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五七年至一八五八年,斐迪南·拉萨尔创作了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以下简称《济》剧)。他把这个剧本连同他写的一份《关于悲剧观念的手稿》寄给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八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和五月十八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给拉萨尔写信,对《济》剧作了评论。由于评论涉及到历史观、悲剧观、美学观中一些重大原则问题,这两封信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中极为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悲剧性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是回答一八五九年三月六日拉萨尔给马克思的信的。拉萨尔给马克思的信是征求两位导师对他所写的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意见的,信后附有拉萨尔关于悲剧观念的手稿。马克思、恩格斯的回信,批判了拉萨尔关于悲剧的观念,同时也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提出了他们对于“悲剧性的冲突”的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八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讲到:“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是马克思对拉萨尔所写的历史剧《弗朗茨·封·济金根》的批评,也就在这封信里明确地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艺术主张。同年五月十八日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给拉萨尔的信中也讲到:“我认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导师论文学艺术都非常重视作品的情节。马克思在给拉萨尔的信中首先称赞的便是作品《弗兰茨·冯·济金根》的结构和情节,说它在这方面“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也首先肯定《弗兰茨·冯·济金根》“情节的巧妙的安排和剧本的从头到尾的戏剧性”使自己“惊叹不已”。两位导师之所以如此重视作品的情节,是与他们对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的规律的认识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185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拉萨尔关于《西金根》及“悲剧观念”的争论,不仅涉及到文艺学的、美学的、历史学的领域,而且也涉及到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今天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将拉萨尔的所谓“悲剧观念”作一点分析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笔者水平很低,文章难免有误,敬请大家教正。一、拉萨尔的“悲剧观念”是什么? 德国的1848——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为了下一次的革命,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革命派同以拉萨尔为首的机会主义派,都想从那次革命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1848——1849年革命之所以失败,并不于领导革命的阶级  相似文献   

6.
斐迪南·拉萨尔,是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称赞者送给他各种各样的桂冠,遣责者又给他戴上了许多反动的帽子,抑扬褒贬针锋相对,百余年来争论不休。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他同俾斯麦的结盟,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拉萨尔与俾斯麦勾结的论述,考察两者结盟的社会政治背景、秘密通信和会谈内容以及拉萨尔后期的政治言行,论证拉萨尔同俾斯麦结盟不是策略问题,而是对工人阶级的背叛。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拉萨尔给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一封“长篇巨页,小字密行,满纸都是糊里糊涂的话”的信,为自己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严肃批判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辩护。其中说:“严格地说,你们在这方面的批评,不外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已经否认过的那种对任何一个悲剧的责备:不是说这个剧本中有这些或那些缺点和错误,而是说它根本不是另一种悲剧。你们的责备归根到底仅仅是:我写了  相似文献   

8.
“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是恩格斯1859年5月18日《致斐迪南·拉萨尔》中提出来的。他写道:“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这是恩格斯“为了党本身的利益”,坦率地批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时,希望于拉萨尔的。毫无疑问,它对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意义极为重大,对于我们今天的创作实践与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然而,什么是“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又怎样“多注意”它?从前很少有人探索。近年来,虽在一些高等院校学报的有关论文中有所论及,但我所读到的,多是些单纯从“性格描绘”本  相似文献   

9.
“席勒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4月19日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与“莎士比亚化”相对应的一个术语。马克思在这封信中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你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希望他要“更加莎士比亚化”。恩格斯于同年5月18日致拉萨尔的信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国内有关探讨文章大都认为“席勒式”是指席勒创作中的唯心主义倾向,是与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相对立的观念主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在什么条件下这种评价才有可能?或者更确切点说,它应该建立在什么法则上面?”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1859年先后给斐迪南·拉萨尔关于历史剧《弗里茨·冯·济金根》(以下简称《济金根》)的信,我们从革命导师评价《济金根》的实践中,会得到许多有关文学批评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德国的拉萨尔在一八五八年写成了他以德国一五二二年至一五二三年没落骑士济金根起义为题材的历史悲剧《费兰茨·冯·济金根》。拉萨尔的这个剧本的写作,在政治上和美学思想上,都是考虑已久,并深有寄托的。他以济金根的灭亡比附德国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革命的失败,以“民族统一”和“国民自由”的观念为先行主题,用个人形  相似文献   

