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布伦纳提出的现实逻辑(LIR),以及邬焜等学者提出的自然的逻辑的理论,是一种在自然现实运行变化的过程中实际嵌入而发生的逻辑原则,与那些真实的自然物理过程相关的符合相应逻辑原则的逻辑相同。因此,这样的逻辑能够成为邬焜提出的信息元哲学的物理学基础,从而为邬焜建立的信息哲学提供某种逻辑支持。信息哲学的逻辑基础并不具有笛卡尔的物质和精神二元分立的性质。信息哲学给人们带来的全新的自然观、认识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不仅能够积极地推动人类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立一种更为文明和民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系统理论的重要性及其与信息的关系,表明了信息概念是如何深化和超越这些时常模糊的系统科学之根基的。信息思维所代表的新的科学和哲学的新范式,相比于其他从系统和复杂性观点出发的主流进路具有更为基础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邬焜和肖峰分别在《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等论著中阐述了各自的信息哲学观。在如何理解信息哲学、信息哲学是否带来了全新的哲学革命,以及在如何揭示信息本质等问题上,邬焜信息哲学表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风范,而肖峰信息哲学则显示出既坚持近代哲学的诸多思维传统,又继承现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尽管邬焜和肖峰都力图为信息时代人的生存发展寻找理论根据,但二者在信息哲学观上仍然尖锐对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现象学的当代冲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邬焜信息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根本性变革,是人类信息时代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其理论特征上看,又是科学性、时代性和普适性的高度统一,是信息时代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更好地了解邬焜信息哲学的根本性变革的实质和意义,从总体上把握邬焜信息哲学的基本内容,就必须对邬焜信息哲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对邬焜信息哲学的一般特点以及它与当代自然科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息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信息哲学研究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探索与创立期,20世纪90年代的退潮和深化研究期;21世纪10年来的成熟发展和被再度关注期。中国信息哲学创立的标志是邬焜的一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哲学信息论要略》(《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哲学信息论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而邬焜创立的信息哲学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他独撰的一本长达70万字的著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相似文献   

6.
邬焜先生在《复杂性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中所阐述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使得人们第一次开始从哲学本体论层面上思考信息世界,并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信息思维——去思考和探讨我们所面对的复杂的对象性世界。信息思维作为一种在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的全新的全息综合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对复杂性研究有重要的启示:避免泛化复杂性概念;转换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方式;承认复杂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固然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研究,然而,由于后现代哲学流派纷呈,观点各异,故很难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若将后现代哲学定位于"哲学思维之转向"似乎更容易勾勒出其逻辑线条,且后现代哲学思维转向所凸显的诸特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后现代,我们须持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对待之。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研究”栏目中发表的《物质和信息:统一而双重的世界》一文,是邬焜副教授近几年从事信息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关于我们这个世界是双重存在、双重演化、全信息规定的世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在以往整个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变革基础上的真正革新,它改变了以往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对人本身及其所在世界的抽象认识,从实践这一根本原则出发去科学把握现实的人及世界。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不仅完成了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局限性的克服,而且实现了对它的超越。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并不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简单的批判继承与改造,而是以实践为根本点展开对哲学前提、哲学本性及其价值立场的反思,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拒斥形而上学与确立无产阶级价值立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原则性超越。  相似文献   

10.
对以"现代科技革命"、"社会整体转型"、"全球思维"为旨趣的当代世界进行一种全新的哲学批判逻辑、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超越模式建构的哲学,都属于现代"元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哲学认识论"和"哲学价值论"等方面,信息哲学都实现了人类视阈的全新转换与多维缔造从而成为现代元哲学。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的现实条件及路径依赖,在于梳理和挖掘一系列关注点及其方法论启示,即四个关注:关注信息哲学的"公共性本质";关注哲学自身的危机,从而实现哲学的"信息转向";关注信息哲学的"符号论"迷茫;关注信息哲学的"整体性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创新、知识创新的思想 ,论述了创新性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关系 ,灵感思维是实现创新性思维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和过程 ,以及灵感思维在创新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信息思维与后现代思维的研究与比较,指出信息思维与后现代思维具有许多相通的特质,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歧异;信息思维与后现代思维的共同点在于都提倡多元思维、重视差异性、倡导复杂性思维等,而在实在论、进化论、还原论等问题上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略论简单性思维与复杂性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单性思维历久而根深蒂固,它强调分割和组分间的线性相互作用。复杂性思维不再局限于理想化和简单化情形,它强调涌现和组分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强调关联性、演化、不稳定性。简单性思维遇到挑战,复杂性思维正在兴起。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多维性思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内涵上有共同之处,二者都要求主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好奇心、自信心、开放性、针对性和坚韧性,都是积极的思维,都排斥不当的思维定式;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脑的左右分工,对待逻辑性、感性、主观因素的态度,对信息处理的结果,适用范围,指向性和训练方法上。在外延上,二者是交叉的关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二者是对立统一、优势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观点认为 ,创造性思维只与直觉、联想、顿悟、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有关 ,而与逻辑思维无关。其实 ,逻辑思维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也要大量使用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也有创新作用 ,所以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6.
修辞中的隐喻、隐喻性思维和相似性思维是人们解释语言、思维和世界的关系的三个层次。修辞上的隐喻认为隐喻是对不同的客观事物所存在的相似点的揭示和创造;隐喻性思维借用了修辞隐喻的相似理论,认为隐喻是认知世界的手段,它充满了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并对语义的衍生和发展起作用;相似性思维理论也是从认知的角度,认为人们总是以特定的认知模型把新的知识和体验与大脑中的相似块相耦合,相似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体验的概念分类和综合过程;“相似性思维”理论比“隐喻性思维”理论能从更广泛的范围上解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紧密联系的。从其演进历程看 ,虽然西方古人能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 ,但由于缺乏对整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 ,所以那时的系统思想必然带有浓厚的猜测和思辨性质。近代机械观也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 ,虽然它并不符合系统思想 ,但在对人的管理思想方面 ,仍不乏当今系统思维的光辉。到了现代 ,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虽仍有机械论的色彩 ,但已开始注重人性问题。今天 ,与自然科学领域一样 ,系统思维已深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议论文的写作,不象西方那样作纯理性的甚至是数学式的逻辑推导,而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巧妙融合。说理的形象性、情感的独特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构成了我国古代议论文的特色,也是我国古代议论文重视形象思维的表现。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都参与议论文的写作,而政治家、思想家本身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 ,采取对创新思维及其过程进行研究、以创新思维为参照对象展开论述非逻辑思维的方法 ,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关键是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有许多人或者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是神赐的、天赋的 ,是不能培养的 ;或者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虽能培养 ,但却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其实就是要养成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正所谓 :习惯形成人的第二天性。非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0.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