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马克思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文化,那就是人类历史文化整体发展的视点以及唯物史观,他把中国文化置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马克思中国文化观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西方人的中国文化观,而他对东方文化的认识则是他的中国文化观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石。马克思认为中国文化是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互结合为基础的闭关自守的文化,但它是人类文化活的化石,有着一种坚韧的优秀品格;并指出要想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历史性的进步,就必须打破封闭自守的状态,对社会进行彻底改革,使中国融入世界历史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角度看,科举制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并加速了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维护了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史有着重大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机械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机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它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主要是对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史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其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论述了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西方文化的竞争性与侵略性,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至今处于世界科技、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先地位;但这种丛林法则,也带来了对社会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此相反,东方文化如儒学思想等,注重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对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优秀的文化基础。当然,东方文化也有尚待完善之处,本着文化创新的原则,介绍了后东方文化的概念。在新世纪之初,通过文化创新,教育大众,提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持,使后东方文化能为人类的进步和和平共处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接处往往是最具活力与张力的地带。俄罗斯民族的发展之地处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这使得俄罗斯文化既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又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俄罗斯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灿烂的文化与传统,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纷纷出台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在促进本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研究这些经验和措施,对我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我国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起步于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意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更新和进步,他们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改革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日本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高等教育国际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日本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与其政策的实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从1983年开始实施"招收10万留学生计划",完成后,于2008年又推出"招收30万留学生的计划",这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全球视野、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观科学分析了本国发展与他国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力图谋求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共生共赢与和谐发展,并在各种不同场合深刻阐释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赢得了世人的高度认同与积极响应,是一种新的国际发展观,是一种符合世界和平进步潮流的重要战略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价值观,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水管理看中华水文化理念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民族的水事活动中,管水历来都既是行政行为,也是文化行为。治水和管水促进了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形成。“水为国之财富”的重要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确立,水资源管理也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社会的水管理机构和水管理制度有着悠久历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活动体现了东方文化智慧。21世纪的水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水管理工作应当树立新的水文化理念,合理汲取传统水文化的思想智慧,实现水管理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文化的千年"牵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文化曾经一度站在世界文化屋脊上,创造了令世人称羡的辉煌;近代以来起而代之的新的先进文化--西方文化,在导引人类不断逼近更高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把人类诱入了危机四伏的文化困境.千年伊始,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是世界新的先进文化的惟一出路,实现以东方文化为主导的东西方文化的千年"牵手",进而达到灵与肉的结合与互补,才能共同打造出新的世界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人权法”已是家喻户晓。世界各国都在这盏灯塔的指引下,探索前进,其合理性已举世公认,并为人类进步与世界和平、民主、进步提供了指挥棒。但是,人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人权只有与各自国家的具体国情、历史相结合,才是现实性的,具体的。本文以我国历史的具体的国情为立足点,从人权的国内保护的视角谈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法律保障机制,旨在为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研究寻找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历程的使命追求。中国共产党在履行国际责任的百年时光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理论根基,并依据国家身份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结合世情、国情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主义新主张。通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履行国际责任的范式完成了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不遗余力、倾囊相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再到“命运与共、团结合作”的转换,清晰展现出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履行国际责任的历史流变历程。对此进行百年回望,能够为党在新形势下通过履行国际责任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提供重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是突兀出场的,而是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理论逻辑看,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运用;从历史逻辑看,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性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从现实逻辑看,是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内生出来的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多维立体表现形态:第一,本质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中国版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第二,总体形态是“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第三,道路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出来的文明;第四,价值形态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双重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发展进步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是以“中国话语”“中国声音”阐述中国方案的标识性概念,掌握了关于人类文明走向的话语权;从实践上看,新形态的创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变得更强大的中国正在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发展的过程,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妨碍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分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交替与转换的新时代,在这里智慧成为了人类生命的最本质的特征。时代呼唤大智慧,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也需要大智慧,只有智慧才能引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建设新的人类文明。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有着超凡的智慧,是时代大智慧的代表,从邓小平治国安邦的大智慧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前景,社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和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一个全球话语场。既有国际话语秩序中主导者话语权的衰弱和新兴话语主体的崛起,正在演绎一个新的全球话语秩序。中国正力图成为亚洲区域话语秩序的建构者和全球话语新秩序的主导者。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全球话语体系建构已成为全球传播现实和话语学研究的双重命题。霸权与和平的对立,文明与文化的对抗,以及民族与普世、官方与民间、区域与全球等冲突,是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威胁。话语主体和话语机会的平等性、话语权利的自由性、话语空间的开放性、话语文化的包容性等,是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全球修辞是全球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平手段。“礼”、“仁”、“忠”、“信”、“兼爱”、“非攻”等中国古典智慧,是建构全球话语体系、解决全球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与区域和平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基于和平发展道路的优越性、普遍性和共赢性特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必然是一条通往和谐世界的康庄大道;基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累积贡献,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基于其现实和潜在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建设之后,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因此,开展对本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是对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