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楼梦魇》是文学家张爱玲情节化操作之外的特例,这部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和评点专论,是她穷毕十年精力的后期作品。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这部学术专论的表征,而她与《红楼梦》及其作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是这部专论的非学术隐义。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红楼梦魇》作为自己的间接诉情文本。《红楼梦魇》的完成过程,是张爱玲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表达情感最后归宿的过程。同时,《〈红楼梦魇〉自序》为审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情感渊源,考察她与曹雪芹在精神特质、审美传达等方面的契合,深入研究张爱玲的创作意识和文本意义,提供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红楼梦》·研究综论贾洪卫《红楼梦》自清朝传世二百多年以来,所展示的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中无限广阔的画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索和研究,成为驰名世界、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长久地吸引着许许多多国内外研究者,从...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时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时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文艺作品中,毛泽东谈得最多的是《红楼梦》,据丁玲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曾做了一篇有好几万字的关于《红楼梦》的长文。对于他关于《红楼梦》的观点,如果加以完整的评价,足可以写一部很厚的专著。这里只举出三个重要方面的观点,谈一些粗浅的学习体会。一、深刻指出研究《红楼梦》的政治、文化意义,高度评价《红楼梦》的社会历史价值毛泽东对于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中国古典文艺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精湛的造诣,但是他高度推崇和评价中国古典文艺,却不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而是从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高度提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试论如何理解毛泽东对《水浒》、《红楼梦》的评论张国光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驰誉海内外的伟大诗人和文学理论家。毛泽东同志生平博览群书,对不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有所论述。尤其是对于最著名的两部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与《红...  相似文献   

6.
阐幽发微矢志创新──评《红楼梦辞典》程国赋在迄今为止出版的各种《红楼梦》辞典中间,由周汝昌、晁继周两位先生主编的《红楼梦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以下简称《辞典》)不仅出版较早,而且学术价值也十分突出。这部辞典系集体编写,花了将近六年的时...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在这里说明一下,《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众多的人口,另外还有一部《红楼梦》。那么,什么叫《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呢?我今天着重谈的是《红楼梦》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文化现象是《红楼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楼梦》文化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大量的研究文章,是近30年来红学领域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楼梦》与中华传统文化总论研究、《红楼梦》与精神文化现象、《红楼梦》与物质文化现象、《红楼梦》与域外物质文明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丰富扩大了《红楼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陈毅研读《红楼梦》陈毅自幼就爱读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其中一本是《红楼梦》。他刚满10岁时,寄居外婆家,在青海寺学堂师从陈玉堂就读,看过残本《红楼梦》。若干年后,陈毅在成都学校读书时,曾对《雅俗抄》书中所说的“看了《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就会诲淫诲盗”这段文字,写批语道:“余幼时曾读过《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并未学偷盗。看书不能看表面,要看实质”。1928年,陈毅随朱德上井冈山。有次毛泽东与贺子珍谈到《红楼梦》,这启发了陈毅再去找《红楼梦》来读。当时处于十年内战时期,斗争艰苦,条件险…  相似文献   

10.
吴世昌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诗人、宋词研究专家、教育家和红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品格早已饮誉中外,受到前贤时彦的推重与敬仰。他留给我们的《红楼梦探源》、《红楼梦探源外编》等红学著作,虽然只是他一生诸多著述中的一部分,但对于热爱和研究《红楼梦》的广大读者来说确是一种特别的恩惠,  相似文献   

11.
宝丰的民间艺人通过不同艺术形式传播《红楼梦》由来已久,一直传唱有《红楼梦》题材的曲剧、豫剧和大调曲子、河南坠子曲(书)目。目前,除宝丰“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系列丛书”中收录整理的在宝丰流传的部分以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等演唱的红楼曲谱、曲词、曲段外,宝丰《红楼梦》说唱艺术的活态存续尚未进入相关学术视野。《红楼梦》说唱文化在民间的传播与实践,有着拓展学术视角和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当前红学研究中不少人误入歧途的现状,重评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深入地讨论了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高度肯定了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第一次用文学、美学和哲学的观点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态度、方法和方向,并着重指出,王国维从文学、美学的视角切入,排除掉种种“红外线”式的谬误,抓住了它的根本性特征,在今天来说,依然是高屋建瓴、胜人一筹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魇〉自序》的非学术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鲁迅对《红楼梦》研究无专著,但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众多杂文中涉及到的有关《红楼梦》问题的评论,不乏真知灼见,至今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撮其要而述之。一、廓清了对《红楼梦》的模糊认识,奠定了《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胡适对《红楼梦》进行了有价值的考证,俞平伯对《红楼梦》的艺术性作了肯定,但对于《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它的思想性没有予以重视与发掘。鲁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伟大的思想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有力地澄清了以…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研究不仅是现代中国学术的肇始,也是学术政治化的发轫。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时代的风光云影。建国初期对红学家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是建国后第一场纳入政治轨道的学术批判运动,不但对其后红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哲学、社会科学等学术品格的影响皆是至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红学界通行的对《红楼梦》的总评断语中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誉,此评价名实不副。将《红楼梦》与荟萃唐代小说的《太平广记》进行比较,从小说产生的历史时期、小说所含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小说作家的代表性、小说文体的特性、小说作品的构思与主旨等多个层面观照,这个评价皆有不妥之处。从学术评价的层面说,对于《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完全没有必要人为拔高。正确的学术态度应该是:评价要实事求是,准确恰切,名副其实。不仅是《红楼梦》,对于一切文学经典作品的评价,均应如此。  相似文献   

18.
说不尽的《红楼梦》李希凡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于1980年哈尔滨全国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期间。我记得,当时批准红学会成立,还是周扬同志签的字,给红学会以大力支持的,有贺敬之同志、王蒙同志。中国红学会第一任会长,是吴组湘先生。首任顾问是茅盾同志、王昆仑同志。...  相似文献   

19.
<正> 什么是《红楼梦》的美学风格?六十年前,俞平伯先生答道:怨而不怒。可是这个答案在三十年前却受到“政治性围攻”。但棍棒产生不了学术创见,也打杀不了学术创见,正如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所说:“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由自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廉政思想研究》评介宋镜明王元璋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周启先所著的《毛泽东廉政思想研究》一书,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突出的特点、基本内容、主要来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该书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