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7月,73岁的邓小平第三次恢复工作,重新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个消息尽管早在人们的期望之中,但一经证实,还是产生了巨大的新闻效应。在中国,人们欢欣鼓舞,在海外,新闻机构争相闻风而动,连续地报道这位“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的神秘 相似文献
2.
这个评价并非夸张,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确实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工程。 全面整顿,重点是经济整顿,而经济整顿,重点又是铁路整顿。为了搞好铁路整顿,为全面整顿打好基础,邓小平点将由万里挂帅。 万里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他临危受命,二话没说,只提出一个要求:必须有一个得力的中央文件。 相似文献
3.
4.
反摩擦刘邓棋胜一着1939年至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转而对国民党蒋介石采取“怀柔政策”。日军的压力小了,蒋介石的胆儿就壮了。但他的胆儿不是针对日本侵略军的,而是以为又可以腾出手来打共产党了。1940年1月,蒋介石下令逼迫八路军撤至白晋铁路以东、邯长大道以北。国民党军队即兵发几路,向我根据地军民压迫和进攻。阎锡山手下“十三太保”之一的孙楚,充当了反共摩擦的急先锋,率军直向我太岳军区杀来。为了粉碎蒋介石和阎锡山的进攻,巩固太岳,邓小平与刘伯承商量后,命令陈赓反击,坚决打掉孙楚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5.
五中国90年代的外交政策在很多方面看来是菲常成功的。北京巧妙地利用了海湾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作为国际大家庭一名负责任成员的形像。通过批评伊拉克和旨在把伊拉克逐出科威特的战争,中国保持了其第三世界国家的形像。此外,天安门事件以后,北京与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建立了外交关系,与印尼恢复了外交关系,缓和 相似文献
6.
邸乘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是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专门就“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作 相似文献
7.
刘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3
邓小平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既高瞻远瞩,又立足现实。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邓小平指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动力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党政关系,策略选择是“摸着石头过河”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较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的政治思维,能够为处于改革关键期的中国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政治观与当代中国政治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启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6):33-37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社会主义政治内涵的新诠释和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阐述以及提出的处理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本方略,为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政治的科学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发展,就是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观,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2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文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 2 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 ,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在文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 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 ,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静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2):107-110
政治稳定不仅是政治学的重要范畴,而且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研究邓小平政治稳定的思想,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正>讲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温度,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才能讲出温度,并以此让学生感同身受。这需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度:温度来自于高度。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表达出了非同一般的见解: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 相似文献
14.
王小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4)
屈原<天问>中"鸱龟曳衔"的神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神话的特质,澄清学界对神话的种种误解,从而纠正两个错误:一是忽视早期智慧的特殊性,用现代人的逻辑理解它;一是忽视早期智慧同经典时代的联系,把它简单地归为"原始思维".鸱龟神话、黑水神话、昆仑和蓬莱神话,都是思想的符号,是古代表述宇宙观的术语.这在中国人思维发展的一介阶段上,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中国智慧至少可以分出两个阶段:经典阶段和经典以前的阶段.神话所代表的经典以前的智慧,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能力,只是使用了与经典不同的符号术语,它具有向经典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全球政治意识与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世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全球政治意识是邓小平理论的瑰宝。概括全球战略问题,预测全球化趋势,倡议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构成了邓小平全球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协调全球政治与民族本土政治的关系,发展当代中国政治,是邓小平全球政治意识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归纳邓小平有关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及其目标等论述的基础上,认为邓小平正确处理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四个难点问题,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铺设了光明的大道 相似文献
17.
杨庆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7-12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意境高远、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学术界研究邓小平理论各个层面的论著尽管已浩如烟海,在政治学理论研究领域内,也已出版过几本专门论述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专著,然而,学界关于邓小平政治思想往往侧重于阐述其科学体系内容的构建,而从邓小平政治 相似文献
18.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6,(4)
一、关于“法制”的理想梦得的“法制”理想,主要体现在《天论》上篇中,与他的“天人之际”学说紧密联系。他说: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善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 相似文献
19.
“发展才是硬道理” 从蛇口港到珠海九洲港,航程约1小时。在航途中,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打开一张广东省地图,向邓小平汇报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邓小平戴上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听汇报。 听完汇报,邓小平说,广东在改革开放中起了龙头的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广东要上几个台阶,争取用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他接着指出,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20.
刘建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排除诸多过去的重负,又要开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式道路。这样的双重任务赋予给当代中国政治家的则是历史性的和革命性的使命。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幸运之处就在于塑造出了邓小平这样一个具有政治大智慧的政治家,他推行的改革使中国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并逐渐走入成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这样一种变革要归因于邓小平的大政治观,他对中国乃至国际社会都能尽收眼底,使中国在稳定与发展、有序与改革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这种大政治观的形成得益于两重因素:一是邓小平本人长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