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装帧艺术中的"有意味的形式"是那些符合形式审美规律,要给人们审美愉悦的同时,恰当表现内容的形式,它所表现的已不仅仅是情感,同时承载着时代风格,文化内涵,商业流行,以及设计者个人喜好等因素,形式的创新必须要跟内容相结合,只有内容创意,没有形式的东西不能给人以视觉美感,但没有内容的形式,则会陷入空洞的形式主义,变成形式游戏。  相似文献   

2.
从两重性的角度对待审美主观形式,就等于把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审美主观形式因此不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式。两重性就是指潜在性与显在性。一方面,它们是一种历时性的相互过渡关系,潜在性在作为审美活动方式规范的意义上,通过美的生成而过渡到显在性;显在性在作为审美意识特性规范的意义上,通过美的消耗而过渡到潜在性。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种共时性的相互转化关系,潜在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转化为显在性,显在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转化为潜在性。两重性的过渡与转化描述了审美主观形式与审美客观活动的连接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揭示了审美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秩序感"的理论基础是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森等人的心理学成果,以及信息论和洛伦茨的生态学研究结论.其工作机制为:人们在欣赏装饰纹样时会主动地在延续中寻找中断,而具体的制作程序则是构框、填补和连接.  相似文献   

4.
意象思维是中国古典艺术形式的审美根源和中心。本文不仅分析它的概念与涵义 ,更重点论及它在艺术审美历史中表现出的对审美意识、艺术形式产生影响的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的杰出文艺理论家陆机、刘勰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文艺创作的“神思”即创作的艺术思维 ,而且还客观而全面地阐析了艺术表现和作品的审美形式。陆机在《文赋》的序文中把“物———意———文”三者提炼成一组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命题 ,揭示了物象的充满生命力的变化对文思的影响 ,同时非常注重语言表现在传达作家文思中的审美功能。从物象到文思、再由文思到语言表现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刘勰在《神思》等篇章中。深刻阐述了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即“神思”)的运思过程与内在规律 ,而且揭示了“神思”与语言表现之间的密切关联。刘勰还在《原道》、《情采》等篇中对于“文”作为审美形式作了本体性的规定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审美反映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作家创作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象的自然形态就会导致艺术表现的僵化,忽视艺术的规范形态则会使艺术感知永远停留在自然主义的水平而上升不到艺术的境界;惟有把这种“预成的”形式与对象的自然形态有机结合而化为“生成的”,才能使审美意象找到它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得以真切、生动地表现之。同时表明与形式主义不同,真正的艺术形式不是游离于内容而独立的,正是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才使得它具有生命和活力。惟有把审美反映与艺术形式看作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我们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才会走上科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历来注重抒情和形象思维,因此发展了"言志说"和艺术意境理论;西方画较早的发展了"模仿说"和典型性格理论,因此叙事文学和造型艺术发达.这种差别保持到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者来到东方,发现了不同于西方的艺术审美形态,西方绘画艺术开始注重东方艺术的抒情性、精神性.例如,中国的大写意水墨和中国书法线条的形式感、抽象性等都是他们借鉴的对象和创作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贡布里希在其《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中,从生物体进化的角度出发,对知觉和秩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饶有趣味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趋于简单形式不同,贡布里希强调秩序感是有机体在长期的生存中获得的,它是知觉活动的框架,用以作为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它利用预期和外推的原则以保持知觉的连续性,同时在延续和中断中保持平衡。对“秩序感”的探讨,不仅为装饰艺术形式的形成找到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为美感的产生和视觉的机能探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表情性的审美诉求,是现代散文在颠覆古代散文审美价值之后所建构的全新美学意蕴;散文形式的本真表情性,表现为一切形式的整体寓意与诸多形式中赋予主体意象以抒情指义,即“人的发现”与个体生命意识的自由呈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艺术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之后的艺术秩序建立之需要,以概念性分析方法研究艺术存在事项可知,艺术是一个复数;应确立变与不变的艺术变迁观念;变化的艺术内涵因素至少包含情感、观念、价值、手段四个核心因素;不变的是艺术灵魂品位,包括艺术之味道、气质、极致、魂灵;应依循"艺术是一个复数"和"变与不变的艺术变迁观"创立变与不变的中国艺术学秩序、推进"民族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发展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创立中国的艺术学学派。  相似文献   