12.
拉萨尔是一个醉心权势、投机革命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内奸和工贼,是德国工人运动史上机会主义的祖师爷,也是早期国际共运史上臭名昭著的机会主义头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德国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起来的时候,他与普鲁士王朝的首相俾斯麦相勾结,抛出了一条鼓吹改良、主张倒退的机会主义路线,妄图使德国的工人运动背离“第一国际”的路线,同国际工人运动隔绝,而效忠普鲁士封建王朝,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马克思、恩格斯等同拉萨尔之流进行了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尤其是1875年马克思写的《哥达纲领批判》给了拉萨尔主义以致命的打击。马克思主义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不仅对于发展德国工人运动,而且对于推进整个国际共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1847年提出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1859年在写给拉萨尔的评《济金根》一信中又提出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并明确地把它界定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恩格斯提出的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其实不然,因为不但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创始人马克思对文学批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恩格斯本人前后两次提出的标准的内涵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悲剧理论新解祁志祥这个问题并不怎么新鲜,已有不少人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研究发现:流行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悲剧、喜剧理论的解释、阐发并不尽符合原文的意义。例如,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历史悲剧《济金根》时指出“悲剧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众所周知,恩格斯这一悲剧论断,是具体针对拉萨尔的悲剧作品《弗兰茨·冯·济金根》而提出的,为什么它又能界说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切悲剧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呢?处于最高级位的系统方法——唯物辩证法,给了我们一把回答问题的钥匙。因为马恩文艺学的根本性质是历史的、美学的有机统一,是具有最高级位方法论意义的文艺学,如果离开历史的、美学的有机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1859年5月18日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您的《济金根》完全是在正路上;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人们对以上用分号分开的这句话的理解,往往大不相同。有的同志认为,“所谓在正路上”,是恩格斯“委婉客气的外交词令”,并不是恩格斯对悲剧《济金根》的正式评价;有的同志根据“完全是在正路上”这一句话,便断言恩格斯对悲剧《济金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持赞赏的态度。我觉得,这些理解都不符合实际。 不错,恩格斯的信写得比较委婉,当他看到拉萨尔的创作有可取之点时,就予以誉扬,  相似文献   

17.
《大雷雨》的作者阿·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呈举世闻名的俄国剧作家,是俄国唯一毕生从事剧本写作的人。他一生共创作了五十部作品,被誉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他的剧作使俄国真正“有了自己的、俄罗斯的民族戏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五幕悲剧《大雷雨》(1859),是他的代  相似文献   

18.
<正>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的思想,这就是对人物性格作“卓越的个性刻画”。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別致拉萨尔的信中,都提出了必须重视人物描写的个性化问题。马克思针对拉萨尔剧本中济金根“被描写得太抽象了”的倾向,要求他“更加莎士比亚化”;恩格斯在肯定拉萨尔对教皇使节和特利尔大主教“这两个人物的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在济金根和查理的那场戏中对性格的描绘也是很动人的”同时,也进一步指出:“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的,”从而要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来,有关“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研究论著及高校教材的注释,日益多了起来.但是,什么是“莎士比亚化”?为什么马克思在1859年4月19日《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还要求拉萨尔“更加莎士比亚化”?这一创作主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席勒式”的缺点,到底应该怎样解释?为什么马克思要把拉萨尔在历史剧创作上的最大缺点和他外交路线上的错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仍有认真研究、准确阐释和展开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是有过一些称赞的。称赞它的“结构和情节”“比任何现代德国的剧本都高明”,它的个别场面的描写“是特别成功的”,它反对了“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39—346页,马克思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两封信。以下引文凡不另注明,均本此)。除此之外,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