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涉江》中的辰阳、溆浦,根据他的被迁地域、航行里程、乘用船具及所去时间考虑,不可能是今湖南的辰溪、溆浦。从地望实际、史料记载、地理遗存和考古成果等方面研究,辰阳应即今湖南汉寿,溆浦则应在今湖南湘阴。  相似文献   

2.
拙作《屈原见到郢都论陷辨惑——兼辨屈原之放、之死(下简称《辨惑》。载《浙江师院学报》1979年1期)曾根据屈原《哀郢》、《涉江》的自述,作《〈哀郢〉〈涉江〉放逐行踪示意图》(按原名作“放逐路线”,今依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楚辞地图》说明改为“放逐行踪”,用“行踪”可包括放逐路线和放逐地点),其结论是屈原被放逐后离开郢都(在今湖北江陵市北),先到汉北住了九年,再被远放到江南溆浦(今湖南溆浦县),其行踪绘成略图,屈原被放逐所行路线及其所经和所居之地,历历分明,了然在目。但屈原从溆浦到汩罗江自沉的行踪,因与《辨惑》讨论的主要内容关系不大,当时遂置之以待另文论述。后因故搁下,今始得成此《续考》一篇,以了宿愿。要解决屈原从溆浦到汩罗的行踪问题,先得明白《怀沙》名篇的深意。明汪瑗《楚辞集解》不同意东方朔、司  相似文献   

3.
秭归、溆浦、汩罗是屈原三个重要的人生驿站,"屈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鄂、湘文化的源头。如何打造"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共同圈来促进三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一是应将三地打造成"屈原文化"的研究基地,因为两湖三地近年来所考古出土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物,很多可称得上是研究屈原和《楚辞》的"活化石"。二是开创"两湖三地"的屈原文化共同圈,因为"两湖三地"是屈原文化研究的中心地区,之间既有很多的共性,也由于地理之差,各具文化特性。三是整合三地文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屈原文化",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好"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品牌,利用好这个品牌为开发三地的旅游服务,对打造"两湖三地"文化经济圈,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的论者认为屈原曾有过妻子儿女。本文认为屈原一生中并未结过婚,并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论证:(1)屈原全部辞赋,只字未提妻子;(2)屈原一生的行踪,在任何地方都是孤身一个。在郢都、姊归、汉北、沅湘、陵阳、溆浦、汩罗,都没有妻子的影子;(3)屈姊说他独身离居。屈原自己说没有配偶,“独无匹兮”。汉人也说屈原“无偶”、“独枪形影”。屈原未曾婚配,是他一生的不幸遭遇使然,也是屈原孤独性格形成的原因之一,由此也证明了将女媭说成是屈原的贱妾、女伴、女儿的谬误。  相似文献   

5.
<正> 我在前几年曾就屈原《九章》作了《新笺》(部分刊于《淮北煤师院学报》80年一、二期),觉得《九章》无异于屈原之自传。特别是《哀郢》、《思美人》、《怀沙》、《惜往日》诸篇,紧紧相承;其中,不仅表明了屈原的行踪,而且反映了用原的志事,并与当时历史事实——吻合。按此推求,屈原晚年事迹,历历可睹;反读上述诸篇,弥觉文从字顺,层次井然,易读易懂。近两年来,看到一些同志文章,其中,或言屈原“上沅”是为了追寻庄(足乔),或谓屈原东下陵阳,折回鄂渚,再涉江而至溆浦……皆与鄙见不谋而合。但在具体时间上,在行为的动机上,在事件的相互联结上,与鄙见亦非完全相同;自然,还有一些与鄙见很不相同的说法。因此,有必要专就屈原晚年行踪与卒年这一点,按时间顺序,再作一次说明,并对某些问题略加补充论证,以质于当世学者。  相似文献   

6.
试论庄子与屈原的悲剧意识形成基础任玲“以悲音为美”是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庄子与屈原的悲剧意识是其源头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屈原的悲剧意识多有论说,而对庄子的悲剧意识则很少涉及。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入手,探讨一下庄、屈悲剧意识形成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读郭杰的《屈原新论》赵敏俐郭杰的《屈原新论》是近年来屈原研究领域中一部立论公允,见解深刻的力作。他冲破前人的研究框架,把屈原放在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三维视野中进行考察。具体说,本书有如下特点:一、文化的地域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理论观在屈原的身上,无疑显现...  相似文献   

