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荀况     
荀况(约公元前三一三年——前二三八年),又称荀卿或孙卿,赵国人。是战国末期在破儒立法的斗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国末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旧的奴隶制已土崩瓦解,各诸侯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已基本建立。有些国家,特别是秦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向奴隶主贵族阶级展开了夺权斗争(变法),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严重地打击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势力。即将灭亡的奴隶主阶级进行了猖狂的反扑,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十分激烈。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猖狂反扑的代表人物就是孟轲。荀况的一生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在建设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过程中,在伦理道德方面,也留下许多宝贵的遗产。先秦时期荀况的伦理道德观,就是这些宝贵遗产的一份,需要我们批判继承。本文就荀况的伦理道德观作一点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错误和不妥之处,祈望批评指正。 一 荀况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已趋末日,但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新兴地主阶级正以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瓦解着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政治  相似文献   

3.
荀况,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而对于荀子的辩证法问题,尚有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荀子哲学包含一些辩证法因素,总体上,却是形而上学的。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认为,荀子哲学只是存在一些形而上学的缺欠,总体上看,是朴素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诸子中,荀况的经济思想,从总的方面来看,虽不及管仲、墨翟、范蠡等人,但其消费思想颇有独特的地方,本文拟对他这方面的思想作一初步探讨。荀子一方面主张满足人们的欲望,另方面又主张道欲节欲,这两者为何统一呢? 他将人们的生理欲望和满足欲望的要求区别开来,认为前者是不可以能否满足为条件,而是本能存在的,后者则是对能否满足人们欲望的可能性进行思量以后提出的要求。前者是受乎天,  相似文献   

5.
荀况是否有唯物主义?如果有唯物主义,应该如何理解?早在十多年前,有人作了这样分析:“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天人之分提到哲学的高度”。“这就把自然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的界限严格划分开来。这样划分的一个主要涵义就是承认自然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物质和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社会、精神和主观世界是第二位的。荀  相似文献   

6.
<正> 对王守仁哲学的评价至今争讼不已。贬之者认为,它“把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唯我论”,“他的‘理论’具有健全常识的人是难于接受的”。褒之者认为,它“从唯我论走上了泛神论”,“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用人文主义反对僧侣主义的斗争创设了理论前提”。“高扬了主体性原则”,“蕴含了当代哲学主题”。这些论点是可以商榷的。1 王守仁哲学方法论“主一”,“一”,是“完完全全”的、无限的本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下)的、绝对的本体。“多”,是派生物、现象、功能、部分、特殊性。一派生多的过程,是“一分为二”(《传习录》中)和“理一分殊”“一  相似文献   

7.
荀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属儒家,但在政治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的要求,在学术上实现了批判地总结百家,创立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历史任务。他作为先秦各家的集大成者和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与荀况(约公元前298——238年),作为古希腊与中国战国时代的文艺理论家,其间不存在任何影响或接受,之所以能够拉入同一平面进行比较,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文艺观建构于司一块理论基石:“文艺是人的自然本能表现说”,使他们分别成为——一、中西文论史上正视文艺上体性的第一人“文艺是人的自然本能表现说”是亚里斯多德在批判总结、吸收借鉴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早在亚氏之前,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里特就认识到:文艺是对自然的模仿;模仿又是出自人的天性:审美能力或美感需求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他们惊诧于创作中的无意识现象:灵感的进发或天  相似文献   

9.
荀子哲学将“一”与“多”即本原与万物、本体与现象、共相与殊相、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割裂为二.“一”即本原、本体、共相、整体,它派生、决定、统帅了“多”即万物、现象、殊相、部分,后者屈从前者.概括起来是:荀子哲学各部分贯穿了隆一抑多、以一举多这一线索.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诸子中,荀况是第一个提出要“法后王”的。但是荀况的所谓“后王”究竟指的是谁?由于他没有给以明确的回答,所以历来争论很大。司马迁在谈到“法后王”时认为:“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史记·六国年表序》)唐人杨倞根据司马迁的“近己”之说,把“后王”解为“近时之王”(《非相》杨注)或“当今之王”(《不苟》杨注)。此后,虽然有人赞同这种说法,但也有表示异议的。清人刘台拱就认为:“后王谓文、武也,杨注非。”(《荀子  相似文献   

