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官方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相互印证,追溯北宋熙宁间向朝廷"纳土献册"的"梅山峒酋苏氏"源流与导致其族属演变的历史诸因,确定"梅山文化"这一特定历史性地域文化的主要创造和传承主体,是至今仍有部分生息在古梅山峒区,并仍在"汉化"的、以"梅山苏氏"为首的23姓土著族群后裔,他们与当代西南苗瑶诸族有共同的祖源;"汉化"进程中的"梅山文化",是当代湖湘文化的祖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东吴孙皓宝鼎元年(216年)在梅山南部设立高平县,晋后为梅山瑶人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王朝收复梅山,并设置新化、安化二县,对梅山地区进行了推行教化、发展生产等有效的开发。章对梅山地区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的历史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3.
梅山武功是一种在湖南新化农村广为流传的地域拳种,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其形成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要以发展为主题,科学分析梅山武功历史流变,以期为继承与发展梅山武功服务.  相似文献   

4.
明代《梅山图》是迄今有关梅山文化的年代最早、信息最多的一份历史图像资料,该图揭示了梅山文化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全过程。其中的鸟形人、倒立人、三角形帽、车字双人头图形、蝴蝶太阳五方图形、双龙头图形以及双翅雷神、女性五昌神等图像,集中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文化母题。有些图像的文化内涵关涉到人类早期文明的一些共生现象。通过这些图形的分析,对中国文化中的龙、胎盘与紫河车、三角形帽、蝴蝶妈妈等符号及西方的爱神天使、方舟等创世神话元素做出全新的解读,可论证梅山文化为中国乃至人类早期文明的一种记忆遗存,具有宝贵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梅山道教文化生成与演化因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梅山特殊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古梅山原有的巫教、从江西传入的南方道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和儒教,在此相互冲撞、分化和共融,最终统合成了一种以原始巫文化为基础,积极地融和了南方道教文化(尤其是江西茅山道教文化)、佛教、儒教的部分思想理念在内的特殊的地方性道教文化事象,即梅山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梅山文化的意义管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山文化是一种特色明显的地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梅山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梅山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梅山文化通过系列习俗事件呈现出形象化的图像,梅山剪纸就是梅山文化的形象化展示。安化县的梅山相衣剪纸是其代表,具有民俗性、综合性、祭祀性等基本特征。梅山剪纸的传承在当代出现向亮晶等当代剪纸的有效参与与创新,呈现了令人欣喜的发展,使梅山剪纸出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9.
梅山傩戏口述档案是指梅山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及其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反映古梅山地区民众文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及科学技术等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材料。对梅山傩戏口述档案进行挖掘、保护既有助于填补史实空白,还原历史本真,健全和完善档案资源建设体系,又有利于构建社会民众共建社会记忆的格局,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地域...  相似文献   

10.
梅山傩戏是古代梅山文化的遗存,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活化石”,它融合了2000多年以来梅山地区的宗教文化及民间艺术,并在周边文化不断影响下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进行有效地产业化开发,是保证梅山傩戏文化传承和塑造梅山傩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通过加强梅山傩戏文化品牌塑造与推介,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来实现梅山傩戏由文化遗产和经济累赘向“文化宝石”和“经济富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娄底、新化发展梅山文化旅游产业所拥有的优势、劣势,同时探究了它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娄底市梅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述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探索了梅山文化精神历史的嬗变生成过程,并结合湘中地区几位现代名人的成长,从人才学和创造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梅山文化精神中的开放性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拼搏奋进和高智慧等三个核心元素在人才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得出梅山文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梅山武术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梅山武术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对梅山武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应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梅山武术的起源、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发现梅山武术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有许多的显著特点区别于其他武术门派.并对梅山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梅山方言切入来研究梅山文化,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梅山方言本身,因为梅山方言本身就是梅山文化的一部分;二是研究梅山方言所反映的梅山历史与地域文化内涵,探讨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的关系,例如可从梅山方言中的底层语言成分出发考察梅山族群的历史源流与民族属性。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梅山文化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梅山文化的几个组成部分: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宗教信仰,文化载体等作了一个概要的介绍分析,对了解古老的梅山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山文化核心景区已逐步形成,可进入性进一步畅通,旅游服务有潜力可挖。梅山文化的旅游资源、利好政策、区位衔接、文化底蕴、消费市场等已形成自身特色。要提高梅山文化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应在政府扶持与沟通、各方利益协调与平衡、旅游品牌打造与培育、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等方面构建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相对独特的梅山社会环境孕育出来的梅山情歌是包括梅山文化的湖湘文化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按照表达感情的方法,梅山情歌可分为思春歌、挑逗歌、赞慕歌、相思歌、赠物歌、相爱歌、思别歌、反情歌、规劝和讽刺偷情歌及怨媒歌等十种。其积极的道德内涵可概括为择偶重视真心相爱、与封建婚姻制度抗争,追求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追求专一的牢固的爱情、鼓励艰苦奋斗与勤劳致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地名的形成,都是起源于当地的居民,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结果。梅山之名,也应起源于梅山本地。山地迷路的文化现象,在文字记载和文学描写中,都被称为"迷山",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梅山地区方言、瑶人勉语、粤语读"迷"为"梅"。因此,"梅山"应是"迷山"的误记。  相似文献   

20.
梅山农村劳动民俗管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古梅山“旧不与中国通”和梅山先民世代生活在相对自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梅山地区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劳动民俗,表现在农事民俗,饲养民俗,匠工民俗,狩猎民俗和其他劳动民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