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意识与对民间和乡土的追索有着天然的联系与相关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处于民族危机中的晚清知识人,必然生发出对于乡土与民间的重视和兴趣。他们一方面把民间资源作为文本通俗化从而“新民”的武器,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又身处民间和乡土的包围之中,中国古典时代所特有的文化一体化的状况,使得民间以及乡土文化积淀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并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影响了他们的文本创作。因此,对于民族命运的焦虑和对民间乡土的有意无意的追恋便成为了除西学东渐之外,中国近代小说写作的又一重要语境。  相似文献   

2.
20年代的乡土小说作家们站在历史新的制高点上,将文化反思与批判的力量集中在对乡俗陋习的批判上。通过展示具体的民俗事象,主要从习以为常的残酷和不人道、对女性的极端蔑视和践踏、顽固而愚昧的宗族观念和强烈而扭曲的子嗣观念等方面批判了传统民俗中的恶劣因素。  相似文献   

3.
2 0世纪 90年代西部乡土小说 ,从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召唤到对城乡对立格局中的不平等关系的追问 ,从对乡土人生的皈依、亲和到对乡土文明所内含的现代普适性的注目 ,从对宗教信仰、宗教情感引导现实超越的可能性的探求到对抵御异化的生命神性的崇仰 ,其精神向度与价值选择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向性。其对自足乡土人生的多向性探求 ,大多是以其理想主义的乡土封闭形态为基础的 ,因而在其理想主义色彩的背后 ,有着较强的保守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彭家煌是“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群中的优秀一员,他以溪镇为自己着力表现的乡土 世界从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人性与人的价值等层面对溪镇人的生存状态作了充分展示。通过对 封建传统的批判,显示出小说内在的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发挥现代国家治理与传统文化的优势,是关系到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晓苏的新时代乡土小说一如既往地关注民间礼俗在乡村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维系功能及其呈现出的异化与复杂性,同时也加强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治理策略与民间礼俗互动、互融的思考,并在以“理”导“俗”的多样态书写中,探索如何以新的叙事话语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对于我们认识新时代乡土小说的新质新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西北乡土小说的精神内涵许文郁一中国的乡土小说大致由鲁迅那一代人发韧,以王鲁彦、蹇先艾、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为代表的乡土小说流派,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力的文学流派。继而又有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田园诗风”的乡土小说,以其对自然人性的沤歌和独特的审...  相似文献   

7.
乡土小说是 2 0世纪 2 0年代中国文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 ,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恋乡心结是 2 0年代乡土小说产生的重要根据 ,乡土作家们以一种深意的笔触去营造乡村世界 ,他们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边缘人”、乡村羁旅者。强固的乡土文化心理积淀与陌生的病态的城市生活体验 ,使他们的灵魂游离都市 ,漂泊于乡野大地。他们在创作中去精神还乡 ,去参与民族文化的现代重建。可以说乡土成为 2 0年代乡土作家创作的不可抵御的永恒诱惑 ,从而促成了2 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杨昊  王宁 《河北学刊》2022,(4):126-133
孙犁“最喜爱”的抗战小说以冀中平原和太行山区为背景,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而乡土色彩中包含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呈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抗战的需求。在抗战风云下,乡土的风物、习俗以及文化性格生发出新的内涵。孙犁的小说之所以能在抗战文学中独树一帜,离不开乡土文化赋予的力量与风采。他的小说诗意地呈现了抗战时期乡土文化的时代内涵,在194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孙犁将时代性与乡土文化相融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邵明 《晋阳学刊》2006,(3):106-109
“新乡土小说”以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往返于城乡两域的农民为表现对象,描写的笔触广涉城乡,从而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叙事空间;由于作家的文化价值立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游移不定,所以这一创作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价值含混的特征;“新乡土小说”的价值困境表明,只有充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融汇,才能在准确把握当下的基础上提供关于未来的明确想象。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无论是创作主题、作家伦理姿态表达,还是书写形式等方面都因社会背景、人文因素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转变。论文从时代背景、意识形态、文艺观念、审美立场等社会形态的变化出发,对当代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变迁做整体性探讨。分别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其转型:伦理主题表现为由宏大的革命伦理叙事转向日常生活世俗;作家伦理态度表达从充满忧国忧民和重国思家的厚重感转为客观中立地表达世俗人文关怀;书写的形态也从追求宏篇巨制到中短篇小说的盛行。  相似文献   

