"两新"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步伐、完善"两新"组织建设的制度管理、探索扶持"两新"组织发展方式、强化"两新"组织自身建设、优化"两新"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创新"两新"组织监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友根 《唐都学刊》2004,20(4):61-64
唐代科举实施“两都试” ,除了“京师米贵”以外 ,武则天的政治统治需要和“安史之乱”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两都试”期间录取的进士、状元和长安一地录取的进士、状元并无区别 ,有学者称“两都试”录取的状元为“分场榜首” ,虽有新意 ,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6,(3):159-16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双重性: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幸福观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对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多方诉求,促使我们深刻反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进而完成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价值取向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该文从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校内外双协同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该模式为完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庆  陈燕 《社科纵横》2011,(9):44-46
现代信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心理问题已成为了一个严重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社区服务中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心理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个体、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构建社区生态型心理健康服务的教育模式,可以成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为创建文明社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边境工业化:“两廊一圈”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红 《创新》2007,2(2):15-20
针对中越边境出现的逆工业化与“工业低谷”现象,文章运用实地资料及数量方法,实证分析“两廊一圈”工业发展的现状、成因与发展困境,提出通过跨境梯度开发、壮大特产加工、鼓励高新技术等推进边境工业化的可能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20.
戚桂锋 《社科纵横》2009,(7):108-110,133
本文通过对实证主义及其思维方式的考察分析,深刻揭示了其资本主义辩护性的意识形态本质。认为其一贯秉承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及其立场是反社会主义的;它的"物化思维",似"自然化"的倾向遮蔽着人们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所谓"价值中立","客观性"的虚假性;"科学"幌子下的非科学性以及形而上学的"正义"、"公平"观念的虚伪性、欺骗性。指出了它对人们正确认识"两个必然"的极大影响。阐述了当下在辩证唯物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中,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中深化对"两个必然"的认识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