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生命美学诞生的逻辑因缘与基本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美学在从原始美学进展到精神美学后陷入了著名的笛卡尔困境,无法解决内在之思言说美的合法性问题,正是超越这个困境的努力使得生命美学诞生了。生命美学以人感性的生命活动———生存实践———为依据言说美,找到人与世界的实在关联,其诞生和兴盛意味着美学在漫长的迷途后终于返回了生命之根,充分实现自身可能性的生命美学包含3个基本维度———身体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在这三个维度上进行不断的建构乃是广义的生命美学的永恒使命。  相似文献   

2.
“旅游”概念发展、演变、运动的历史轨迹指向美学、归于美学.从美学角度看,所谓旅游活动,准确地说应叫”旅游审美活动”.这是因为:旅游活动与审美活动构成的要素,旅游心理活动与审美心理活动,旅游需求与审美需求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美、审美与旅游审美活动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均为自由生命的表现.不同的是,与单一的或以自然美、或以社会美、或以艺术美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相较,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特点就在子;其功能、本质、作用皆可全面地、综合地、多侧面、多层次地体现、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的自由生命.  相似文献   

3.
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是 2 0世纪中国美学界自 5 0~ 60年代美学大讨论和 80年代“美学热”以来出现的又一次重要的理论争鸣。对此次论争的情况和意义的梳理是迫切而必须的。作者首先提出并论述了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理论资源 ,然后选取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两个典型代表——李泽厚和潘知常 ,以他们为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情况 ,在历史和逻辑的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它们由于与世界性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相呼应尚习 ,且向上接续了中国古典人学美学的这一脉传统而成为中国人学美学的两种当代形态 ,并在对话和互补中实现了历史性的汇流的结论。最后 ,作者初步指出了建构当代人学美学学科的可能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美学重建离不开三个理论支点,这就是:一、必须对美与美学研究有一个新的基本定位;二、必须有一个新的美学方法论;三、必须有一个新的具有解释能力的美学基本观点。根据马克思对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科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新命题:美存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这就是关于美与美学研究的新的基本定位。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采用的功能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提出美学重建的一个新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不问对象“是什么”,只问它“做何用”。根据无数审美实践活动的事实,可以提出“社会关系论美学”的一个新的基本观点,这就是:“示差性”是社会上一切审美价值的最终来源。示差功能、愉悦功能、移情功能,依次构成了美的功能形态发展史上的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美感研究要改变旧有的范式,可以艺术人类学作为立场,通过对社会结构、文化形式、日常生活等的分析去探究人,通过对社会、心理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研究把握人的审美生成和发展可能。把跨文化比较落到实处;以区域性的美学研究个案,勾勒可能性较大的地缘性审美发生、发展的脉络。进而挖掘各种文化区域中的生成机制、复杂的表现方式等,并以之作为解决当下美学研究困惑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的中国影坛上,一些电影大片都不约而同地运用"奔跑"作为影片中的一种特殊情节,并且这一情节突破了"追赶"或"奔逃"的一般含义,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和美学内涵."奔跑"不是写实而是一种象征,这种情节象征着人的血性、野性和原始的生命冲动力.同时,这一情节也是生命本能和社会规范之间紧张关系的形象化载体.  相似文献   

