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中,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实行间接控制,以实现微观搞活与宏观均衡发展的统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行为合理化是微观经济充满活力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企业行为是否合理,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角度看。从微观上看,如果企业行为具有获利、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功能,即是合理的;从宏观上看,如果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基本协调一致,即是合理的。由于同一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的当今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传统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竞争,而是经济主体围绕创新之间展开的动态竞争。在理论层面,创新竞争力可以分为三个微观、中观、宏观层次:微观层面上,作为演化个体、具有创新基因的企业所具有的创新竞争力;中观层面上,作为企业群体的产业所具有的产业创新竞争力;宏观层面上,国家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竞争力。中小信息企业兼有中小企业比较灵活和信息企业擅于创新的特点。在实践中,培育和发展中小信息企业的创新竞争力,可以使国内中小信息企业进一步增强实力和扩展市场,促进就业的增加,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成为技术进步的传播器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关系十分重大。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经济界已拟归为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涉及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问题。从目前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大气候及企业内部一些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关系来看:前者,中央关于搞活大中型企业工作会议所制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针,已为企业创造了条件和提供机遇;后者,则要靠强化企业内部机制,方可不失时机地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企业视角看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微观主体地位.人们在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中,更多的侧重于宏观分析,而较少注意到微观层面.文章从文化企业视角剖析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矛盾,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我国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行为以及文化企业生产要素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构成了企业活力的源泉。而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做到使每个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权、责、利相结合,保证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使他们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所以,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于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和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不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有12,000余个,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据去年初的调查,全国国营企业的亏损面平均达35%左右,有些省市竟达50~70%。为此,从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要求与条件出发,深化国营企业改革十分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力的内涵一般来说是指: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活力的发挥有赖于企业所处的宏观经营环境,也依存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因此,探讨企业活力必须从这两个层次入手。一、宏观经营环境从国际上来看,目前国际环境虽然难以出现50~60年代那些刺激经济的偶然因素,但从总体上来说,整个国际环境还是比较有利于各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增强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提出这个论断并不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怎样增强企业的活力?近几年来,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部门的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此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大量事实表明,靠放权让利激发企业活力的阶段已经过去,当前,企业的改革已经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入到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突破口,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最近,党中央又把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应该说,这是三次重要的认识上的飞跃。十多年来,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对如何增强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进行了许多探索,许多同志都发表了不少很好的意见,许多企业也走出了很好的路子,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要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经济工作搞得如何,关键在于企业搞得如何;而企业搞得如何,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因为生产力在企业、大中型企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没有生机和活力,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是由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有了活力,国民经济的有机体才会有盎然的生机。我们所讲的增强企业活力,就是增强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即增强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力,这种活力必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轨道。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1.
企业行为合理化就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增进宏观经济效益。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内在原因是产权制度、组织结构、行为目标和激励机制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企业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企业行为的合理化。培育正常的合理的企业行为,增强企业活力,必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努力,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强化市场机制对企业的评估,完善约束机制,明确政府职责,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2.
“民法”作为调整经济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之一,不仅从微观上通过具体办案,运用条文,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起着独特的作用,而且从宏观上通过指导企业依照法律规定进入市场,从事交换活动,对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秦华实行企业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也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两点思考徐天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1984年以来,我国为搞活国有企业一直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从让利、推行责任制到改税利承包制。这些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国有企业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在一定...  相似文献   

15.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被列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第一部分的题目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认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十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焕发出过去从未有过的活力。没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焕发,没有村镇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没有农村以联  相似文献   

16.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企业及其职工在生产和经营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过去我国长期形成的那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既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自主权的局面,又造成在分配上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以来,如何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增强企业活力,除需要有外部配套改革的条件保证外,从企业本身来说,其关键仍在于需要建立一个能适应外部环境的经营机制。而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又是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展开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指导作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如何更好地吸收西方企业文化精华,建设我们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一是在经营理念上。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之处可取。二是企业精神。近年来有许多企业已经摆脱了初始阶段的简单模仿,而是注意发动全体员工从本行业、本企业个性出发,提炼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19.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提高职工素质,开发企业人才,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因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也即企业的活力,首先表现为企业各类人员具备的知识、智能的水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适应这样的经济模式,除了建立有充分活力的微观经济体系以外,还必须建立一个宏观经济调节管理体系,建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