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生训诂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生,字扶益,别号白山,生于明天启王成年,徽州教县人,与后之妻源江永、休宁戴震皆为徽州同乡。黄生毕生致力于汉学,著述颇丰,《徽州府志)载黄生文稿十八卷,另有“三礼”、“三传”和杜诗方面的撰述,但均已散佚,唯《字估》、《义府》二书,燕族从孙黄承育刊印,而流传至今。《宇治)和《义府》,极务提倡比堪文字、以音求义等训估理论和方法,对清代学者特别是乾嘉学派中人如戴震、王念孙、王引之等人产生过直接影响,训信学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字祛》一书日:“于六书多所发明,每字皆有新义,而根据…  相似文献   

2.
清初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学者黄生所撰《字访》、《义府》二部小学著作在中国训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不仅表现在二书于一些具体的字词训治中时有发明,创获颇多,更重要的还在于训估方法上,为后来者提供了范式,对有清一代训治学的振兴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其中,历史比较方法在训访实践中的运用,就是黄生二书训访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的理论方法。正确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黄生(1622—1696?),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安徽散县人。明季清生,入清隐居。生博学多识,著述宏富。惩明儒之空疏无用,专治朴学,求经世之务。善诗文,对诗歌理论深有研究。又好小学、训诂,于六书训估尤有专长。撰有《字诂》一卷;《义府》二卷,《杜诗说》十二卷,《唐诗摘抄》四卷,《诗麈》二卷,《一木堂文稿》十八卷,《一木堂诗稿》十二卷,《叶书》.《押韵便读》,《诗矩》,《一水堂诗式》,《载酒园诗话评》,《三礼会南》,《三传会龠》。其中,两部《会龠》已佚。《文稿》、《诗稿》在乾隆朝曾被销毁,幸而…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的 1999年 9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视社出版了朱方木冈著的《〈易经〉释诂》一书。这是朱方木冈先生积多年心血、潜心研究《易经》和古代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而写成的著作。该书由全国百佳青年出版工作者龙子仲副编审任责编、广西师大中文系张葆全教授作“序”。在当今有关《易经》的书籍遍见于街市书摊、说易谈易甚成风气的时候 ,这部 14万字的著作的出版不会引起社会的很大注意 ,然而应该说它却是在众多说《易》的书籍中一部研究颇见功力、学术创获甚多的优秀著作 ,值得所有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一读。该书名为《〈易经〉释诂》…  相似文献   

5.
《柳如是别传》为陈寅恪一生最后一部著作,为陈寅恪构思、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著作(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完稿前后达二十余年,仅写作就长达十年之久),为陈寅格所有论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著作(大大超过了他早年的三部代表作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之总和,这三本书加起来不过四十多万字,而《柳如是别传》则多达八十多万字,几乎相当于前三本书的两倍),为陈寅恪本人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为陈寅恪所有论著中思想内涵最深的一部著作.这五个“最”足见《柳如是别传》的非凡价值。但这只是就陈寅恪…  相似文献   

6.
何休《公羊解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何休(公元129—182年)是东汉后期学问渊博、著述繁富的经学家、思想家.他被后世称为“学海”.所谓“学海”,一方面固然表现在他“精研六经”,从他的代表作《公羊解诂》徵引的书目可见,他不仅精于《易》、《京房易传》、《尚书》、《诗》、《韩诗外传》、《礼》、《谷梁》、《左传》;而且精于《论语》、《孝经》和《纬》.另方面,也表现在他写了许多著作,除解诂《公羊》外,尚“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并“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谷梁废疾》”.可惜除代表作《公羊解诂》留于后世外,其余著作大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7.
“诗无达诂”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无达诂”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学术史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因缘关系。透视二者的因缘,可以看出一种文学理论的产生,有赖于一定的学术气候;它的发展,也离不开与之相宜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一“诗无达诂”作为一种理论的总结,最初见于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篇:“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诂”字,据《说文》、《段注》、《说文通训定声》诸书的释义,均指以今言释古语,侧重于语言文字的通训。今人也多以为董氏的“诗无达诂”偏重于语言文字的歧异。这固然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春秋公羊经传》、《尔雅》、《字林》、《广雅》、《汉书·杨雄传》注、《后汉书·桓谭传》注在指出“诂”为通古言、释故言之外,也兼指通“义”,说明“诂”在实际运用中并不限于一般语辞的通释,也兼指语义的变化。因此,董仲舒的“《诗》无达诂”既指诗字面的无通释,也指一首诗语义的无定解。“诗无达诂”是汉人通行的看法,除董仲舒外,稍后刘向的《说苑·奉使》也有记载:“传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占,《春秋》无通义。”据其文所论,“《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刘向认为,对《春秋》中的抵牾之处,不能拘于字面语义,读  相似文献   

