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对学校道德教育基础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讨论在全面知识化社会中,道德教育基础何在?知识能否为道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等问题.本文认为二十世纪以科技理性为根本,以科学知识为范型的知识观导致道德教育的严重局限,使道德教育观念化,消解了道德实践性;使道德教育技术化,失落了道德的人文性.克服这种局限最重要的就是转换道德教育基础,即从"知识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道德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开出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在电子媒介主潮中已成的新貌和可能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媒介类型、时代特质、文学面貌这三方面相互关联的背景看,电子媒介使文学出现了一系列新质影视中与图像结合的文学元素,电脑中的杂语景观和QQ对话,手机中的短信文体。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这些电子媒介新质,又与中国文学的固有特质形成一定互动关系,这一关系可能决定着中国电子媒介中文学样式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媒体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融合、传播媒体间的基础性融合、传播媒体外延性融合,昭示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近用权面临诸多发展的困局,如媒介社会责任感的式微、媒介公共领域的缺失、话语权缺失的群体被再度边缘化,而媒介融合对近用权的颠覆及微时代的媒介服务供给又使媒介近用权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以电子革命、信息膨胀为主要特征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介面临着空前繁荣的景象。它以自己独特的功能,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传播时代的信息,沟通着不同民族之间跨文化的渠道。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媒介的普及,使人们在斗室之中即可借助荧屏与社会进行交流。一部优秀作品,常常能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反之,一部不良的影视、录像或书刊等,则会侵蚀青少年的意志,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09-114
当代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从斯图亚特·霍尔的"两个全球化时代"理论出发,在经验层面以提供反例的方式论证了"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对解释全球化时代"媒介图景"的无效性。格罗斯伯格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的不足之处,然其以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部分本土化"事实"去否定"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可能带给我们以思想和现实启示的做法,不仅显示出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偏重经验事实、批判性较弱的特点,亦有故意回避当前文化弱势国家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这一"事实"之嫌。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凸显为主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人价值的确认,对神性的叛逆,以及主动性的全面提升。然而新媒体时代人的生存却面临着“人的媒介化”(即人成为媒介的役卒,或“媒介主体性”)、新的造神运动的兴起(“电子乌托邦”或者信息至上主义)、传媒控制(信息权力受资本权力操控)三种情况。人的主体性在新媒体幻象中有迷失方向的潜在危险,抵制新媒体景观的诱惑既需要理论理性的解剖,更需要实践理性的介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道德教育的价值结构与运行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着三大难题: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西方价值观冲击面前的无力感;传统与现代冲击中的无用感;现实操作中的无位感,使中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于是,中国道德教育就面临三大课题:世界化;现代化;现实化.从系统论的角度考察,道德教育的这三大课题在理论上的要求就是要实现三个接轨:中国与世界接轨;传统与现代接轨;理论与现实接轨.实现这些接轨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它们之间的结合部或切入点.为此,就必须在中国道德传统中寻找根源动力与源头活水,并对此进行创造性的转化,确立起中国道德教育的价值结构与运行原理,寻找到现代道德教育的民族道路.  相似文献   

8.
媒介的公共产品转型与公民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生存于由自身创造的各种文化符号组成的虚拟世界中,媒介传播则是其中最为感性具象的符号体系,从而充当着人们获知外部世界的理想中介。通过互联网技术,媒介日益成为广泛参与的虚拟社区。因此,媒介具有作为社会公共领域或公共产品的先天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媒介变革实质上是媒介的公共产品化转型,具体地说,是由计划经济时代理论上的纯公共产品嬗变为市场经济时代事实上的准公共产品。这一转型使媒介有效地参与并促进了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的健康发育。与媒介的进步相比,我国的媒介批评转型明显滞后,新型的媒介批评应当追随媒介转型的脚步,将媒介是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作为其最重要的尺度。  相似文献   

9.
