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婚姻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冲击,使得人们的婚姻观念特别是青年的婚姻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本文以A县B镇农村青年为例,探求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中的择偶观、贞操观、婚俗观、生育观以及男女平等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婚姻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冲击,使得人们的婚姻观念特别是青年的婚姻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本文以A县B镇农村青年为例,探求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中的择偶观、贞操观、婚俗观、生育观以及男女平等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更新农民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民观念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在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机制上进行创新,不断开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社会开始相对独立起来,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被合理利用,农民被浓厚的丧葬意识观念所束缚即是突出表现之一。当前农民丧葬意识观念浓厚,主要表现在农民有着很强的风水观念,农村社会的跪拜礼太过复杂,丧葬程序越来越繁琐三个方面。由于农民的丧葬意识观念日趋严重,使得文明农村的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无论对于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社会开始相对独立起来,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被合理利用,农民被浓厚的丧葬意识观念所束缚即是突出表现之一。当前农民丧葬意识观念浓厚,主要表现在农民有着很强的风水观念,农村社会的跪拜礼太过复杂,丧葬程序越来越繁琐三个方面。由于农民的丧葬意识观念日趋严重,使得文明农村的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无论对于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原来僵化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已被打破,农村人口外出务工逐渐成为最具影响的社会经济现象。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松动,为了增加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寻求生活方式的改变。制度的松动和耕地减少为农民外出提供了政策支持及形成了客观原因,而农民自身观念的改变则促成了农民外出的行动,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村庄实践中的土地秩序和土地利益主体农民的土地认知,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回顾农村土地秩序的变迁历史,在田野经验基础上梳理土地承包秩序、 流转秩序和征用秩序的实践样态,发现不同的土地秩序对应相异的产权需求,农民的土地认知和土地权属观念既受传统的多元地权配置的影响,又受城乡二元体制、 地方知识体系、 村庄阶层分化、 家庭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既需借鉴历史实践中的制度遗产,又需结合城镇化进程中村社结构与基础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吴业苗 《唐都学刊》2010,26(3):61-66
一定意义上说,转型期农村社会最大的变化当属农民观念。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同质向异质、单一向多样、封闭向开放、伦理向法理的转化,农民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嬗变后的农民观念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并存,呈现出多样性、交错性和叠加性,并以其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动员、规约、引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建设。不过,处于新与旧、文明与愚昧复合交织观念中的农民,容易彷徨、焦虑,亟需我们加强教育工作和规范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现代农民大多是生在新社会长在新社会的新一代农民。这代农民继承了老一代农民的传统美德,但在心理观念和素质方面,又与老一代农民有不少差距。这些差距有进步的一面,也有不成熟的一面,两者交织在一起,使之在农业问题上往往产生一些自相矛盾的看法和行为。特别是在改革时期,城市及非农领域的改革由农村改革的大潮而兴起,但又影响了农业领域,对农民心理又产生新的冲击。另外,由于受国力的限制,国家需要保留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又不能对农村和农业建设给予足够充分的投资和贷款,从而又引起了农民的一些不满,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农产品波动和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着重从农民心理、观念和素质的变化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任鹏  李建明  苟颖萍 《创新》2013,7(1):96-99,12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国外很多国家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借鉴国外农民培养经验,我国新型农民培养应着重从提升战略地位、加强立法进程、革新教育观念等方面,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加速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国外很多国家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借鉴国外农民培养经验,中国新型农民培养应着重从提升战略地位、加强立法进程、革新教育观念等方面,大力发展农民教育,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林义 《社会工作》2011,(1):40-40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社会开始相对独立起来,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被合理利用,农民被浓厚的丧葬意识观念所束缚即是突出表现之一.当前农民丧葬意识观念浓厚,主要表现在农民有着很强的风水观念,农村社会的跪拜礼太过复杂,丧葬程序越来越繁琐三个方面.由于农民的丧葬意识观念日趋严重,使得文明农村的建设受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仅就哲学观念变革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错谬之处请师长、同志们教正。一、哲学观念变革的历史依据当今的时代是急剧变革的时代,时代的变革必将引起观念的变革。而这种观念变革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法律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等。概括说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从绝对主义的一元趋向逐渐走向多元趋向。过去强调大一统、强调“政出一门”、中央集权,强调驯服工具、整齐划一。现在强调多元性、特殊性、个性。波兰、匈牙  相似文献   

14.
"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朝的文化建设,都不仅仅是一元化的"汉文化"继承和选择,而是对前朝及同时并立的各民族王朝的多元文化作出重新选择、吸收和整合工作,从而建立起一种有别于以前的"汉文化"、同时也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三文化"的新质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不断选择、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的选择、吸收和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看待农民组织的问题上,一些官员和学者在观念上明显还存在着一些已经过时的革命党思维,它们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党,面对的是公民社会,应该以平等观念看待所有社会成员、承认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对待农民组织,不仅应该允许存在,而且作为从事弱质产业的弱势群体,应该像世界上绝大多数执政党那样给予农民以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也有一些革命党传统是和执政党思维是相通相容的,特别是以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的传统,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后备生力军的组织单位,尤其是关于意识形态方面更为重要,在校园里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及淬炼皆由高校的环境所感染的。本文通过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增进民族区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有效性、策略把控和构建新型多元文化观念,科学指引他们在多元文化前提下对于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使得和谐健康的多元文化更好的去服务全民族区域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与审美及其他——关于文艺观念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张破除过去运用“一元”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给文艺的本质下定义,应以“多元”的、立体的、多向的、辩证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模式探讨文艺的本质与特征。认为在文艺的多重性质中有一个核心的性质,在文艺多元的观念中有一个核心的观念,在文艺观念的更替和变化中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即审美。文艺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性质的统一体。作者指出,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出现的许多弊病,大都与两个失落有关:即主体性的失落和审美性的失落。文艺要克服弊病,走出绝境,摆脱危机的出路:一是建立和发展文艺的审美社会学,二是建立和发展文艺的审美实践论,三是建立和发展文艺的审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8.
十年改革以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连年获得丰收。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有了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9年锦州市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40%,人均收入增长近7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在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 一、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致使一些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淡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一些基层干部认为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一个异质多元的社会,因而它必然赋予法律以多元利益与权利的平衡器、协调器的本质属性,并决定法律具有多元权利的确认与维护、利益冲突的平衡与协调、自由理性秩序的推进与维护、制度运行机制的反思与回应、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的确立与强化等功能.因此,必须积极增进法律实效,推动法律功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20.
农民维权的行为困境与路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权益屡遭挑战,农民上访总量逐年增长。在农民各类上访中,土地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在农民维权过程中,行动曲折的原因有二:其一,内在原因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权利意识增强之间的张力;其二,外在原因为政府的唯利性,尤其是官商之间的利益同盟。因此,成立农民维权组织已成为现实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