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琪 《云梦学刊》2003,24(4):81-82,85
昭陵“六骏”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陵墓列置北国司马门内两庑的浮雕,千百年来人们从它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考究甚多,而对它的艺术价值研究甚少。“六骏”作为陵墓雕刻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陵墓雕刻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南宋史论家叶说:“唐太宗、李靖,近世君臣之言兵者,无出其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同志说:“他(李渊)起兵取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战功。”“这个新朝代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兼并来求得全国的统一。在兼并战争中,李世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是我国古今历史学家所一致肯定的。 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世民在晋阳力劝其父李渊起兵反隋,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最后消灭梁师都割据政权,十年之间,特别是618——624年的六年统一战争中,唐朝所取得的一连串胜利,都是和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分不开的。唐代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卒于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她的先祖皆为北魏、北周大臣,父亲长孙晟为隋朝右骁卫将军。由于她生长在世代宦门之家,而且又刻苦好学,使她得以成为封建社会中有教养的女子。她不仅是位贤妻良母,更是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得力助手,所以她死后,李世民悲痛地说:“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资治通鉴》卷194)这是对她最恰当的评价。历代封建史学家也都对她赞颂备至,司马光说她“常与上(李世民)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此论甚有见地。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杰出的封建政治家。李家是关陇大贵族。李世民的曾祖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有名的“八柱国家”。此后,在北周和隋朝,李家世居高官显位。西魏和北周,是我国古代第二次大分裂的末期,都属短命王朝。隋朝曾经出现了短期的统一,但是很快就覆灭了。隋朝末年,政治败坏,民不聊生,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生当此时的李世民,十七岁应募从军,随云定兴赴雁门勤王,十九岁和父亲李渊起兵太原。以后的六、七年间,他削平割据势力,镇压农民起义,抗拒突厥的侵扰,四处征讨,出生入死,才重新统一全国,使唐朝站稳了脚跟。这中间又有他们父子兄弟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直到武德九年(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长兄弟弟,逼使父亲禅位,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相似文献   

5.
(一) 用人,乃唐太宗施政要略中之极重要者。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唐太宗在用人上,坚持了“用人唯贤”的正派路线。 李世民早年就非常注重结交贤能之士。他“折节下士,推财养客”,因此,所谓“群盗大侠”,莫不愿为他效死力。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日,“有器干,倜傥多权略”的刘文静,正被囚禁于太原郡狱中,李世民“以文静可以谋议,入禁所视之。”两人便在狱中策划举兵反隋大计。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六一七年)九月,李世民进军河东,“收纳英俊,以备僚列。”房玄龄、李靖等,都于是年被罗致其麾下。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于志宁、苏世长、薛收、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值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李世民公事之余,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常常到深夜才罢。李世民又命阎立本这十八个画像,命褚亮为  相似文献   

6.
李世民一生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是他取得赫政绩,名垂青史主要原因。李世民用坚持的是“德才兼备”,但实际上是把“德”置于“才能”之上。李世民在用人时不以小过而志大功,是抓住了事物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唐史学会发起、昭陵博物馆主办的唐太宗讨论会,于1984年10月在昭陵博物馆召开。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唐史研究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为主要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些新见解,使唐太宗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一)与会同志认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唐太宗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分不开的。大家列举当时以长安为中心,同东西方各国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对这种看法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证。(二)“重农抑商”历来是封建制度的基本经济  相似文献   

8.
李勣墓,在今陕西省礼泉县的东北九山下,是昭陵(唐太宗陵)的一百六十七座陪葬墓之一。墓状呈倒“品”字形,是由三个直高二十公尺的园锥形土堆构成,从南朝北望去象三座山。 《资治通鉴》载,贞观四年(公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后徙居长安(今西安市)。李氏家族本是关陇贵族,世代为将,故李世民自小尚武,善于骑射,强悍骁勇,诚如他自己所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以贞观政要·政体》)①隋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年轻的李世民审时度势,力劝其父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攻入长安,次年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唐,李世民被封秦王。后李世民又挂帅亲征,历时七年,扫干群雄,统一全国。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灭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即帝…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是公元七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不仅是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而且在他执政期间(公元627—649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贞观之治”。封建史官称颂贞观年间“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不闭户,商旅野宿”,“民物蕃息”,“无复盗贼,囹圄常空”,天下“太平”。这虽有些夸张溢美之处,但贞观年间是我国封建制度发展的极盛时代,这也确属事实。唐太宗在位短短的二十三年中,能够取得这样显赫的业绩,除其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之外,也与其重视立法,完备和加强法制  相似文献   

