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竞争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驱动力量。在此驱动力量的推动下 ,国际制造业转移呈现出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进 ,区域之间争夺制造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等特点。国际制造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 ,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人口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为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可能。另一方面 ,跨国公司也可藉此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依附于跨国公司。为了更多地利用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有利之处 ,促进产业成长和提高竞争力 ,应当在制度环境方面下功夫 ,需要打造一个面向国际的制造业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
王艳冰 《学术论坛》2008,31(4):150-156
环境无害化技术转移一直是南北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中的争议焦点问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障碍,既由于多边环境协议本身存在缺陷,也源于自由化经济规则的限制.为此,国际社会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国际层面存在的法律障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应分别有所侧重地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环境无害化技术转移,真正达到环境保护的全球目标.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更快速度促进本国的技术发展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从而实现技术赶超的梦想。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的正确选择是 :将全部依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独立进行技术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走出一条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纷纷选择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本文以中东欧、墨西哥、东盟和中国四个发展中国家或集团的不同选择为例,初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本文认为,通过区域一体化融入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将形成本世纪以来国际技术大转移的新高潮。本文力图在剖视国际技术转移大势、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方略作一探讨。 一、90年代国际技术转移的客观依据 国际技术转移,系指高新和相对低旧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或输入的流动过程。其流向,有“北北流动”、“北南流动”和“南南流动”三大类。“北北流动”即发达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它以高新技术互补为主。“北南流动”系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在南北国家科技发展水准大悬殊的情势下,这一流动则以非高新的中低档技术输出为主。“南南流动”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它往往是合作、互惠和公平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准多边国际体制的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多边国际体制是以发达国家为核心,仅有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完全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控制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准多边国际体制推行超“TRIPS”义务,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的单一化,转移国际体制规避国际监督制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准多边国际体制将不断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是通向覆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多边国际体制的铺垫.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反对下,准多边国际体制有可能搁浅或者受到遏制.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全面分析,审慎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入世”应当树立的思想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努力,WTO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加入WTO,也就意味着我国进入了“经济联合国”,我国在经济方面真正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有获得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才能充分利用当前资本、技术和产业世界性大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开拓贸易、利用外资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中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溢出对于技术进步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阻碍技术进步。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会大于阻碍作用,当参与国际竞争的两个国家存在较大的创新能力差距的情况下,对于知识信息过强的保护并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受到了很大挑战,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提升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否获得相应的技术信息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证明知识溢出的存在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在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对于创新知识的保护有必要相对放松,要鼓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为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先进技术与设备及管理经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发展跨国公司,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当然,经济全球化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唯有抓住机遇,回应挑战,才能确保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技术溢出与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并产生广泛的经济效应。本文基于江苏省三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的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溢出,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人力资本作用最为突出,发包方技术转移较为显著,政府服务通过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间接影响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提升了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拥有的比较优势不同 ,不同时代的比较优势也有着不同的特征。现实经济中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制定经济政策 ,不仅要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 ,而且要利用适合于本国的先进技术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实现比较优势的转换 ,由此产生真正的国际竞争优势 ,在国际经济中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张贵  王好 《河北学刊》2002,22(2):9-12
探究科技风险投资的特殊规律 ,阐明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和风险投资的特点 ,找出影响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运行的因素 ,提出适合我国且符合国际规则的风险投资模式 ;研究系统中各类组织机构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对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进行相应的系统分析 ,从而提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要参加国际竞争,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要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全面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应认识到: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基础,优质品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保 障,农村市场化建设是长远发展之路,比较效益是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的快速普及 ,电子商务正在全球蓬勃发展 ,并且随着科技进步和政府支持正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手段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预计 2 0 0 3年 ,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5万亿美元。这种新兴的贸易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务产生了巨大影响 ,并带动信息产业 ,共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存在着不利于科技发展的一些因素。为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税收政策,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建科技开发企业,鼓励科技企业扩大规模,鼓励研究开发和成果转让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服务业国际转移浪潮日益高涨。传统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动因、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但在解释服务业国际转移时却遇到了适用性问题。本文分析了制造业国际转移与服务业国际转移在其动因、路径等方面的区别。探讨了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应该更加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形成全国性布局,但各城市发展特色并不鲜明,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旨在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步伐,避免示范城市之间发展战略趋同化或低级化,实现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业良性竞争和协调发展。本文阐述了服务外包差异化发展的机理,IT服务外包案例和我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拜登政府赞同特朗普政府对华认识,并继承了其对华遏制战略的基本思想,同时加紧实施针对中国的“联盟战略”,拉拢更多盟友,利用国际规则和法律,继续在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补贴、产业政策、科技等领域持续打压中国,严重影响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进程,增添了中国和平解决台海问题的复杂性与难度。中国必须早作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