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2.
“俄国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提出的重要论断,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俄国当时的国情来看,俄国革命具有必然性.俄国革命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条件和经济条件,俄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俄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昭示了俄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俄国革命将挽救俄国农村公社,并对世界革命战略产生深远影响.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俄国革命”思想的内在意蕴,有助于系统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本文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19世纪俄国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俄国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先后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在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通过例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力批判了民粹主义;列宁则从具体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出发,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粉碎了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有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只有具体分析,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八六一年,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由农奴制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因此,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了近代俄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当前我们探讨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问题,从中取得些借鉴和启示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俄国专制农奴制的反动落后和人民生活的深重苦难,使得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兴起之时,就诞生了一个有异于西方的鲜明有力的社会批判主题,即小人物主题,它贯穿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显示了俄国文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俄国传统的农村公社制约和延缓了俄国农奴制度的形成,迫使俄国封建主阶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造成了独具特点的俄国农奴制度;但在俄国农奴制度16世纪末确立之后,农村公社本身也为封建主义所改造,反过来它又成为维护和加强俄国农奴制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提出了在俄国建设"带有小农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带有"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列宁的这一思想标志着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变。此后,列宁在探索建设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点社会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列宁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改变、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和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推崇圣母玛利亚的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对俄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圣母情结在俄国宗教的重要性以及对俄国代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达吉亚娜、安娜、丽莎,索尼娅等圣母式女性所蕴含的伟大,牺牲,崇高等美好宗教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对于当时女性的压抑和迫害,从而进一步透视了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俄国工业高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剧。人口流动不仅促进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而且改变了俄国的社会结构,推动了俄国的社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1911年12月,外蒙古上层王公贵族利用中国南方辛亥革命之机在俄国的支持下脱离满清王朝。这为俄国改变在外蒙古地区的贸易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俄国在短期内主导了外蒙古地区的贸易。但在俄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内地商人的有力竞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贸易影响迅速弱化。至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之时,俄国工业品几乎停止输入外蒙古地区。总之,从1911—1917年,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贸易经历了一个畸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式的考察与分析,早期的列宁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的思想,即: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是一种历史进步,它极其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前进.今天重温列宁这一思想,对于深化认识列宁资本主义发展观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对待资本主义的应有态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8 5 5年的国内外严重危机 ,是俄国在追求大国地位及霸权的道路上遭遇的第一次最为严重的挫折。俄国成功地化解了这次危机。化解危机的能力 ,是俄国的一种思想财富。此后的历史表明 ,俄国多次化解危机 ,追求大国地位和霸权 ,始终是俄国不曾放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彼得一世的近代化改革是以3000多条立法为框架和基础的。这些立法规制了俄国的政治、军事、民事和刑罚,促进了俄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为俄国法律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奴制度的长期存在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俄国农奴制度晚至1861年才被宣布废除,原因在于它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基础,是俄国贵族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同时,东正教影响下俄国农民的“好沙皇”观念及农民的生存需要也有助于俄国农奴制度的发展。在俄国历史上,农奴制度是一种弹性的制度,它实现了沙皇政府、贵族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均衡,从而形成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陷阱。这种均衡陷阱也是俄国农奴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指出,彼·特卡乔夫认为俄国没有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因而更容易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证明"他还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不排除俄国农村公社有转变成高级形式的公有制组织的可能性,但是它的前提是西欧在俄国农村公社彻底解体以前就胜利地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向俄国农民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利于农村公社转变为高级形式的公有制组织。俄国革命即将来临,它对俄国以及欧洲各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俄国民族主义再一次兴起,并对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俄国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为民族主义影响俄国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此时俄国传统帝国思维得到强化,民族主义与之相吻合,为其影响外交政策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基点。受到削弱的政权越来越有求于民族主义,逐渐成熟的公民社会为民族主义影响外交政策提供了制度平台。而俄国面临的国际危机,则为民族主义直接影响外交政策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彼得一世至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37年的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动乱时期的俄国在军事扩张上的成就和对欧洲时局的影响,讨论了俄国对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俄国的对外扩张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正是通过这37年间六位沙皇努力,一方面继承了彼得一世的对外军事策略,另一方面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外交政策提供参考,使俄国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具有了延续性和整体性,为俄国扩大版图和提高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俄国的对外扩张也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多次论述过民族问题,他始终把俄国复杂的民族问题的稳妥解决,视为俄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列宁处理俄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武器。在探讨俄国民族问题解决的长期过程中,列宁逐步形成了关于民族立法的若干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彼得一世至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37年的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动乱时期的俄国在军事扩张上的成就和对欧洲时局的影响,讨论了俄国对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俄国的对外扩张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正是通过这37年间六位沙皇努力,一方面继承了彼得一世的对外军事策略,另一方面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外交政策提供参考,使俄国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具有了延续性和整体性,为俄国扩大版图和提高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俄国的对外扩张也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