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中等专业以上级别的学校在书法教学中,摆在书法教师面前的一个素质教育的课题:就是使学生书写水平与书法审美能力及艺术素质共同提高,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不能单纯从书写技术即外在形的角度去教授书法,还必须使书法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欣赏力并行。应从下述几方面入手进行引导和启发,以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欣赏力:书法是渲泄心灵情感的艺术;书法要形神统一、情理相通才能达到高超的意境;书法艺术师法自然,是自然的节奏化;书法伤口的风格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中国书法史,前期表明了书法为社会服务的全面的社会功利性,后期则是由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功利性向艺术性转换的倾向逐步形成和强化的过程。书法的功利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倡导健康进步的书法功利观,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构建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平台;提升书法评论话语水准和理论水平,逐步澄清对书法艺术的模糊认识;强化书法展览的目的性和有序性、规范性;关注书法专业报刊的质量,提高读者的理论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新世纪,传统书法艺术仍将有较大发展;而书法教育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市场,高等书法教育专业的存在显得极为必要.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确保发展,书法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运作方式、招生方式都应作相应调整变化,以进一步走向完善.在与现存运作方式的对比分析中,本文从四个角度重新勾画了书法教育专业在今后的发展轮廓.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公共书法是高等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写技能和书法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地书写规范化汉字;有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从广义上讲,大学公共书法教学应包括书写技能的训练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两大任务。书写属于实用范畴(或者说侧重于实用性而疏于艺术性),书法艺术欣赏则属于审美范畴(或者说侧重于审美而疏于实用性)。这二者相辅相成。因为在书写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必然要了解点画书写的笔法、结体平衡的字法以及和谐统一的章法,这些都是书法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深入开展书法艺术研究,拓宽书法艺术教育渠道,提升书法艺术教育层次,推动高等学校书法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于2007年3月成立了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为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题写了所名。我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郜锦强教授兼任所长。据悉,该研究所系安徽省首家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机构,我院也是全省首家于2007年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的高校。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线条抽象形式,本文根据从古至今的一些有说服力的对书法的评述,一方面结合对书法的"局势"、"态势"、"笔意"的理解,逐步上升到书法的骨气、神韵的体验;另一方面从老庄思想出发,来理解书法境界的虚静与空灵,去寻求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书法的内涵,是心与自然的交融,是万事万物抽象出来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不少评论家特别重视贯穿于书法中的“气”,和书法家的“养气”。对书法艺术中这一带规律性的问题加以探讨,对于造就新一代书法工作者,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鉴赏水平,无疑是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民俗书法这个课题以往很少有人研究。本文从民俗与民俗书法、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原生状态、广义的民俗书法与民俗书法在因特网时代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当今中西文化快速交流的时代,讨论民俗书法,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民俗书法理论,以及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创作的创新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书法高级专门人才应具有比较充实系统的书法史知识、比较扎实的书法理论基础、比较娴熟的技法、比较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高等学校书法专业的教学活动,要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学生打下一个从事书法艺术事业的基础,从而完成合格书法人才培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契合自然是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唯变所适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充满激情是书法创作的自我状态,气韵生动是书法创作的生命主题,返璞归真是书法创作的人格真谛.只有从创作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其审美原则,才能对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代有一代之书法。《艺概·书概》说:“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书法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书法艺术中有着丰富的创造因素。这些创造性因素对创造性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追求的是文字书写的形式变化,并以此表达书写者的情绪和心态。书法艺术恐怕是与作者本人的思想境界、作风气质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门艺术。学习书法、创作书法、欣赏书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主体的文化修养,不同程度地影响主体的个性品质,强化其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2.
汉字象形性的书法审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书法这座艺术宝殿是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但汉字与书法又有着本质的差别。汉字是交际工具,是符号性的东西,是物质的;书法是艺术,是供观赏的,是精神的。汉字是象形的,它具有表音文字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形态美,从而奠定了书法家对汉字的种种美进行卓越创造的坚实基础。汉字的发展经由了象形走向不象形,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从象形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象形。汉字结构的象形发展为书法中的艺术象形,是汉字的象形在书法艺术中的升华,这种升华和汉字的象形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书法艺术作为个体的创造,它是书者个性情志与精神的体现。书者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的融入,使书法艺术成为一种富于个性精神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发展书法教育事业刻不容缓、不可忽视。师范院校书法专业课程设置更是发展书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这项基础工作,才能使书法艺术发扬光大,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代的书法艺术理论朱桢追溯书法理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理论,是形成于书法艺术独立、自觉并发展到顶峰的魏晋时代。此前的历史阶段都没有这一时期所具备的那种种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理论的出现,也是书法艺术自觉的一种标志。魏...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书法与唐诗作为两门独立的艺术各显异彩 ,延世久长 ,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实为密切的联系 ,本文就此相关问题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唐代书法艺术与唐代诗歌之联系 ;二是唐代诗人以书法为创作内容的许多篇什 ;三是书法艺术丰富了唐诗的内容以及唐诗对书法艺术的促进 ;四是唐代诸多诗人皆工书艺以及诗人书诗幅互赠 ,增进了情谊又致使书、诗并进  相似文献   

16.
书法的传播方式在当代有了大的转型,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书法网络传播给书法艺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昭示着书法网络时代的来临。本文主要阐述古代书法的传播模式、现代书法的传播模式以及论述了当代书法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产生传播转型的种种特征,并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展开论述,以此说明互联网迅速推动着书法艺术向前发展,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自由的互动空间。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可靠性有时也会让书法艺术在视觉传达上失去自身本来的面貌,建立良好的书法网络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蔡邕的书法美学思想对书法实践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书法艺术蕴含着结构("形势")特征和形式美("神妙")特征。"形势"的构成一方面与书法艺术的间架结构有关,另一方面和书法艺术的用笔有关。"神妙"的构成与书法艺术形式美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常把书法视为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单一艺术.空间性、静止性、可视性,当然也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特征,但这仅仅是外部特征,远不能解释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中各种复杂现象.书法是文字(汉字)书写的艺术.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是对中国文字审美特征的简明概括.中国文字意、音、形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笔者仅就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字三美”,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汉魏六朝书论已形成系统的自然审美观。“书乾坤之阴阳”奠定书法艺术的自然本体论基础;“因物构思”“任情恣性”从主客两方面揭示书法创造的自然追求;“比拟自然”彰显书法艺术的自然风格;“血肉筋骨”等审美范畴的提出,标志着书法艺术自然化审美标准的形成。这种系统化的自然审美观对中国书法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以断代研究的方式,对汉晋南朝书法评论语辞进行的美学分析.通过对汉晋南朝书法文献的爬梳整理、考释分析,认为"形势"与书法艺术的生命状态关系至密.书法艺术的生命之美通过形式美来呈现.书法艺术形式美的发现与赏悦,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对书法艺术的强烈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