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高校德育应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梅  蔡立彬 《社科纵横》2009,24(3):136-138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问题。高校德育低效度和传统道德思维的局限性,要求从生态德育的视角转轨人的道德视野,以弥补传统人际德育的缺陷。在转轨的过程中,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生态德育。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创业必须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创新的源泉是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梦,就必须重点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该文从高校创新创业培养的现状、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必要性、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高校开设创业基础课程,本质是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创意与创新的习惯和思维、树立激发学生创新因子的理念、促进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应用、加快推进"内外兼容"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之际,秉持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态度,有必要运用其"意向反思"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现象学反思.反思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倾向性",即德育理念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德育实践的认知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话语的权威主义和思辨主义倾向.为此,必须要着力推进高校德育"回到生命本身""回归生活本身""落到教育情境中去".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能找回"初心",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既是教育现象学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基本启示,更是遵照"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精神,促进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面对"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号召,立足美育、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相关研究.阐明美育、德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提出以课程体系调整推动学科发展、以教学模式创新推动专业进步、以教育环境改善实现人才培育的三大改革策略;立足三大策略提出特色化、在地化,全时间、全空间,提升式、引领式的三大改革实践.理论和实践表明,美育、德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改革实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一流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在一流综合素质专业精英培育的同时,不断实现专业进步、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6.
于家琦 《社科纵横》2013,(3):146-148
"平安高校"建设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创建活动中,创新了管理理念、建立了联动机制、转变了管理方式并建立起评估体系。总结"平安高校"建设的有利因素,对于进一步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推动高校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模式在素质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育人要坚持党的领导,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创新改革.该文阐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概况,剖析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现状及问题,明确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改革定位,即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进而提出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改革举措,需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方案设计、多元教学方法及严密教学环节四个方面进行改革.进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人才素养与价值,培养面向世界的全面型接班人和有助于社会转型的新业态发展模式人才.  相似文献   

8.
宋启林 《探求》2006,(4):73-75
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教学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方式,而德育教学实效直接影响整个德育实效。本文从分析影响德育教学实效的有关问题入手,以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提出“三导向”德育教学法,试图找出一条提高高校德育教学实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两者相融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该研究还处在探究阶段.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劳动育人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国家部署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对"双创"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协同机制等进行再思考和系统设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闭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由零散走向系统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对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由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出现企业难以招到急需的人才的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办公厅河南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商丘工学院董事长丁华先生也率先提出了:"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具备超前思维、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唯有思维超前才能掌控未来,唯有敢于竞争才能木秀于林,唯有观念创新才能青出去蓝"。由此可见商丘工学院培养企业适用性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闫彩红 《社科纵横》2011,26(3):136-138
高校德育的部分缺失在于忽视了对大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结合红河学院"三生教育"状况问卷调查,通过反思现代德育中"三生教育"价值凸显与"三生教育"缺失并存的矛盾,探索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构建策略,促进德育理论和"三生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改善高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挑战杯"系列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都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以竞赛作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高校创新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的形成.该文旨在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竞赛的特点,比较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异同,为参...  相似文献   

14.
杜向民 《唐都学刊》2005,21(2):53-56
推进大学德育创新是新世纪高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信息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新世纪大学道德教育应确立以下新的理念:德育为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德育应具有开放性、服务性,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等等,以促使德育过程系统化和德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15.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8,(9):134-136
部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存在较大偏见,认为该课程教条、枯燥、难于理解、过于理论化而与现实的关联度不高,难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展现马克思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传达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路径。"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对"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恰当的运用,才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被大学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众创空间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通过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推动了创新创业的飞速发展.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众创空间随之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众创空间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作用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众创空间特点和存在问题,从个性化定制服务、完善教育要素和创新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9):154-158
"三二分段"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机制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的一种高等教育新模式,故此,其德育教学评估机制必须避免以往评估机制出现的瑕疵,根据各学校所在的不同地区、本专科学校的不同教学方式、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等特点,构建一套适合"三二分段"德育教学运作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衡量德育教学效果,使"三二分段"德育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德育教育是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做好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职学生正处在较为特殊的心理时期,基于此,班主任在中职教育工作中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以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以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为中心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20.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专题思想库"(智库)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是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如何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题思想库(智库)"建设,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