7.
生命之流与审美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心理观念的历时性嬗变,是生命美学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个体生命的历程和人类的演进过程,在本质上都是生命运动的表现形式,具有内在的相似或同构关系。同时,由于在人和人类发展的每一时段,人的生命动能、审美经验都发生着变化,这就必然引起审美心理观念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四种审美形态来概括,即对无限的眺望、瞬间的微光、完美、幻想的沉迷。至于“美是诗意的欺骗”这一命题,则是对以上四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美是什么”追问本体,要求一个本质定义作为回答,是西方式的美学话语模式;希庇阿斯“什么是美的”以指示定义的方式指出美的形态,是中国式的美学话语模式。前者表现为封闭的终极模式,后者表现为开放的生成模式。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一场问答预示了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对话的不可能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超越解脱”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类型,不仅在文化底蕴、主题构成、表现形式等方面自成体系,其美学特征也极为明显。本文认为“超越解脱”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韵──创作主体的生命律动与自然律动的吻合;风格──由言志载道转向描山画水、抒写生命的自然性情,从而在作品中表现为飘逸洒脱、超然脱俗的精神风范;境界──即进到虚静清远、冲淡自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生命美学以生命这一更具本源性的范畴为审美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注重生命、注重精神家园的美学,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课堂教学是追求自由、观照意义世界的过程,是感悟生命之美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命相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美学多元归家的时代,这种归宗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归于人,归于人学,或回归于人学美学.这一结论的得出不仅是基于申外美学发展的自身趋势,也是基于世纪之交的社会现实对美学的需要.首先,社会发展需要美学关注入的生存世界;其次,人类理性需要美学关注人的意义世界;最后,科技文明主要美学关注人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文学批评标准客观存在,理由有三:必要性;可能性;中外文学批评标准存在的客观事实。但是文学批评标准没有普遍性,它有着种种破坏普遍的异质因素:历史推移性、民族性、主体多元性。而诸如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真善美的标准都因过于抽象,只能作为方法论原则起指导性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文学批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勒俄特依》是彝族文化中的创世典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凉山彝族人民居住在山高谷深,水多流激的四川西南地区,他们的《勒俄特依》鲜明地反映出了符合这一地域特征的独特的生命美学意识。他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火是人类生命觉醒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火与水文化作为这一创世典籍中不断交互出现的元素,反映了凉山彝族人民充满抗争感的生命美学意识,而这一抗争不是单独的抵抗,是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是以德为生、以生为美的生命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14.
性是人的一种最自然的生命行为。"陕军"笔底性狂潮冲破禁欲主义的禁区,是文学的进步;但性描写应该有一个度,这就是:为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写,为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尽量写得含蓄、侧重于性心理的、理性的、人的社会属性的一面,使性描写趋于艺术化。  相似文献   

15.
生命美学是以"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更强调生命及生命意志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毛泽东生命美学的模式是:个体生命、生命意志、社会价值三者的共生互动。其生命美学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意志与历史、宇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乡村世界,以其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健康体魄与丰富心灵世界的湘西农民形象,书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进行审视,进一步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的毁灭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正是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被工业文明遮蔽的具有神性的“大地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的、自觉的生态意识,复魅了大地的神性之美,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的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17.
魏晋玄学美学中的“性”范畴超越了儒家美学“性”之道德本体、道家美学“性”之“逻各斯”的探求,着力论证了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社会理性生命三位一体的生命结构,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思维对此岸现世生命积极超拔的精神品格,包孕着浓郁的文化心灵结构、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以及生命的价值与情怀。郭象的“性”论建构了以“独化”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具体表现为:“独化”是存在的存在论,即本体论;“性”即物性与心性一体的自由生命意识。从而在本体论上建构了生命的本根与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阳光的滋味     
耳畔回想着那句话:在生命悲情的大地上,努力活出阳光的滋味。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不是活出了阳光的滋味。虽然他还说过,希望这人世很美丽,但我总是无端地想象着当曲终人散后,他一个人在静夜里的孤独与落寞。也许,只是臆测,我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思维去洞见别人。他的心里装着那么多的宏大叙事,装着天下苍生,哪有闲暇去伤感与寂寞呢!但我分明听见有人对他说:思想者的志业是寂寞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思想之中究竟有无生命观?马克思本人是否关照了人的现实的生命问题?有关这类问题的讨论,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两种相互对峙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与生命哲学思想绝缘,根本不存在马克思的生命观;另一种观点则指出,生命哲学可谓马克思思想的巅峰,而且马克思生命观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实际上,这两种观点的阐述都有失偏颇,在客观地考察与评析这两种论争之后,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一种“唯经济决定论”,也绝非“唯科学主义”,更非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学说,人学生命思想是切实地内在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之中的。  相似文献   

20.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长存”一这是宗教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地”似乎不能够长存,人也可以回到过往。暂且把科学和宗教放在一边,因为这一切都离我们太远。就近来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生命就像一次单向的旅程,其间的错过与得失已然都成为过眼烟云,像打碎的镜子,像撕破的谎言。幸好每个人都有记忆的能力,让沿途的人、景、情、叹、思、悟都能铭记于心,替我们分担了不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而像《生命的旅程》,像其作者,这又是另一种关于旅途的回味与记忆,是生命的另一种出口与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