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持续存在于1920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的新写实主义文艺思潮,不仅包括左翼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包括一直被忽略的右翼的三民主义写实主义。左右两种新写实主义理论,尽管服务于各自所属政治集团的意识形态竞争需要,却都是源于20年代的苏联和日本,源于相同的革命政治思维和文学工具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出发,对以王跃文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晚期以来的官场小说进行分析,从作家所关注的对象及其生存处境出发,揭示官场小说的创作原则与新写实主义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滋生在中国社会向商品经济转型的特殊的土壤里,是文学艺术领域内特别是现实主义内部还原生活原初状态的一场审美革命。还原生存本相是这场革命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它派生了新写实小说的一切内容和形式,使我们获得了观照自身的新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4.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文学现象。不文从‘缘起:还原生活原妆状态的时代审美要求”、“特征之一:还原生存不相”、“特征之二:一切为了还原的艺术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其产生及审美特征,并试着揭示出它的产生及审美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点──还原生存本相,认为由此联系点派生了它的一切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消解了传统写实小说的庄严社会意义、政治意义,还原了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真相,同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后市民所形成的感性化、欲望化、平面化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趋同性。表现在作品以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对知识分子精英身份的抵制和拒绝以及作品对浪漫爱情的消解。因此在这一层面将“新写实”小说视为市民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正> 1987年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问世,1988年、1989年以后,随着喧嚣一时的新潮小说的式微,这种贴近生活,注重显现生活原色的文学作品显著增多,于是在1989年的《文艺报》上出现了一条《新写实小说在文坛兴起》的消息,消息中说:“这些小说以它直视现实、人生的写实特征,以及探索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精神,表现出一种新的文学倾向。”“新写实小说吸收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精华,具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框架,保留了传统小说的基本描写方法,但更贴近生活,更注重显现生活的原色。”时至今日,文坛上  相似文献   

7.
孤寂作为一种情绪是现代人所面临的而又难以摆脱的一种生存困境 ,这是穆时英小说揭示的重要主题 ,也是穆时英小说深具底蕴的重要因素。本论文意在分析其生存困境产生的内在根源与社会根源 ,并探索穆时英这一生命个体因人格分裂而产生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世纪里 ,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中外文学的画卷上更有深刻的描绘。繁漪和安娜是物质天地的富翁 ,情感世界的乞丐。是不幸的婚姻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是不幸的爱情毁掉了她们生活的希望。循着她们跋涉的足迹 ,透过她们苦难的历程 ,映在眼前的又分明是社会悲剧 ,是黑暗的社会扼杀了两位优秀的女性 ,使其在生存的夹缝里挣扎  相似文献   

9.
戴来小说关注现代都市的边缘生态,突入都市闲人的生活内芯,刻画边缘人群的精神境遇和生存本相,客观地反映物质社会中人与环境的抗争与妥协.戴来对边缘生态生存本相的极致探询,正是物化社会中人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叩问.  相似文献   

10.
逍遥至乐的生存哲学思想是庄学中最为灵动活泼和最具魅力的诗性特质,它是超越了所有形态的一种无待逍遥。庄子诗学所追求的是人类精神的绝对自由,它对生命局限的突破、否定此在的沉沦、实现旷放无羁的人生,等等,都体现了道家生存哲学的最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推崇的创作观念与方法,但其批判现实的精神又常常被严重弱化甚至彻底抽空。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较早触及新社会体制下的诸多矛盾与人的精神状态。小说中刘世吾形象的内涵远远超出了官僚主义者的定性,从一个世界的改造者变成现实的认同者,既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又是社会文化体制的惯性所致;而林震初涉人世所遭受的挫折,也使人有理由担心其最终是否会变成另一个刘世吾。这是人性的悲剧,灰色与杂质正是生活的本相。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人鼠之间》是一部拥有沉重而巨大意义底蕴的作品,有着无限可供阐释的空间,从中寄寓着作家对世界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领悟。与其说它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友谊的另类神话,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类生存命运的现代寓言。它在多重隐喻的海面下,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处境:无奈、孤独、绝望。  相似文献   

13.
在纳粹主义终结和巴黎革命风暴失败后的西方社会,人们从对城邦历史的虚幻想象中回到世俗社会。正是在人类终结城邦想象而进入世俗生活的过程中,在艺术与非艺术界限日趋模糊的过程中,在世俗生活走向审美化过程中,作为现代思想史上重要范畴之一的“审美”,在经历了现代艺术的构成性原则———美的形式、天才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场、艺术家的职业伦理、人类生存的普遍性伦理等发展阶段后,最终真正成为世俗生活中的个体生存伦理。  相似文献   

14.
经由澳门回归大陆,当晚挑灯夜读高戈先生诗集(梦回情天),潜心深入他的思想感情世界,看到诗里有广宇清寂、云烟淡薄、星尘萧疏、净土幽法、蝶梦玄虚、幻影飘零的宇宙意识,极地绝顶、烟桥鸟径、熔浆焦土、露滴柔波、红叶白莲、斑豹孤骛的自然情趣,待商弦歌、醉意情梦、钱袋饭碗、床板裤头、赌局窑子、血泊火流的人文景观,扭曲幻象、错位平面、无序符码、超低频音、定格实体、分割意念的审美评价。其中,最是蚀骨销魂的内涵直接贯通中国文学传统的“相思”和“山乡”两大主题含义。相思情结是中国人性坚固有的,在华夏文化这个连续统一…  相似文献   

15.
自晚清之际就遭受质疑的文言,在新文学运动初期更是被视为白话不共戴天之死敌。但无论是胡适还是后起的白话新诗人,都无法摆脱文言的影响。文言自始至终就没有被完全驱逐出现代新诗的领地,而是始终潜存于貌似彻底白话的语言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16.
虚拟生存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新视域,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新时期的理论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对虚拟生存的研究能够充实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二,虚拟生存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机遇;三,虚拟生存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当科学家的愿望。50年前,在中大街小学,一个男孩子用稚嫩的笔郑重写下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做一名科学家。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男孩发明出一种神奇的物质,在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沼泽地上架起长久的道路虹桥,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人们的在沼泽地区造路的技术难题。他就是新加坡凯科集团总裁,被称为新泥土博士的武冬青。初次见到武冬青博士时,那还是两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刚从新加坡赶到南京受邀参加江苏发展大会。面对家乡媒体,他顾不上旅途劳顿,欣然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的心学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儒学对个人道德的追求和完善,另一方面开辟了通向个人高层次的德性与良知的新路径。王阳明通过致良知树立起他心中的德性观,奠定了心学的基础和宗旨,以知行合一的思想,确立起对个人道德和知识追求的手段和方法,这对宋明以后的儒学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不是偶然的,而是和西方人对理性的追求密切相关。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世界建立起了以孤独个体为特征的理性形象。这种形象随着科学的产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论基础。生存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西方社会要告别理性,而是意味着追问理性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理性产生和衰落过程的追溯表明,理性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追求一种可以解释的合理性生活。生存论的出现表明,西方人开始认识到现实存在对人的理性存在的在先性,从而企图从现实出发重构一条走向理性生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向西方宣传道家文化并非以阐发老庄哲学的要义、宣传民族文化为最终目的,而是利用道家哲学中的某些因素,意图解决现代西方世界的生存困境,生存而不是学理是林语堂关注的中心,林语堂笔下的老庄思想是一种幽默、平和、和谐的“生存哲学”。林语堂尝试用老庄哲学解决现代世界由发展竞争及战争所带来的种种生存困境,使老庄哲学在现代背景下放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