11.
论荀况的“谈说之术”崔清田荀况是重视“辩”的思想家。他甚至认为“辩”是做君子与诚士的一个基本条件,因而响亮地提出了“君子必辩”,同时也研究了“辩”的种种问题。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荀况论“辩”的思想一直被视为挖掘与整理逻辑(传统形式逻辑)在中国古代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逻辑在墨翟、惠施和公孙龙诸人的实践逻辑基础上,至战国晚期的《墨辩》已日臻完善,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理论逻辑的体系(注)。以后,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荀况,不仅批判地继承了孔子以来的正名逻辑,而且继承和发展了《墨辩》的理论逻辑,对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将荀况与《墨辩》的概念理论作一集中的探讨,力图具体的阐明中国古代逻辑,在概念理论上的演变、成就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从古到今的许多学者视二者为根本对立的两种人性论,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造成这一误会的主要原因是对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真正的理解,以及忽略了他们的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14.
<正> 荀况是战国后期最杰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则“与李斯俱事荀卿(即荀况)”(《史记·韩非列传》),是荀况的学生。但是,韩非的思想却反其师道,走了极端。他们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荀况“群”的观念与韩非的“自为”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15.
荀况是我国先秦时有名的思想家,在他的《正名篇》里,系统地提出了“正名”思想,亦即相当于现代的逻辑理论。他认为,“正名”可以起“别同异”的作用,应用于社会,可以收到“明贵贱”的效果。这就提出了逻辑思维的区别性的观点。进一步,他还提出了“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是是非非谓之直”的论点,要求人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重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学术界有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二重化”的新论点。认为过去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理论“误区”,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块整钢”一般地一体化的哲学,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他们的哲学理论已经“内在地二重化”了,并且有一个“二重化”的历程。其具体表现是: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则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现代唯物主义”。确认这两种不同命名,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意识的二重化结构贺善侃1人的主体性意识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能动地把握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能力.这种主体性意识是深层结构和外显结构的有机统一.所谓深层纳构,是指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内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知、自我评...  相似文献   

18.
投资即把货币作为盈利手段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传统的投资行为具有下列特征:(1)它是一个主体的行为;(2)它是投资者的一次性行为;(3)它是所有者的直接行为。在古典资本主义时期,作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资本家用自有资金投资开办企业,或者用所得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认识的二重化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哲学间题。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想象不同于感觉和判断。……而判断里又蕴蓄着想象”。判断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想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而亚氏则认为在判断里也包含着想象。这可以看作是对认识二重化问题的最初接触。到了近代,列宁明确地提出了“人类认识的二重化”这一科学概念,并进行了论述。当前认识论研究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对认识主体的研究,其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王夫之把他的一多“调合”“二重化”的方法论运用于其哲学体系的所有领域,而以人性论体现得最为鲜明。王夫之认为,人之生化,是“气以成形”(《尚书引义》卷三),“天之神笃于生而为性。”(《张子正蒙注》)卷二)人作为自然界的生命体与作为社会性的性命,有同有异,同异相即不离,王夫之说:“夫在天则同,而在命则异,故曰‘理一分殊’。……其同者,知觉运动之生,而异以性;其同者,细缊化醇之气,而异以理。乃生成性,而性亦主生,则性不同而生亦异;理别气,而气必有理,则理既殊而气亦不同。”(《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王夫之以为,人有先验(“继善”)之性,亦有后天“日新”(“成性”)之性,它们共存于一体之内。他说:“初生之顷,非无所命也。何以知其有所命?无所命,则仁义礼智无其根也。少而壮,壮而老,亦非无所命也。何以知其有所命?不更有所命,则年逝而性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