李江山 《学术研究》2002,(8):130-133
电子媒介的写作方式颠覆了传统媒介话语符号的文化语境 ,使现实的时代成为超现实的文化话语时代。这种超现实文化话语 ,直接决定着当代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的文化主体 ,使主体以及艺术的含义和形式都与现实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话语特征 ,对此保持一种自觉的批判、反思意识 ,对确定我们在这一话语时代文化行为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生活正在被信息技术所改造,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而又令人忧虑的时代。作为社会行动载体的"虚拟技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更新着人们的社交网络,影响着人们的媒介化生活方式。处于"移动浪潮"阶段的"网民社会",存在着许多虚拟生存问题,面临各种技术社会的危机和挑战。只有了解和正视了人类虚拟社会生活的现状和前景,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把握当代社会的本质及走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阅读市场的繁荣,印刷纸质媒介的出版发行量和读者阅读率也不断增加,说明了纸质媒介不但不可能消亡,而且会使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三类不同的大众媒介处于交融状态,从而进入了纸质与电子屏并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理性向生活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导致道德教育的失真,远离了生活世界,终将走向虚无。所以,道德教育应该走向生活世界,使我们过上一种真实的、完善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统的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道德教育由于陈词过于高调,已经很难取得实效.然而,完全摒弃这种教育,又可能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危机.鉴于此,一种隐性的道德教育正在教育界蔓延.它不同于正统的道德教育,但打着正统道德教育的"招牌"践行着一种"潜规则化的道德教育".潜规则化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言不由衷并按照纯粹的道德形式行动的人都能够获得益处.这种道德教育虽然有助于一时"维稳",但既不正当也不有效,更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抖音、钉钉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预示着"微时代"的来临."微时代"衍生的媒介平台关系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微时代"的到来也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审视与优化入手,面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梳理了民族高校在网络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着重视度不够、迎接"微时代"发挥教育优势的主动性不够、利用"微平台"挖掘道德教育资源的创新力不够等问题,进而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法治力量等对策优化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新技术和新媒介对电影的影响,很大程度体现在媒介属性这个方面。媒介属性的渐趋活跃,作用增强,使电影命定地经历一番"再媒介化"的重塑,相当一段时间成了引领方向的旗手和推进发展的动力。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技术和新媒介对电影的"可供性"并不只限于媒介属性的激活,它对艺术属性不仅不是无所作为的,而且天地极其广阔。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即信息"的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不仅影响到文学形态及其审美的变化,还带来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随着媒介地位的提升,文学批评的标准从艺术性、审美性向技术性、商业性转移。信息交互带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打破了传统学院派对文学话语权的掌控,使得文学批评的主体得到扩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对象——文学文本也发生巨大变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学、话本小说、微文学等批评对象的审美特性及运作机制与传统文学相比差异较大。由于学院派、媒介、读者、作者等不同批评主体秉持的传统审美理念,不能有效地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进行有效阐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及物、空洞化、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们呼唤建构一种立足于文本自身的本文诗学,以应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我们正在迈入一个电子媒介时代.电子技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迅速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图像化的虚拟世界中,我们的审美的对象开始发生着由实物到拟像的蜕变,我们对于美的研究也由过去的纯美学走向了审美日常化的范畴.新的审美模式的出现也必将引发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理念,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正发生着裂变,旧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样式正在形成.因此,对于电子媒介的探究、审美范式的转变以及文学发展新态势,将是今后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在电子媒介主导的今天,文学经典已经进入"后经典时代",其存在方式已发生显著变化,影像存在成为经典传承的最重要方式.经典改编的核心是文字向影像的转变,文学经典的影像存在过程也是文学经典的世俗化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影像作品与原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与这一转变密切相关的是身体在美学中的地位.因而,从身体问题入手既能理解影像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也能理解媒介和艺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新诗在新兴的电子媒介文化传播载体(网络、短信)上繁盛的事实,以及诗歌与图像之间"和而不同"的共生、互补关系,都有力地证明了电子媒介时代语境下新诗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7,(6)
崇高精神作为主流精神价值的提升与升华,对社会和个体的价值观念有巨大的引领作用。面对当前社会"解构崇高"、"消解价值"、消费历史的泛娱乐化倾向,崇高精神价值的传承和弘扬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困境。厘清历史虚无主义对崇高价值的消解,超验价值在大众文化样式下的隐退,媒介文化调侃英雄的泛娱乐化倾向,个人道德取向去崇高化的深刻根源,对于拒绝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历史观教育,提升大众文化的精神建构能力,坚守媒介文化的正确价值导向,使崇高精神融入现代生活模式,实现崇高精神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