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形成了丰富的推进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是:大众化是动员农民实现党在农村奋斗目标的需要;为完成民主革命而进行的阶级意识教育是大众化的首要内容;大众化要以满足农民利益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根本方法,以党组织和农会为维系力量,以社会建设为载体.大革命期间是毛泽东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早年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具体且重要的范式转变,从1912年撰写的第一篇论文(18岁)到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33岁),毛泽东在这期间政治思想与政治工作实践上所经历的变化,要比此后50年的思想变化要深远的多。详细解读他这一阶段的思想结构,有助于追寻其后来思想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大革命高潮之际毛泽东深入湖南农村进行实地调查而创作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通过对农会组织的农村革命运动的实地调查,毛泽东明确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等反革命势力对农民运动"糟得很""痞子运动"的污蔑,论证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通过强调农民阶级尤其是贫农的革命先锋作用,论证了农民革命的主体性;通过列举大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从“俄国民粹主义”视角出发,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为文本依托分析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与实践,提出毛泽东一生深受民粹主义影响一说,从而强化了哈佛学派的“异端说”,在西方毛泽东学研究领域反响很大。我们围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与莫氏展开批判性对话,认为毛泽东的农民观、城市观和资本主义观坚持和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与俄国民粹主义之间存在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农民观对于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又是反映毛泽东农民观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对此文作过多次文字和内容上的修改,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而不同版本之同的差异必定会提炼出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该文的几个重要修改版进行逐字逐句地对比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的农民观及其发展变化,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农民观对于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又是反映毛泽东农民观的一篇重要文献,毛泽东对此文作过多次文字和内容上的修改,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而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必定会提炼出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该文其中几个重要修改版进行逐字逐句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的农民观,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背景的变迁,其农民观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8.
农民教育是毛泽东农民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继承马列主义理论的基本成果 ,根据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成为具有鲜明特点的农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势必成为中国共产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毛泽东是较早一个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的中共领导人,也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了解最为深刻的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至今仍是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而毛泽东对中国三农问题如此清晰的认识,首先是来源于他领导的韶山农民运动,韶山农民运动对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的人.但这种认识并不是天生的,即毛泽东的农民观也经历了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这种转变和共产国际的推动,农民运动的客观基础,毛泽东个人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与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是两人探索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总结。研究两文,既有助于深入体会两人的农民运动思想,又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与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就如何充分激发、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毛泽东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和研究,认为必须领导农民开展农民运动,切实解决农民问题,只有这样农民才会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这一思想对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重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在肯定其伟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进步性的同时,基于当今的时代条件,以今人的视角,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并从“没有法的约束,善良的人也会在激情中施恶”、“漠视法的民主易流于‘多数人的纂政'”、“专制的旧制度教给人民专制的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青年毛泽东积极参与的“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为例,分析了毛泽东对于改造中国道路“由改良而革命”的思想转变历程,从而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无法空谈和平改良与暴力革命孰是孰非;毛泽东对于政治革命途径的选择,主要是依赖于“事实上能否做得到”这一实践经验而做出最终选择,而少有理论清理的痕迹,这对于以后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对新农村建设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农民的局限性以及对待农民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政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维护和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对农民运动日益重视,这在共产党内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农民运动的宝贵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的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可以依靠的巨大动力,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依靠农民运动,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孟红 《中华魂》2014,(7):41-44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大业贡献了青春和生命的无数英雄的杰出代表。他短暂而英勇的革命生涯尤其是那可歌可泣的狱中磨难及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气是尽人皆知的,这里所讲的是他鲜为人知的与毛泽东曾有过三次当面交往的故事。他们俩不仅仅是一般志同道合的共产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尽管这些理论仍有许多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不少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矛盾冲突,但从总体来说,毛泽东的"三农'问题思想确有许多独创之处,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其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自治运动中,青年毛泽东仿照美国“门罗主义”提出“湖南省湖南人之湖南”的“湖南门罗主义”口号,它的基本主张是“我们用心干我们自己应干的事”、“我们绝对不干涉别人的事”以及“绝对不许别人干涉我们的事”,这一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中外地方自治思潮、严峻的国情、省情、民情及湖湘文化浸染下的湖南人刚劲强悍性格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促成的综合体,这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军阀割据,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之,“湖南门罗主义”是一种近代中国的人民民主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0.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倡导的“改变世界”的哲学的重要概念保证。因此,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掌握,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是其基本的认识论保证与重要环节。但是,通过分析毛泽东的实践思想则可以看到,“实践”概念在毛泽东那里并不是一开始就已确立,而是经历了由“运动”“调查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历史沿革,通过澄清这一点并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可以进一步认清毛泽东实践思想是如何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从而最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融为一体,发展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