11.
“感物”是指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 ,亦即创作主体对现实存在这一客体的感受。感物说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乐记》,“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一比较完整的感物理论 ,在六朝时渗透到艺术创作理论中 ,从而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东汉班固认为艺术创作“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西晋陆机提出“瞻万物而思纷”;梁刘勰认为“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唐李白也认为“哀怨起骚人”。宋苏轼主张“其神与万物交”、“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明宋濂认为 :“及夫物有触 ,心有所向 ,则…  相似文献   

12.
水彩要发展成为独具魅力的成熟的大画种。一方面要更深层次的发掘水彩本体语言的优势,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丰富和拓展画种的艺术语言,寻求更多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齐美尔将形式、艺术和审美,以及现代性体验联系起来。艺术形式是齐美尔艺术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也是齐美尔审美救赎思想在艺术中的表现。齐美尔从表现主义艺术家那里敏锐地发现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虽然表现主义艺术表面上看起来支离破碎,然而在碎片之下却隐藏着对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在装饰艺术这个领域里,变化是广泛地存在于人民的审美观念当中的。然而肌理与秩序的美感,是人们一直追求着的,古老的漆画工艺就是因为肌理的独特一直以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流传至今,它的肌理之美与秩序之美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媲美,把这种肌理与秩序运用在现代装饰设计领域里,使装饰材料的质地和装饰材料的自然纹理的巧妙结合、充分地展现,成为现在的设计师对装饰材料极其重要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于自身的合法性存在所需的\  相似文献   

16.
“华夷秩序”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探讨的,是自汉代直至晚清在古代世界大大小小国际关系格局中发展得最为完整的“华夷秩序”。这是在古代世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自身一套比较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和平、友好、积极,是“华夷”秩序的主流。华夷之说缘起于我国上古华夏族体的形成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华夷”秩序建立了一个前提框架。至汉代,中华与“蛮夷”之间,逐步发展起一种古代类型的国际关系体系。但此时的“华夷”秩序尚处于雏形阶段。盛唐雄强一时,文明璀璨辉煌,对周边及远方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强大的影响与吸引力,“华夷”秩序在比较正规意义上形成了。宋代中华四大发明多在此时向外传播,“华夷”秩序得到进一步充实。明清两代,“华夷”秩序终于具备了清晰的外缘和日臻完善的内涵。此后国运衰微,直至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帝国沦为半殖民地,这个历经近两千年的“华夷”秩序寿终正寝。剖析昔日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古代类型的国际关系体系,对于今天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构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合作、进步的世界新秩序,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感物”一方面注重自然景物,将景物视为作家创作的源泉与诱因;另一方面,又重视主体情感与客体景物的融会,讲究心物交应、物我同一。从“感”的原始义出发,萌生了传统的“天人感应”之说。进人中国古代音乐领域后,以心物感应为基础触发了艺术创作与审美思想;“物”有几种不同含义,体现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钟嵘、王夫之、叶燮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感物”揭示出的是中国古代以心物感应为基础的主客关系认识,显示出心物之间“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迄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全面阐释。"形式消除材料"实即"形象消除生活"。它暗含内容与形式统一基础上的形式优先原则。其历史意义主要在于审美现代性的开辟及艺术形式的张扬。  相似文献   

19.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具有开创意义。她在创作中重视小说的形式和表达技巧。文章拟从谋篇布局和叙述技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陌生化,分析她是如何通过运用各种手法来实现对传统短篇小说的革新,并给读者带来鲜活的感受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美学史上,刘勰最早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审美形式与艺术传达问题。“形式”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不存在的,而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采”,却是非常接近于“形式”这个范畴的涵义。刘勰在《原道》篇对“文”作了本体论的界定。他对于圣贤经典的规慕,也更多地侧重于以美好的文辞来表现情感。在《情采》篇中,把“立文之道”分为“形文”、“声文”、“情文”三种形态,从视觉美感、听觉美感等方面深化了审美形式理论。刘勰还非常重视艺术传达的作用,在《神思》等篇中予以系统的阐述,而在《物色》等篇中则揭示了有关艺术传达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