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析罗斯福时期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北方论丛》2002,(2):125-126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序幕,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以珍珠港事件为界,之前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给了日本法西斯以有力援助,对日本侵华战争起了"加柴助燃"的作用;之后美国的孤立主义者们猛醒,把中国大陆作为反击日本法西斯的基地,开始全力支持中国蒋介石政府抗击日本的侵略,为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从自身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出发的,因而也给亚洲和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前途》杂志,作为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部的一个秘密政治团体———力行社的最主要的出版物之一,其言论和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力行社的观点。通过对《前途》杂志对日态度的考察,笔者发现其编辑和撰稿人基本上都是抗日政策的积极支持者和宣传者。他们运用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形式,介绍日本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批判日本的侵华行径,评论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并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告诫国人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他们还断言中日战争势必扩大,日本必定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战争是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一个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日本左翼史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中世界史研究包括以山川均为代表的"劳农派"和以上田茂树为代表的"正统派"。"劳农派"以理论见长,"正统派"内容丰富,包括"革命世界史"、"学术世界史"和"世界历史进化观"三个方面。20年代后期,这两派的代表作都被译介到中国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革命世界史,另一些左翼学者继承和调整了世界历史进化观,而学术世界史和"劳农派"的世界史研究则被中国学界舍弃。这种发展、调整和舍弃与中国国情密不可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在中国发展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刘林 《文史哲》2011,(4):130-138
美国"红色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在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观念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向左转"倾向,同时延续了此前现代主义文学倡导形式创新的艺术追求,激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与前卫形式相融是其显著特点。美国主要左翼作家和批评家具有很强的理论反思能力,在1930年代后期"法雷尔之争"或"左倾错误"讨论中,他们就批评了左翼小说中流露的"口号化"、"政策工具论"、人物形象重复单调等弊病;而且他们发现了左翼文学作为"阶级的文学"沦为了"党的文学"是文学的穷途末路,这也正是美国左翼文学衰落的原因。美国左翼文学的论争,实际上触及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组织和领导左翼文学运动、如何妥善处理政策宣传与作家创作自由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汇聚了多斯.帕多斯、斯坦贝克、亨利.罗斯等小说名家的美国左翼小说创作,对中国的影响颇巨。美国左翼作家史沫特莱积极参与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伊罗生仿照美国左翼刊物《新群众》在上海创办和编辑英文杂志《中国论坛》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左翼作家,斯诺夫妇借用美国"红色三十年代"文学的理论框架观察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颇有心得。但美国左翼文学的教训并没有引起中国文坛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协和语的产生、发展和终结皆与战争密切相关,是日本侵华的一种见证。协和语最初是日本士兵使用的混合语,因此亦被称为"大兵中国语",并且具备日语和汉语淆杂的基本特征。换言之,协和语是一种伴随殖民入侵和占领而出现的语言现象,在日本侵华的特定历史时期甚至成为日本人和中国人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例证,以侵华日军为个案,剖析他们使用的"大兵中国语"即协和语的特点和规律。此外,通过对特殊时期特殊语言现象的挖掘,亦从语言的侧面还原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6.
李怡 《学术月刊》2015,(2):113-119
跨出个人趣味,在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思想的丰富场景中梳理文学现象的方法一般被称为"大文学视野"。"大文学视野"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与思想的复杂场景中深入梳理郭沫若的思想转变。郭沫若的文学思想转折源于文学之外的社会交往与思想交流,信奉了马克思主义的郭沫若与信奉国家主义的孤军社同人有着相同的知识起点,但是后来的分歧却促使他们分道扬镳;然而,分歧同样不能掩饰郭沫若对于国家立场的新的重视,由此出发,他和其他左翼知识分子一样从"民国批判"走向了"共和国认同",这里显然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郭沫若与中国左翼文化的理解和反省都必须以此为基。  相似文献   

7.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2008,12(2):163-169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问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标的一种感性对话,而此后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则更多表现为日本社会的个人生存状态与留日学人自我的生存遭遇之间的感性对话.前期创造社作家群绝大多数是在1913年以后留学日本的.与梁启超、鲁迅兄弟等学人的"日本体验"不同,创造社作家更直接地陷入到了个人欲望的纠缠与挣扎之中.这一方面属于日本大正时期的"成金"刺激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交织着个人生存的种种艰难与屈辱.以个人欲望为基点的日本体验构建了中国新文学作家精神世界中新的个人/国家的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创造社作家们自我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其动力、活力与问题局限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胡希东 《北方论丛》2008,1(3):30-33
"新感觉风"作为一种文体风格在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重要影响,一些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以扩大其影响,但由于这一文风自身的缺陷,它面临乡土中国的现实处境,以及来自"左翼"文坛的批判,这使"新感觉风"在现代中国文坛存在的历史非常短暂.  相似文献   

