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927年4至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使大革命遭受惨痛的失败。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很多,而共产国际的影响则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过去的某些党史教材颇多回避。其实,当时处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缺乏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另一方面又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必须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党IA]路线的正确与否。斗争的成功与挫折,都同共产国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不能一概归之于中共的领导。作为曾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给过许多帮助,对中国革命进行过许多正确指导的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也有一些错…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态度一直非常复杂。大革命失败后,从俄国经验出发,共产国际最初并不相信毛泽东所创立的红军在“穷乡僻壤”有多大作为。到1928年6月,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还在担心红军会把根据地的老母鸡吃光。但到这年底,共产国际了解到中国各地工作都处于严重困难之中,问题成堆,而惟独毛泽东所领导的湘赣边界数县形势甚好,才开始另眼相看,到1929年,由于真理报的宣传,毛的名字至少在莫斯科上层领导机关中已耳熟能详了。中央苏区时期,共产国际又对毛泽东的态度十分矛盾:支持王明夺取党中央的领导权,排挤毛在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对共产国际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十个方面:一、研究共产国际的方法论。二、关于共产国际的建立。三、共产国际的历史分期。四、处于共产国际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五、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六、对社会民主党采取的政策。七、高度集中的组织体制。八、共产国际的“左”倾错误。九、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期间的活动。十、关于布尔什维克  相似文献   

4.
张新萍所著《共产国际若干问题探析》一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对共产国际进行全方位理论探讨的著作。该书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高度,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全面审视共产国际,以探讨评价方法入手,科学、客观、具体地评价共产国际,可谓近年来共产国际研究领域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指导的错误,大多学者认为“东方战略”是主要原因。其实,共产国际在整个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共同导致了其错误的形成。决策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对中国的情况把握不准,没有能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思考中国的问题,决策者不能够吸收各方面的正确意见。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共产国际代表将决策环节的争论延续到执行环节,增加了中国共产党执行的难度,甚至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浅论“立三路线”与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第三时期内普遍危机和世界革命高潮正在形成的论断,以及关于中国民族全面危机和革命高潮的指示,为“立三路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立三路线”虽源于共产国际,但它又在某些方面违反了共产国际的旨意,所以遭到共产国际的批评和反对。当然,共产国际批评和反对“立三路线”,目的是为了扶植王明上台。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的蒋介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与共产国际的微妙关系,对大革命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他们之间的这段历史关系有必要加以系统综合研究。这里,我们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力图客观地描述这段历史,尽力科学地对这段历史的实际加以分析,以为大家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资料和认识。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之前,蒋介石与共产国际发生关系的起因与基础。蒋介石与共产国际早在1924年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前就有了联系。1923年秋,蒋介石作为“孙逸仙…  相似文献   

8.
再谈1926年北伐战争的发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北伐战争的发动,是国民党、共产党、以及联共(布)、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顾问,几方面合力作用所实现的。联共(布)、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顾问对北伐态度的变化与内部分歧,导致中共中央一度对北伐消极,并且直接影响了北伐出师后的政治方针,一开始就埋下了葬送北伐成果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张秋实近作《解密档案中的瞿秋白》很有价值。该书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基础,记述和研究了瞿秋白从1921年与共产国际"结缘"到1931年被共产国际"赶出"中共领导机构及之后的遭遇,可以由此具体深入地看到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民主革命和共产党极为密切的关系,加深对共产国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林与陈独秀的关系述略荆忠湘马林和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马林作为共产国际的第一个正式代表到中国以后,其与陈独秀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代表了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初期的关系,并且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林于19...  相似文献   

11.
刘明钢 《学术论坛》2003,8(5):20-23
毛泽东处理我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主要经验有:坚持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坚持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具体地分析共产国际的指示,吸取合理的要素,摒弃错误的成分;争取共产国际理解与支持,同时支持帮助共产国际;维护团结,避免公开批评共产国际和苏联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东方溯1924年-1927年,是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家竞相提出并阐发了国民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其中,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大...  相似文献   

13.
<正> 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在共产国际代表和苏联顾问的具体帮助下开展革命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和共产国际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如果撇开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孤立地研究当时中国的土地革命,就如同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弄不清其来龙去脉。笔者仅对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土地革命的指导概况作以下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请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但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是否也有责任?这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原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坚持认为: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始终是正确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毫不相关.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下面仅就共产国际在大革命时期对国民党错误估计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影响深远的"世界共产党"组织。对共产国际的研究,可聚焦两个基本问题:世界革命理论和世界共产党组织。"世界革命论"是共产国际建立的理论基础,但存在着对世界革命进程长期性的低估。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的组织载体,但存在着对共产国际与各国共产党之间、各国共产党相互之间、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关系复杂性的低估。作为典型个案,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关系,但存在着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低估。在共产国际解散71年后,通过构建宏观维度与微观维度相结合的框架正确分析共产国际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功过,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以史为鉴,有助于在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苏联在新疆的活动徐玉圻,高潮明,朱杨桂,杜瀚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苏联派遣一批干部、专家、顾问,其中包括一部分曾是中共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去苏学习、工作,以后又加入苏联共产党的党员干部到新疆,帮助盛世才平息战乱,稳定政局...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作出的《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共产国际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一九二四年,当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帮助了国共合作的形成,随后又帮助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问题,作一点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共产国际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以此为标志,共产国际的政策和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一转变,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和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斗争,对于全面认识和正确总结我党这一时期历史斗争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19年3月初,52名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团体的代表们在莫斯科举行国际会议.由于德国共产党反对立即成立共产国际,3月1日的预备会议和3月2日的正式会议先后两次把会议定名为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而非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列宁认为成立第三国际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引导会议展开有关成立共产国际问题的辩论,最终以表决的方法通过了关于成立共产国际的提案,使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最终转变为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辩论的实质是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道路和方法的两种方针的较量和斗争.其历史意义在于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和交锋,使大会最后克服分歧、达成共识和明确方向,从而为共产国际成立奠定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共产国际与中国的苏维埃运动,是中共党史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生,发展都与共产国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仅就共产国际与一九二七年的中国苏维埃运动,即中国早期苏维埃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