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职业高中及中专院校校园内,每年都有数次学生自杀事件,在2001年南京城北某中专连续有两名学生自杀;7月14日,北京市一名16岁男生跳楼自杀;9月11日,南京市六合县东沟镇小学学生秦某服农药自杀;9月17日凌晨,广州海珠区某高校一名新生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近日在泉城济南传出一件新鲜事,为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许多大学毕业生自愿到技工学校“回炉”,接受“再教育”,其中不乏本科生。潘杰是济南机械职工大学专科毕业生,在校学的是机电专业,可拿着大专毕业证书找工作,却屡遭冷遇:搞科研,单位嫌学历层次不够,到生产一线又缺乏动手能力。经过慎重考虑,潘杰决定选择了济南锅炉集团技校的“高级焊工”专业,两年毕业后可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全省有近千名大中专毕业生上技校“回炉”。这些大中专学生心  相似文献   

3.
卢咏梅 《人才瞭望》2016,(13):35-36
一、我国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职业指导工作上有“三个之最”:一是指导地域最广.各地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需要研究职业指导的区域特征.二是指导对象最多.在校大中专学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业转移劳动力将近7亿人,分属56个民族,需要研究职业指导的对象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专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直接与用人单位进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代替了过去那种单纯靠政府统包统分的办法。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查分析,当前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 一、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是造成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选派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一线村委会任职,目前正在全国许多农村推行。据报载:江苏某县级市大学生村官的农村普及率已达70%。大中专毕业生任村官有利于改善农村基层组织结构,提高基层村级组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有利于缓解眼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对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心理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只注意到了其积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消极的负面影响。明晰优劣,弥补不足;扬长避短,避开误区,是顺利实现大中专学生到农村任…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各方面要素的影响以及新旧择业观的磕碰,大中专毕业生在职场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工作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解决大中专学生入职后的工作问题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两年,大学校园血案频频发生,弑师,自杀,残忍杀害同学等等像下冰雹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敲打着我们脆弱的神经。据不完全统计,在去年的十二月中旬,武汉高校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天之内,自杀人数就至少在10人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率在不断攀升,已上升为这一年龄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自杀意念作为自杀行为的最初阶段,对于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意义重大。本研究从生活事件和归因方式这内外两方面探究影响马鞍山市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鞍山市高中生自杀意念率为33.59%,比率较高,说明自杀意念率确实存在低龄化趋势,且自杀意念与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生活事件得分、外归因的归因方式、普通高中的高中类型等有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作为老师,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娇气的孩子,他们受不了半点委曲,经不住一句批评,碰到一点困难更是不知所措。近年来的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97%的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师或家长,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着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中国每天会产生5000个职业病人,在一项针对IT行业2000多名员工所做的调查表明,有20%的企业员工压力过高,至少5%的员工心理问题较严重,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据调查,中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中国有1.9亿人一生中需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潜在的心理咨询需求相对的是,我国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在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而在中国,每100万人中只有2.4人。心理咨询师职业在中国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社会发展和民心安定.事关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迅速波及我国的方方面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破解新形势下的就业难题,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既需要毕业生们认清形势.摆正心态。树立信心,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大中专院校高度重视。更需要各级人事人才部门准确把握形势,完善服务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拿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近日在全国率先推出大中专毕业生待就业制度,对毕业时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发给《待就业证明》,在3年内找着单位,人事部门都将予以办理就业手续。有关人士称,此举旨在延缓严峻的就业压力,将大中专毕业生进一步推向市场。据福建省人事厅流动调配处负责人介绍,以往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不管是否落实工作单位,只要到人事部门报到,一律发给具有“国家干部身份”、3个月内有效的派遣报到证。一些一时找不着单位的毕业生,户粮关系无处落户,只好继续挂靠在学校或长期放在“口袋”,这给他们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自办企业及…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杀现象发生率高且不断攀升,迪尔凯姆的自杀观点尤其是其中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失范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解读我国当前大学生自杀现象。社会、家庭与学校因素影响了大学生自杀率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其实际的上课效果却不尽如意,据有关调查表明:在课堂上,只有不到60%的学生能认真听讲,近25%的学生有“人在心不在”的现象,超过10%的学生偶有旷课现象,5%的学生经常性无故缺席。那么,面对如此严重的现象,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需要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及如何才能让大学生喜欢上思政课。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因涉嫌贪污被“双规”后,安徽省阜阳市原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傅洪杰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杀了。当地人说,傅洪杰肯定与其“靠山”王怀忠有牵连,不然,他不会走上绝路。  相似文献   

16.
据3月14日的《大众日报》报道:为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搞好毕业生的“促销”,最近,青岛大学推出了毕业生就业先过“诚信关”的新举措。许多用人单位对青岛大学的这种诚信育人的做法十分赞赏。 近年来,有些大中专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由于学校管理不严,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在求职材料中过分包装美化自己,弄虚作假,制造假材料,欺骗用人单位,有的学校片面强调就业率,甚至对造假求职材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这样就使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求职材料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反而影响了对人才的需求。据《人民日报》报道,有人从用人单位得知,在某  相似文献   

17.
一种现代文明社会“创造”的综合病症——精神紧张症目前已经得到医学界的普遍承认。在法国,每年有1.5万人自杀,经调查,其中60%的人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大中专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其中大学毕业高达89.5万人,比1994年增加了38%。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一些地区突出地表现出来,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表象。不少毕业生和家长对此忧心忡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都门也是困惑不已,难道大中专毕业生真的“供大于求”吗?人们试图弄清这个问题。 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是供不应求,然而就个体而言却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这种“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时并存的局面,具体表现为地区之间、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性别结构上的不平衡。从地区之间看,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需求一直是稳中有升,供不应求,一些贫困地区也急切盼望在各地的本地籍短线专业毕业生回去效力,但往往是“望穿秋水”不见人归。与此同时,随着机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机关和事业单位已无法负载源源不断而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一些经济效益不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从层次结构上看,社会对毕业  相似文献   

19.
7月21日,江苏省东台市制定出台了《关于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组任职的意见》,此举不仅为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就业渠道,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优化村组干部结构,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东台市人事局针对党政机关分不进、事业单位已满编、企业改制难进人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人事工作策略,努力探索研究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办法。一方面,他们出台8条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就业;另一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长期处于统招统配地位的大中毕业生,随着分配制度面向市场的逐步改革,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以人才流失首当其冲的边远贫困山区为最。 难有多大? 从目前来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非某个地区,存在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人事部最权威的《中国人事》杂志[94.5]一文称:“陕西榆林地区有包括‘五大生’在内的各类大中专毕业生400名无法安排就业;山西吕梁地区的某县1993年毕业分回的大中专生,到年底还有大部分没有着落,甚至还有少数1992年的毕业生没有找到接受单位”。而湖北襄樊市毕办在1994年的一次需求予测调查中得到的是更为严重的结果;1994年该市将接收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近5000人,其中中专生3700人,预测需求为:大专以上4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