9.
陈红旗 《北方论丛》2005,2(5):30-33
在"五四"文学革命力量衰竭的过程中,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促进了"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向.左翼文艺界虽然承认新文化运动两个最基本的精神--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接受西方近代化,但他们时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批评趋于贬低.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日本开始大量移民至华北地区,华北日本移民人数因而快速增长.在日本实施华北政策过程中,这些日本移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在日本侵略华北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伴随着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伐而至,但同时又作为日本侵华的"先锋",为日本进一步对侵略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丰 《北方论丛》2018,(2):79-85
左翼乡土小说家虽然在大革命时期大都从事过实际的革命活动,有着一定的城市革命体验,但除了少数作家以外,大部分都没有农村革命或苏区生活的经历体验。在大革命失败后,他们转而以笔为旗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基本上也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通都大邑卖文求生,与实际的革命活动尤其是土地革命有着一定的距离,因而他们只能依据自己以往的革命体验和"耳食"到的一些材料对农村革命进行文学想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最初三十年,正是日本通过日俄战争最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并加紧推行侵华政策,为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作最后准备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东方杂志>的日本观,走出了最早因日俄战争而"醉心"日本的误区,坚持全力揭露和批判日本军国主义,不仅反映了国人的民族自觉和爱国情怀,而且在申明大义中复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它正确地将后者的侵华政策归结于日本现代的政治制度,而将日本民族与日本统治阶级相区别,深切体察并宣传日本人民的亲善与坚信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理性与宽容.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由思想革命向政治革命转变的历程,作为对现实反映的20世纪中国文学也经历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型.而左翼"革命+恋爱"小说作为这种转型的中间状态,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虽然它在形成初期就遭到了来自左翼内部的批判和斗争.  相似文献   

14.
1935年8月1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了<八一宣言>,倡议国内各党各派捐弃前嫌、一致抗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举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引发了全国性的救亡热潮.中共理论家陈伯达等人借此发动了"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以抗日救国为其表、以传播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里.陈伯达们适时地借助救亡大潮,掀起"左翼"思潮,而"左翼"思潮又与救亡大潮融为一体.大量的青年知识者怀着救亡图存的目的选择了共产党,这对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新中国的最终建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广军 《理论界》2009,(5):131-133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间,日本侵华战争从局部战争阶段扩大到全面战争阶段,其中,日本侵华政策经历了从武力吞并东北,到政治分离华北;从政治蚕食华北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两次演变.这个历史过程中,无论日本采取直接武力侵略,还是交替使用武力和政治谋略的侵略手段,都是日本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的必然产物和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6.
赵文 《晋阳学刊》2006,(1):94-98
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一份著名的时事政论类综合杂志。“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以敏锐的观察力,关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对日本侵华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认为日本侵华的内在原因是其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而中国自身国力的孱弱则是招致日本侵略的重要外因。《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原因的分析,虽带有浅显、直白、感性的特征,但对于激发城市普通民众的爱国热情,凝聚他们的民族精神,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革命文学转型背景下的左翼启蒙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左翼启蒙派是指在五四启蒙思潮与鲁迅精神与创作影响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仍然坚守五四启蒙话语,重视文学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批判功能,显示出与左翼功利派文艺观念迥然不同的理论品格与创作倾向。这一派系在左联后期开始萌生,分别在1940年代的解放区和国统区形成气象,但随后在革命文学向工农兵文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遭到"规训与惩罚"而逐渐瓦解。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革命文学思想是他在域外革命文学思想和中国现实的主体体验中纠葛而成的,是他融会先进思想文化资源、积极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探求中华民族"固有之血脉"和追寻现代革命精神的结晶。鲁迅革命文学思想的发生标志着中国革命文学思想的现代生成,并与其创作、译品一起推进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进程,且使中国革命文化得到提升并成为世界左翼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陆文坛兴起了一个"底层文学"思潮,主要表现下岗工人和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命运与抗争。其中一些启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资源的作品(如《那儿》、《问苍茫》)又被命名为"新左翼文学"。这些作品及相关评论既包含一些新的因素,如从前国家意识形态里汲取抗争性资源,又往往非历史、非逻辑地解释中国左翼文化传统,导致"新左翼"命题未能释放出应有的涵义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反而使之狭义化。但使"新左翼"狭义化的还有对"左翼"价值持怀疑、否定的论者,在他们的意识里,阶级论和阶级分析本身就是虚幻而荒谬的,结果不仅使他们放过了对以"社会主义"之名长期存在的"身份制"等级社会分析的契机,又以一种"西方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历史幻觉,面对非规则变动着的当代中国,并衍生出包括"纯文学"在内的各种新意识形态观念。随着所有制改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政策调整,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急剧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旧的身份制社会尚未改变,一个庞大的底层社会业已形成。这给已经习惯于"纯文学"写作的文学界带来道德压力,也使与"纯文学"观相悖的"底层文学"应运而生。但"底层文学"从一开始就陷入争议,其本身在创作和理论上也问题多多,无论是"底层",还是"新左翼"都很快沦为没有生长性的命题。或许,不是从文坛既有问题,而是从"底层"、"新左翼"所黏合的"问题状况"着眼,新的可能性才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20.
左翼文学的发难凸显了其反抗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和压迫的政治倾向与思想立场,其发难成功还受助于"五四"以来文艺效用的强化和工具理性的泛化。左翼文学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新文学在思想观念、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叙述方式、艺术体验、精神意向和思维方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左翼文学不仅是一种"过渡",其本身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和顽强的一股文学力量,它与其他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批评一起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文学生态圈,进而使得1927-1937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