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6):40-45
国家治理体系由治理主体、理念及方式三大核心要素构成。与之对应,当下中国治理体系呈现出党主导开放型政党制度日趋成熟、从"管理"向"治理"的理念转变深入人心、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主导治理方式的时代特征。一党主导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治理理念造就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法治路径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未来我党的执政治理能力、国家治理方式及全面依法治国事业仍需要不断提升和推进。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企业的凝聚力。 本厂职工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厂外的职工愿意到本厂来工作,这就是凝聚。扩大一点说,改革开放后,外商到中国踊跃投资,说明中国必有吸引外商的优越条件,这种条件就是凝聚力。就企业而言这种凝聚力在各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尤其在关键时刻,一呼百应,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与此相反,领导班子争权夺利,职工一盘散沙,各唱各调,各吹各号,令不行,禁不止,人心向背,就谈不上什么凝聚力,而是离心离德。  相似文献   

3.
艺术流派论略樊月娟一、流派: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流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艺术现象。有人认为它是伴随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古已有之。也有人认为流派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流派的萌芽固然可以上推很早,但艺术还处于幼稚的萌芽状态时,是不可能有流派产...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思想的中华传统意蕴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资源,其传统意蕴表现为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和谐三个层面。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促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倡导和为贵的行为准则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华姓氏的当代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2月26日上海《报刊文摘》报导:江苏苏州最近出了个姓“点”的小孩儿,早在母亲怀他6个月时,全家人就为他出生后姓什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为这个未来的孩子既是父系的独生子女,也是母系的独生子女,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都希望能跟他们姓。于是各执己见,相持不下。经多次商讨,在孩子出生后报户口前,终于由外公拿出了最终方案。并获得全家一致通过,这就是不随任何人姓而是另取一个新姓——“点”。其理由是:姓名本身只是一人的特定符号,突破传统姓氏范围是完全可行的;“点”字下部有四点,分别代表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姓,“点”字上部为占有的“占”字,姓“点”即表明这个孩子为“全家占有”。报纸认为,这一做法无疑是对传统思想的突破,为解决“四二一家  相似文献   

6.
唐代经学是我国经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唐代经学的发展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因而,对唐代经学的研究,应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唐代经学的流布与变迁,必须首先探讨经学发展的全过程,从而才能有效地、科学地把握唐代经学的演变趋势及其历史地位。《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序》对我国经学的发展过程、特点作出了概括:“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 《总序》认为,我国2000年的经学“凡六变”,而唐代经学正处在魏晋南北朝至北宋庆历时期的第二变之中。总括这一历史…  相似文献   

7.
所谓礼法融合,系指儒家法律文化和诸家法律文化的融合。礼法融合贯穿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始终,并使其逐渐儒家化。一、礼法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线和根本特征儒家继承了奴隶社会强调宗法血缘的传统,主张“亲亲,尊尊”,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要求;法...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的悟性用以处理现象世界时所凭借的那种图式……乃是潜藏于人心深处的一种技术,我们很难猜测到大自然在这里所运用的秘诀.在接受和反应的现象界里连缀着一系列形形色色的问号:为什么最富有审美内涵的作品有时并非最受人欢迎的对象,或者只能激起非审美的反应?反过来说‘,平平庸庸的作品为什么出人意料地红极一时?为什么艺术对接受者所提出的要求越高,它给人带来更大快感和愉悦的可能性也越大?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中晚唐边塞诗作为一个整体同盛唐边塞诗相比较,认为中晚唐边塞诗不仅是盛唐边塞诗的延续而且有了新的开拓,在反映社会和政治现实方面更为敏锐深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时代色彩,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汉代蝗灾论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文华 《唐都学刊》2003,19(1):45-47
蝗灾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汉代蝗灾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季节性 ,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域性 ;成灾面积广阔 ,灾情严重 ;蝗灾具有群发性、连锁性特点。对后世开展治蝗、灭蝗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军 《社会》2003,(1):27-29
“学校社会工作(school social work)”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项 专业化的社会事业,一门教育学与社  相似文献   

12.
虽然王维骈文一直被人忽视,但是认真考察他的作品,就会发现它在初盛唐骈文和唐宋骈文的演化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词藻变华丽繁缛为清丽平实;用典变繁富为精切简练;对仗化用经史,运用长句。  相似文献   

13.
戚福康 《学术交流》2006,(10):20-26
言子儒学有其自身特色:一是在孔子礼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为他的以礼治国的思想;二是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推进为全民教育、目标教育、适时教育的理论;三是更注重实际才能的用人思想。与此同时,从孔子儒学流传的过程发现,言子是孔子儒学至孟子儒学之间的最重要的传人,因此,深入研究言子儒学,对于原始儒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吕祖谦思想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宋学林,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号东莱,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其学术则与朱熹、陆九渊相鼎足,独辟富有特色的婺学,于南宋以后浙江学术之发展影响殊深。《宋元学案·东莱学案》云:“宋乾(道)、淳(熙)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台。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  相似文献   

15.
新民本主义论略迟汗青政治是一种历史现象,但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它将始终存在,而且在社会诸系统中,政治是唯一的制导系统。任何时代的政治状况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因此,不管以何种方式关注和探寻政治问题,都是一种严肃、郑重和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50周年大庆献礼作品:《当代中华凝聚力》新著首发座谈会”日前在广州举行。来自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省内外驻穗传媒单位等60多人,就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编委会组织策划、省精神文明学会、省社会学学会、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30多位作者历时6载写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华凝聚力》这部长达110万字的新著进行了座谈。与会者对《当代中华凝聚力》一书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这是一部命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的学术专著和学术精品。该书以其恢宏的篇幅、鲜明的主线、严谨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探讨梁启超教育思想,旨在揭示梁启超的教育主张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一般将梁启超与康有为并列称为维新改良派的代表。但是他与康有为又有所不同。在梁启超的主导思想里一直存有“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①的理论。他认为中国的出路首先在于改造国民性,“新民是今日中国的第一急务”②,亦即只有唤起民众的觉醒,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中国才能发达强盛。因此,梁启超倾其毕生精力为之“维新吾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就成为他救国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在说来,无论问政、述学,也无论治事、…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文化社会观,是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构念,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深刻批判了阶级社会的罪恶和灾难,在精神境界建构了一个男耕女织,纯朴无私,人人能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的理想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倾向,成为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渊源和士人精神生活的理想故乡。另一方面,他以“复其初”的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私有制度及其文明成就。从而,他所寻找回的失落的人,只能是抽离了社会文化内涵的“自然人”,其理想的构念也只能成为理念世界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9.
荀子从“人性恶”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一些经济伦理思想。他看到社会分工的必然性,阐述了合理的分工对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认识到“利益”调节的作用,指出利益纷争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提出以“以义制利”的思想。他还将儒家伦理融入到商业文化中,推崇商业诚信,倡导群体和谐。特别是,他提出“圣王之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杜牧是晚唐写七绝的能手。前人论七绝,盛唐推王昌龄、李白;中唐推李益、刘禹锡;晚唐财举杜牧和李商隐。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子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杜牧的七言绝句,题材多种多样,其中以咏史绝句写得最有特色.咏史诗,固名思义,是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古迹来抒发感慨的诗。以诗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