8.
冯契先生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80年代出版的近百万字的两部中国哲学史著作和最近即将出版的《智慧说三篇》(即《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的自由和真善美》)。显然,前两部著作是研究哲学史的,后三部著作是研究哲学理论的。对于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冯契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他是这样来研究哲学和哲学史的,也是这样来贯通他的智慧说和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从而显示出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个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丛考》是吴恩裕先生逝世前亲自编定的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的论文结集。这部著作编为八卷,共约三十余万字。卷一是关于曹雪芹佚著(包括《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自题画石》诗)的研宄;卷二是关于新发现的曹雪芹传记材料的考证;卷三是对上两卷资料的诂解;卷四是关于曹雪芹生平事迹的杂考,如曹雪芹在北京西郊的居处和他同敦敏兄弟的交往关系等;卷  相似文献   

10.
检各家有关《楚辞·远游》的研究著作,对“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句的“勤”字,少有确诂。王逸《楚辞章句》于“哀”句下仅云:“伤己命禄多忧患也。”洪兴祖《补注》只曰:“此原忧世之词。”降至后世,若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尽释“哀”句上下文,独“哀”句无释。而王夫之《楚辞通释》则以“斯既生人之大哀矣”释之。近人谭介甫《屆赋新编》号称賅博,于此竟告阙如。疏通“哀”句,关键在于弄清“勤”字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张玉书 《东岳论丛》2000,21(5):142-143
宣兆琦研究员和李金海研究员主编的《齐文化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81万字,是一部齐文化研究的重头著作.与已读过的几部齐文化研究的著作相较,我认为该书的以下特色是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12.
刘精盛 《船山学刊》2001,(1):112-113
杨柳桥的《庄子译诂》大都注释精确,翻译准确,但也有几处注释、译文还有商榷的余地。下面我想就《译诂》的四处翻译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也”(1) 《译诂》对这句话的翻译是:“可见尘埃、秕糠这些东西,也都要给尧、舜划定8行动的规范来”(2)。 按:窃以为译文有悖于庄子的原意。译者可能认为直译不叮思议,读者不得其解,故增字成义,然而增字成义为训诂家之大忌也。秕糠乃微不足道之物,尧、舜自古以来称圣人,可是,庄子认为尧、舜犹为俗物所累,犹有所待,故不足道也。“孰肯…  相似文献   

13.
《卜辞通纂》郭沫若撰著于1933年1月,5月在日本出版。今年是这部在甲骨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著作出版60周年,特撰此文,以资纪念。 甲骨文研究自1903年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刘鹗的《铁云藏龟》问世以来,相继有1904年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考释著作——孙诒让的《契文举例》问世。在此之后的著录著作还有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菁华》和王国维的《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著作有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殷虚书契考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还有王国维的《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殷周制度论》。王襄的《 簠室殷契类纂》等。这些甲骨学研究著作的发表、出版为《卜辞通纂》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学术探索》2014,(2):F0002-F0002,F0003
云南大学周平教授的专著《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是我国第一部专题研究族际政治整合的著作,全书共6章26.2万字,2011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相似文献   

15.
阮元是清代乾嘉学派后期一位具有总结性的人物。他在从政期间,先后创办了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校刻了《十三经注疏》,汇刻了《皇清经解》,主编了《经籍馔诂》,并亲自摆写了一部总结我国天文学与数学成果的科学史专著《畴人传》。由于他一生大力提倡朴学,勤奋编辑与著述,不仅自己在经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经学人才,所以钱穆称  相似文献   

16.
张华腾 《殷都学刊》2001,(3):110-111
世纪之交的中国近代史著作、教材,急需革故鼎新般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的需要。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群众出版社1999年5月版,355万字)应运而生。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虽然是应公安部的要求,为公安部民警编写的一部通俗著作,但它代表了中国近代史著作变革的大方向,通俗的读本中隐含着严肃的学术性。是一部全新的中国近代史著作。笔者读后获益甚多,以浅陋之见,试作一评价。第一,全新的体例。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史,而…  相似文献   

17.
汉字多音多义现象十分普遍。正因为这样,教学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颤”字就是一例。笔者在几所中学听课,不同老师对初一语文课本《老山界》中的“打颤”一词的“颤”字,注音各不相同;初二语文《飞向太平洋》中“震颤”的“颤”字,读音也同样如此,这就是没弄清多音多义字的区别发生的混乱。多音多义字人们历来都十分注意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第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群经音辨》就是前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本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宋·贾昌朝撰),本书在音义注释上非常讲究音异而义殊的原则,该看书序说:“一字之文,音诂殊别者  相似文献   

18.
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所谓“北京味儿”,大概是指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老舍一生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大明湖》手稿被毁,可以不算,剩下十四部。还有两部,一叫《蜕》,一叫《正红旗下》,没有写完,都勉强算作半部,总计留下十二部完整的和两部未完的长篇小说,共二百五十万字。它们之中有五部半是以北京为地理背景的,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掘、翻译出一部傣文诗歌理论著作《论傣族诗歌》。历史上,傣族有浩如烟海的民间歌谣和长篇叙事诗,也有诗歌理论著作,但为数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少。这本手抄本约有四万多字,是解放以来找到的第一本专论傣族诗歌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卢植《礼记解诂》一书已亡佚,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此书当亡佚于唐末五代时期。从现存的资料来看,《礼记解诂》的训诂内容主要是释词和解句,训诂方式和方法主要有声训、义训、征古例和征今例。郑玄在作《礼记注》时曾以卢植《礼记解诂》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