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文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文学的本质定义明显具有时代性。文学的现代生产时期,文学在保持自身的属性的同时,又要实现自己的责任。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体现这一要求的说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看法。文学是用美妙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人生的,是在普遍兴味和个人风格中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状态的,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现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活泼生活的可喜局面,旧的研究格局和单线条的研究方法已开始突破,以往难以涉及的禁区也有了新的探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的发展是追随社会生活,追随历史的发展而前进的。离开了社会生活,离开了历史也就中止了生命。  相似文献   

3.
1 如果把“反映”一词的本义与过去对它的形而上学的理解相区别,那么我们把文学定义为“人类文化的形象反映”恐怕是不成问题的。按通常的解释,“文化”意指人类为完善自身而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而这个过程和成果就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不断认识与展现。  相似文献   

4.
政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新论万斌政治,作为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机制,不仅因其发端于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而具有深厚的物质根基和永恒的意义,而且必然在人类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多维关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属性。虽然,这些本质规定和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文学史研究的新路标魏崇新从个体创作过程看,文学是作家运用语言符号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外化为特定艺术形式的过程,文学作品是作家本质力量的物化形态。从人类作为类存的群体意识以及文学对人类生活的反映看,文学是人类集体意识的结晶,是人性发展与人类...  相似文献   

6.
用艺术形象和主体渗入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是文学区别于科学理论的特征,也是一切艺术共同具有的属性。要进一步揭示文学的特殊本质,我们有必要探讨文学和其它艺术之间的差异,理解文学是一种用语言构建形象的艺术样式。上篇: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手段,才能获得感性的物化形态,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7.
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许多文章和教科书中都这样认为: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本身是正确的。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的,文学也必然会随之而发展。但是把它看作是规定和制约文学发展全过程的唯一的基本规律,而不进一步探讨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学的界定及其本质的阐释,取决于文学自身的特质和发展变化的现实,而不是主观的臆想。人们对文学本质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文学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嬗变和超越的过程。只有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着眼于不同的视角,对文学自身进行全面考察、观照,才能认清其所具有的多重本质特征与多元属性。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塑造想象性形象,以纯意识形式传达生命精神,通过心觉实现沟通的一种审美文化形态。它具有诗艺性、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虚构性、意识形态性等多种属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何其芳关于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的提法并不符合所有诗歌的实际。能够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首先是描绘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小说和戏剧文学等。中外诗论都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艾青关于诗是表现比较集中的思想感情的提法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范畴与规律是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对客体所形成的认识成果 ,人类依据范畴与规律建立起来的主观辩证法 ,反映和规范着现实世界中客观辩证法的内容。范畴与规律不仅是思维对现实的反映和概括 ,更是标志人类认识过程的阶段和环节 ,是主体对现实的评价 ,是主体在作用客体过程中找到的对自身最具价值的东西。范畴与规律体现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力量 ,是主体实践由自发通向自觉的桥梁 ,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深深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在后现代语境中探讨了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说明了历史真实是指生活真实,而文学真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记载,它是通过文学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的真实。《女勇士》虽然偏离了传统传记文学的写作手法,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经历,但作为一部描写文化融通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令人信服的文学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是文学不同层面的本质。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审美需要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 ,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审美关系是作家与生活、读者与作品的本质关系。作家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是社会群体审美意识长期“积淀”的结果。文学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共同实现是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以“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出发点的。这是因为人是一切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历史的目的也无非是使人类认识自身本质的伟大,使人类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以便建设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现实美的创造,即人类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直接进行的创造。在本质上,它是人类关于自身生活的创造。它包括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生产劳动——中美的创造(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美化),自然的美化,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的美化等等。人类的历史表明,现实美的创造是人类进行美的创造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领域,轻视和忽视现实美的创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文艺理论界讨论得十分热烈的一个问题,虽观点繁多,但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一是坚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并力求对这一传统观点作更合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二是强调作家的主体性,从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去回答文学的本质;三是将反映论和主体性结合起来,从两者的统一中回答文学的本质;四是运用文学本体论观点,从文学作品自身的构成因素去考察文学的本  相似文献   

16.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人”是个体和类的统一,也即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由此,人性或人的本质,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科学结构,具有双重存在。它事实上有两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类的内在本质或人的一般本性,指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基本特征。劳动是规定人类内在本质的出发点,人的自然、社会和思维属性直接地蕴涵在劳动过程之中。因此,人类的内在本质是主体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人的外在本质或个人的现实本质,指的是常驻于主体自身的人类内在本质通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总和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现实形态。对于马克思来说,他要揭示的是有别于人类共性的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别性,从而为个人的解放提供历史根据和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唯物主义性质、对象、体系的探讨中,研究对象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构成的基础和主线。迄今为止,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的探讨共提出了如下几种主要观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即现实的人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和以劳动、实践等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也有人提出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为研究对象等等。笔者以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不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研究对象的简单推演,也不能是对人类自身及其活动的简单反映,而只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人类历史运动的本质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发展的基本进程来加以确定。因此笔者提出,以主客体关系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其丰要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民族特色,形成和发展于长期的文学实践。它,是区分各个民族的文学的一大标志。大千世界,殊方异域,无奇不有。各民族的文学,应该是自有其攫住人心的民族特色的。因为,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语言、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各具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点。各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特点和特殊之处。(斯大林语)这种独特之处反映于文学创作上,便是文学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悲剧的范畴十分宽泛,就悲剧自身而言,凡是人类生活中存在的悲剧,虽然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但很难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只有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形象,能与观众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从而使人们有机会站在审美的高度来欣赏悲剧、认识悲剧。本文从分析三个代表悲剧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形象入手,探讨悲剧本质,分析悲剧的审美价值。首先从觉新说起。觉新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人物。这个人物独特的身份和典型的性格,反映了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多余人”的悲剧性命运。他是一个大家族的“承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