8.
班固尊敬屈原,推崇《离骚》,长期从事屈原研究,别具只眼地指出屈原性格的悲剧特征;另外,他论屈原创作能博采众说,自成一家。论屈原事迹,从实际出发。总之,班固的屈原研究不乏独到的见解,更表现出严谨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钱穆二人是近代中国史学界的著名人物。他们作为新旧文化激荡时代的知识分子,除了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种整体性的关照之外,还对于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所探讨,关于屈原的研究便是一例。傅斯年主要从文学演进的思路去研究屈原的历史地位;钱穆除了对屈原进行评价之外,还详细考证了一些相关史迹。  相似文献   

10.
屈原情结存在于中国文人士大夫心灵深处,强大而顽强。本文认为,它是儒家和乐原则的提纯与结晶,具有人类学、生物学意义。接着剖析了历代文人士大夫臧否屈原背后的实质性内容,指出其超稳态的逻辑结构。最后科学地别离屈原情结中的是与非(着重解析消极面),呼吁站在对世纪门槛上的中国人,清醒而辩证地反思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精神分析研究屈原的自杀问题 ,认为深藏于屈原的无意识中有一个死亡情结 ,彭咸是屈原心中的原始意象。屈原是政治迫害狂。屈原的自杀是有其人格弱点的 ,自恋、犹豫与对君的钟情使他成了又一个哈姆雷特。而最终 ,屈原的死亡情结使他成了永生的诗人 ,屈原的辞赋是生命体验的绝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屈原学会第六届年会在江陵召开本刊讯中国屈原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4年6月13日至16日在江陵召开,中外楚辞学者80余人出席大会。我院中文系副教授罗漫(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应邀出席并作大会发言,同时获...  相似文献   

13.
屈原法家思想质疑──兼与任国瑞先生商榷李金善屈原的思想一向被认为属于儒家体系,自刘安、王逸、朱熹到戴震都无异辞。近世学者游国恩先生也坚持这个观点。但到郭沫若先生便有些明显地变比,他在1942年撰写的《屈原研究》中说:“屈原的思想很明显地带有儒家的风貌...  相似文献   

14.
端午起于五月之祈禳,本是源于节气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的岁时之节,在汉代进入国家祀典。端午的传说主要见于魏晋以后的记载,尤其是南朝时期,所涉及的人物有屈原、伍子胥、介子推等。南渡的汉族士人由于对北方故土的眷念以及受玄风的熏染而对个性鲜明、感情强烈的屈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生活在屈原的故地,受到风土人情的感染,他们所记录的屈原传说多而情节生动,使屈原与端午的联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于是介子推、伍子胥等人物传说渐渐被遗忘。东晋南朝时,襄阳是南北交通的重镇,也是屈原传说北上传播的重要途径。历唐入宋,端午在又一次成为宫廷节日的同时,屈原已经是这节日的主角,岁时的意义已被对屈原的纪念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主名的伟大诗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给这伟大诗人作传记,记叙其一生的事迹,对其人格、成就给以最高评价的人. 可以断言:如果司马迁不写《屈原列传》,后世就不会知道在战国时期楚国还有过屈原这个人.从王逸、刘勰、朱熹到郭沫若,人们一致认为《离骚》是《诗经》以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辉煌空前诗作.他们所以有这样同一的认识,就是由于研究屈原在知人论世方面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司马迁的《屈原传》,毫无例外.  相似文献   

16.
四型屈原论     
屈原研究中出现的诸多凿枘之处 ,概由于历史上客观存在着四种型态的屈原 ,即历史真实的屈原 ,政治斗争中的屈原 ,民间信仰中的屈原以及文化精神中的屈原。对四型屈原的分析与评价是解答屈原研究中“千古之谜”的钥匙。屈原学研究需要一种宽容的心态与深入“彼在”的精神 ,借鉴与倡扬应该切合实际 ,为我所用 ,这才能体现屈原的真正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对后世文人影响甚大,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就是深受其影响的一位。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极力追慕屈原。当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因而不论其审美心理,还是其审美表现,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文章从柳宗元对屈原的理解与敬仰、自我形象与抒情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柳宗元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屈原     
《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毛主席在接见日本田中首相时,曾赠以《楚辞集注》一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楚辞》,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颗出现的明星。研究《楚辞》,主要的也就是研究屈原。 研究屈原,最重要也最困难的课题,是在于确定屈原思想的阶级实质,探讨屈原思想同先秦各哲学派别之间的关系,对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忠君观念作出科学的说明,以及阐明屈原同当时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些,不仅是屈原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整个古典…  相似文献   

19.
论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黄震云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和哥白尼、拉布雷等四人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几年以后,李白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尽管这只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性的推举,但不可否认其合理的成份,屈原和李白都是具有世界意义、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屈原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对于屈原人格的研究却不很多。笔者以为,屈原之所以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有那么崇高的地位,这不仅由于他有进步的思想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有“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光辉作品,而且还在于他有一个成熟健康的心理,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