11.
张鸿声 《学术论坛》2007,30(12):138-142
新感觉派的乡土叙述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以刘呐鸥、穆时英为典型代表,将乡土完全等同于上海城市,以强调上海城市的西方性,有虚拟特征;二是以施蛰存为代表,将上海与中国乡土隔离开来,隐含着上海"非中国化"、"非乡土性"的身份指认.两者的价值立场有所不同,但都服从于对上海"去乡土"、"去东方"的西方式想象.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语境下乡土想像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洞察到了现代性对于乡土的种种负面效应后,选取了新的乡土想像方式来表达对现代性的犹疑,这主要有三:解构宏大叙事,完成了乡土想像的后现代性转向;重构一种乡土"小历史",着重探索乡土的人性与文化;对生态性乡土的新向往,旨在重建人与生存之根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对当下流行的关于西部开发中法律制度建设和发展的理路及范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从制度建设的向度看,在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坚韧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与"活法"必然将与现代性的法律制度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全方位的遭遇.这场遭遇可能孕育着中国法治模式从整体上实现本土化,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的历史契机.故对西部开发中的法治建设的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上,不宜一味地在初始阶段就强调以单纯的立法形式进行制度建构.这样可能会忽视或扼杀西部开发中富有原创性的各种本土性制度萌芽.当务之急是抓好现有政策和法规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阎连科的《受活》讲述了一群河南人为了脱贫致富计划购买列宁遗体的夸张故事。小说不断地写到墓地,写到它是如何寄托着贫困的残疾村庄的人民对幸福的渴求。小说在叙事文本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它解决了中国当代文学长期困扰的不能面对的难题:如何在描写中国本土生活现实时,小说可能具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性的特质。《受活》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却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它深刻地描写了中国最贫困艰难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心态,从中表现出强烈的黑色幽默与历史反讽。小说的文本实验没有任何生硬之嫌,对方言的有意运用,也包含着强烈的解构中心的意味。小说揭示的理论意义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作家群反叛、张扬、追求自由、注重个性的共有特点,正是地处西僻、远离正统文化、道德理性负轻的巴蜀自由、反叛的文化传统使然。巴蜀文化精神不仅从方方面面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塑造,也对四川现代乡土小说文本施加着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它不仅是小说文本内容的母性渊源,也对小说文本形式和表现手法影响至巨,如“龙门阵”风习与小说的故事性叙事,方志意识与小说的地域指认等,皆有着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之路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识、选择与行动,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特色。因此之故,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实践研究。最近20多年来,西方公共政策领域发展了很多理论。本文将介绍西方公共政策的重要理论,分析其理论发展过程,并以IAPP研究为例,说明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经验对于我们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占据着文化传承多样性中心的地位,拥有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这是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加以利用的优势条件.文化资源开发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绿色”产业应当成为西部发展的新增长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产业提出了异常严峻的挑战.应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产品自主开发.西部乡村发展可考虑以特色旅游业和民间文化产业为起步平台,通过开发高文化含量的产品和产业积累实力,并促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发展,摸索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新路,开创一条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和信息化利用带动新型工业化的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洪罡 《学术月刊》2012,(6):120-125
元小说是西方20世纪后半叶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象征了一次发生在小说传统内部的范式转变。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看,元小说都与过往的虚构散文体叙事保持着一定的批判距离。这主要表现为它对文学中目的论的反思甚至戏谑。在宏观层面,对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美学而言,主题和时间维度的矛盾通常在经验世界、道德或意识层面得以和解;而当代元小说,或将主题矛盾刻意前景化,或在频繁的语境置换中制造矛盾的阅读期待。在微观层面,对前者而言,意义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语言学意义上的近喻和隐喻原则;而后者则将意义消解为语言选择的过程。当然,元小说并非也不可能彻底否定叙事中的目的论;它仅仅是试图在各个具体层面与传统的小说叙事保持暧昧的距离。在一个符号日渐沦为功用消费的当下语境中,这种面对自身媒介"既参与又质疑"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幽默与西方现代幽默各具特色。林译小说因其含有数量不菲、质量较高、影响颇大的西方幽默文学译作而值得关注。除对西方幽默文学多有译介外,林纾还在这类小说的序跋中分析介绍西方幽默写作的特点和手法,并以“译”作则,影响后世作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幽默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土文学     
余岱宗 《东南学术》2003,(2):113-115
所谓“乡土文学” ,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 ,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怡静怡人的意境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 ,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不过 ,乡土文学中也时常出现粗犷的民俗、剽悍的民风 ,甚至是野蛮的陋俗、愚昧的乡规和残酷的阶级压迫 ,所以 ,如果认为乡土文学只是叙述心灵的净土或只描写诗意的田园风光 ,显然不够全面。乡土文学中 ,粗犷的阳刚之气与纤细的阴柔之美同在 ,化外之境的淳朴人性和波澜壮阔的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