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颖 《决策》2015,(1):90-91
负面情绪就像病毒一样,会传染给周围的人,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结果。要打造高效而又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围,就必须及时消除"情绪病毒"。职场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的抱怨多了起来,感觉工作被满腹的牢骚代替。同事们凑在一起讨论的不是工作,而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工作内容的枯燥,或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恼;更多人慨叹工资待遇太低。抱怨、嫉妒、抵触等等,这些情绪就像病毒一样,会传染给周围的人,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结果。要打造高效而又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围,就必  相似文献   

2.
牢骚有理     
发牢骚,是人的不满情绪的一种发泄。其实下属的多数牢骚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是正确的思想、合理的要求被消极的外表掩盖了。我体会,牢骚是大家倾吐心里各种思想和看法的一种形式,客观上能够使单位成员互相之间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密切感。不强行压服牢骚,会使下属在单位这个第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自身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从国家总体上看,会计信息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伴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发生的一系列丑闻事件,  相似文献   

4.
问题116:牢骚,是人在心存不满和怨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是人的思想的外表形式。领导者面对来自部属的牢骚,应该怎样看待呢?请作答。参考答案:①要辩证地看待牢骚。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闻牢骚声,定是不正常。因此,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好话坏话都要听,要引导和鼓励部属提出不同意见。有时牢骚话可以使领导者耳目一新,重新调整思路,作出正确决策。②要正确地分析牢骚,择其善者而从之,对牢骚话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积极的牢骚,领导者应认真听取,慎重对待,不能一听了之;对于消极的牢骚,领导者要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时候,不仅能力相同的人常常会做出不同的成绩,而且能力差的人往往还可能比能力强的人工作得更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一个人的工作业绩不仅取决于他的工作能力,而且与他的工作动机被激发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领导者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责任激励艺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不是抽象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也就是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现实的人、人本身或人的现实需要。因此,“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真谛: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最终又回到人,回到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回到人的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7.
苏洁  肖洁 《决策》2007,(9):54-55
感情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领导者与部属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感情上的联系,故有亲疏好恶之分.如果两者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部属就会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8.
人民利益是个总体概念,它是人民一切利益的总和。它不是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是具体丰富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牢骚是其表现之一。如当前社会上流行甚广的顺口溜、民谣、灰色幽默,基本上是一种群体牢骚,它既是一种利益需求的表现。也是转型期社会的普遍特点。对于各级领导来说,如何正确对待群体牢骚,逐渐化解牢骚,提升牢骚水平,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年来牢骚之声每闻于耳,评说牢骚的花边文作也屡见报端。耳濡目染,喉头痒起,也便想对牢骚牢骚一番。 牢骚者,抑郁不平之感也。依此而论,大约自人之初起牢骚便有了一席之地。然而说来可叹,牢骚如此资深却从未能光彩照人。相反,假如某处牢骚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和西班牙人都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也很难做生意。我们都喜欢美食,喜欢休闲生活,我们有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相似文献   

11.
人生在世,时刻处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引发矛盾和纠纷,而嫉妒就是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教育教导我们应消除嫉妒心理,因为嫉妒于人于己都有害而无益,只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甚至把人引向歧途和深渊。嫉妒  相似文献   

12.
机制,是指一个事物有机体的运行与工作对象工作功能发挥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方式。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机制,是指高校人事部门工作运行与工作对象人员工作功能发挥欲求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方式。它主要包括人员取给配置机制、人员使用培养机制、人员考评流动机制、人员开发储备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发牢骚是宣泄情绪和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喜欢在人前人后发单位的牢骚,说领导的风凉话。对此,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注意深入群众,了解实情,挖掘牢骚话背后有价值的信息,化消极为积极,将群众的牢  相似文献   

14.
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的“牢骚会”,每周召开一次,请员工发牢骚、提建议。在会上员工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对工作、生活、安全、管理等问题评头论足。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员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顺心的事在所难免,讲牢骚话或有不满情绪是常有之事。让员工发发牢骚,把心中憋着的气发泄出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利。然而,一些企业管理者却认为员工发牢骚是讲怪话,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员工的牢骚话中有许多“黄金”成分,通过员工发牢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正是管理人…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处理尚德与尚才的关系 干部既要有德又要有才。选拔干部一定要坚持德才并重,既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有德无才的人不会办事,有才无德的人只会办坏事,必须把德和才统一起来。尽管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但有些人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出现重才轻德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警犬训导员来说,了解和掌握人、犬在训练交往中犬的心理活动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人、犬在训练交往中心理状态特征与警犬训练关系的角度,详细分析阐述了训练过程中犬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以及警犬训导员了解掌握犬心理活动对训练的作用和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在警犬训练中人与犬要建立彼此可信赖的亲密融洽关系,打破以往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建立一种人、犬平等的新型关系。 本文通过从三个侧面和三个层面角度全面剖析人、犬在训练交往中犬的心理活动状态,得出犬行为、姿势、表情与心理活动规律之间的关系;通过介绍警犬对外界事物的注意、记忆等与训练的关系,使训导员有针对性的对犬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率,保证训练质量,发挥其在侦察破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此项内容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警犬工作者对警犬心理活动状态问题的关注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缩短训练周期,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更加合理科学地进行警犬训练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能够把每篇作文看成是一项神圣使命去完成的学生今天已经很少了。”有过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们闲时也会发发这样的牢骚。现实情况是,照着样板作文的几种模式,很多高三学生只要应用“复制”“粘贴”的初级技术,加上简单化信息处理,就可以推出他们的“大作”了。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牢骚是指职工群众对一些社会现象或单位推行的有关改革管理方面的举措不理解,表现出不满意的情绪,说一些抱怨的话。发牢骚者总是不按正常渠道反映问题和表明态度,往往是言辞激烈,不注意场合和对象,说一些难听话、过头话,影响队伍的团结稳定和工作的有序开展。牢骚古已有之,牢骚无处不在。对待牢骚及牢骚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善待牢骚及牢  相似文献   

19.
<正>公平既是领导的职业道德,同时更是其工作的现实诉求。因为一旦下属感觉到不公平,就会满腔怨气与牢骚,无法安心工作,严重的甚至会在不公平感的驱使下进行破坏与报复。因此,为了公平起见,领导在工作时要避免将个人的偏好带进去,要同等甚至完全均等地对待每位下属。就像有些领导说的那样:"下属都希望  相似文献   

20.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识人处于起点阶段,是基础环节,是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步。第一步识人错了或识人不准,接下来的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就无从谈起。为什么会出现边腐边迁,“带病提拔”现象?除了任人唯亲现象外,更多的还是识人不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识人呢?孔子识人观仍有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