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浩林 《探求》2007,(6):55-58
本文以广州的一个真实个案为样本,对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分析,探察了导致职务犯罪的一般路径,考量了构成职务犯罪的基本要件,透视了防范职务犯罪的制度缺失,认为路径设防是遏制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方面,严格依法执法和司法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环节,严密制度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是我国转型期带来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法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职务犯罪的范围要比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范围要宽泛,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是辩证统一关系:惩治职务犯罪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提和保障,预防职务犯罪又是惩治职能的自然延伸,是惩治职能的必要补充。我国当前防范与惩治职务犯罪在立法与司法方面都应进一步完善,强调了对职务犯罪应防范与惩治并举、预防与惩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凌萍萍 《社科纵横》2011,(11):68-69
职务犯罪预防必须根据职务犯罪的共性和特殊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犯罪预防措施。进行立法上以及体制上的相应改革,实现司法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现实预防。财产申报制度和腐败排行榜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侦查中监听的适用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在我国,政治上的考量以及非司法性的调查措施的运用阻碍了职务犯罪监听的法治化。在新一轮司法改革中,职务犯罪案件中监听的适用有望得到明确规定,我们应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职务犯罪监听的法治化,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近日,随着“三查一促”活动不断推进,湖北省谷城县民政局重点对城乡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项排查行动。这次专项行动检查摸排各类养老机构的审批备案情况、制度落实情况及设施设备安全情况,重点检查消防器材、应急通道和重点区域消防安全情况,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同时,邀请县消防大队人员深入到各个福利机构,结合夏季火灾特点,进一步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掌握火灾预防、扑救火灾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等消防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6.
《探求》2016,(2)
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的极端表现,直接损害政府的公正、廉洁与高效,是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为有效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需要防患于未然,加强职务犯罪预警工作;约束人性恶的动机,完善职务犯罪法律规制;以权力监督为关键,构建全方位的职务犯罪监督体系;加大廉政教育力度,引导公职人员注重廉洁自律,进而推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和不想腐的自律机制落地生根、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7.
许维安  叶芍 《社科纵横》2010,25(11):52-55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迫切要求研究如何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是指以预防职务犯罪为目的,在一定基本原则指导下,参与网络监督的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一定基本原则"应包括实事求是、依法监督和反腐倡廉三个原则;"参与网络监督的各种构成要素"主要有网络监督管理者、网络监督主体、网络监督对象、网络监督内容、网络监督手段和方式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主要包括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监督程序的启动、网络监督信息的处理、网络监督处理结果的反馈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探求》2017,(3)
职务犯罪是指具有国家管理职能、依法从事公务这种特定身份的个体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依刑律应予以处罚的行为。数据表明,近年来广东省职务犯罪的案件数量和犯案人数仍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并展现出新的犯罪特征。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仅仅依靠传统的惩治手段并不足以实现对该犯罪现象的有效遏制。因此,应在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扭转重惩罚轻预防的传统思路,进行职务犯罪的预防与监控。  相似文献   

9.
巫国平 《探求》2013,(6):88-91
从广东省近五年职务犯罪审理情况及相关数据整理情况来看,职务犯罪呈现出大案要案呈上升趋势、犯罪日趋群体化、家庭式腐败日益突出、商业贿赂呈扩散蔓延趋势、犯罪手段日益隐蔽等新特点,其原因是权力运行结构不合理、制约监督不力、案件查处力度不够、行贿犯罪成本过低等因素.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实现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惩治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民政、公安、教育、卫生等八部门联合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救助管理站按照省、市的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通过完善网络、部门联动、能力构建、源头预防等措施,多元化救助流浪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维护海域使用管理秩序,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服务和保障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对围填海等幵发利用活动的监督引导,中国海警局正式拉开了"海盾2014"专项执法行动的序幕。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海监执法机构高度重视"海盾2014"执法行动的组织实施,认真组织、周密部署了本辖区的专项行动,确保专项执法行动取得实效。此次行动在指挥中心统一组织协调下,构成了信息共享、密切配合的联合工作机制,提高了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12.
包大卫 《社会》2003,(12):16-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反腐倡廉日益深入的今天,家庭因素对职务犯罪究竟有否影响?若有,又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家庭因素在预防、制约职务犯罪中的能动作用,防患于未然。基于此,本文在2002年、2003年两次对羁押于上海四所监狱中的近300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反贪查案中职务犯罪对家庭环境的影响及表现,作一粗浅的探析,以期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毒品引发的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各国出台了各种措施防控毒品引发的犯罪,基本形成了一套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社会政策体系。本文总结区分3个层次:针对社会整体状况及一般公民的普遍性预防政策、针对极有可能成为毒品相关犯罪的受害者或犯罪者的特定防控政策以及针对参与过毒品相关犯罪人群的专项防控政策;并以此为线索系统梳理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相关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科道监察实效,明代统治者在继承了前代权力分授、位卑权重、立法防弊、厚赏严罚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严苛的科道管理制度。这种通过提高科道官选任门槛,强化对其职务行为的约束和监督,从而实现对科道官职务犯罪预防的立法隐喻,与其他朝代相比有其独创之处,从中体现出统治者希冀通过科道制度的构建谋求防范职务犯罪的取向。  相似文献   

15.
孟惠忠  顾宏燕 《社会》2003,(12):11-15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诱发经济类职务犯罪的几种扭曲心态及其预防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佘福 《社会福利》2012,(4):58-58
根据民政部等8部门《关于在全国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上海市“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在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迅速启动、全力推进,取得积极成效。今年1至2月,全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56人次,护送(接回)返乡14人次,各项工作正有序进展。  相似文献   

18.
2011年2月22日,福建省公安厅、民政厅联合部署在全省开展打击整治组织强迫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是加大解救保护和街头救助管理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9.
日益严重的职务犯罪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而且给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当前我国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针对具体的职务犯罪行为从立法、司法等角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课题。该文在分析OBE视阈下湖南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剖析湖南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存在学生主体维度不够突出、评价全程化不够凸显、涉农高职院校行业特色不够彰显三个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湖南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