11.
<正> 对唐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历来多有评论。近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我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一、李世民与李建成间矛盾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健 《学术研究》2013,(1):104-112,159,160
山陵使是指皇帝去世后,朝廷为兴办丧事临时设置的职位。自唐代设使以至宋代,围绕山陵使一职,衍生出独特的政治传统。这种政治传统在两个层面顺次辅开:一是山陵使必须由先朝宰相担任;二是山陵事毕后担任山陵使的宰相必须辞职离任。山陵使一职身兼政府首脑与私家葬礼主事人的双重身份,成为联系起"家"、"国"两端的纽带,从而在现实政治中发散出以山陵使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之为切入点,可以对唐宋时期的家国构造体系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弑兄诛弟,夺得皇位一事,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变的起因,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李建成阴谋作乱引起的。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实,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为抢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李世民夺得皇位后,其处境十分孤立,为此,他采取与民休息,争取民心的策略,以致出现了“贞观之治”,所以,不能以李世民后来的业绩,掩盖他是玄武门之变的发动者的真相。现就此加以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煤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和最早使用煤的一个国家。煤在古代,有许多名称。如孝经援神契称:“王者德至山陵,则出黑丹”,这黑丹就是煤的异名。如拾遗记言:“焦石如炭”,发表录谓:“康州有焦石穴”,这焦石也就是煤之异称。又有乌金石与石墨或石炭之称,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金石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曾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名言。一九四二年,他提出要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后来又说要“古为今用”。这都是说要重视历史,要注意历史的经验,要知道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重视历史经验,是我国文学的一个传统。《尚书》第一篇《尧典》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曰若稽古”。对于历史经验的注意,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北宋司马光把自己一部历史著作称为《稽古录》,在这部书中,他说:“国之治乱,尽在人君”。后来又以长达十九年的时间,竭平生之力,在当时著名史学家协助之下,写成一部编年史巨著,宋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以史为鉴,也是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特色。我国古代大政治家李世民,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通鉴》卷一九六贞观十七年正月)。借鉴,是古为今用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贞观十六年,北方少数民族铁勒部的延陀侵扰唐王朝的边境,李世民与侍臣商量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剿,有的主抚,争论不休。李世民说:“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但是经过再三考虑,他放弃了这种武力镇压的办法,决定“与之为婚姻”。因为“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贞观政要·卷五》)唐太宗的“苟可利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四年六月十四日,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粉墨登场,在一次批林批孔座谈会上大放厥词,胡说什么:“武则天得人心,是代表中小地主的。为什么女的能当皇帝?有二十万人上书,主张武则天当皇帝,说明有社会基础,比李世民的阶级基础厚。”这通胡诌敲响了吹捧武则天的开台锣鼓。接着,“四人帮”所控制的报刊接二连三地发表文章,演出了一场狂热吹捧武则天的闹剧,《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就是这场闹剧的主题歌和代表作。这篇黑文是江青的两个黑干将,按照江青的旨意出面布置,由“梁效”精心炮制出笼的。该文歌颂武则天是“我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唯一的“女  相似文献   

18.
徐世勣是翟让领导的瓦岗农民军的元从宿将,唐初有名的将领和宰相。两《唐书》有传,陕西礼泉县昭陵徐世勣墓前有唐高宗“御撰、御书”的《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武公李碑》(后简称《李勣墓碑》),特别是昭陵博物馆开放,展出刘袆之撰《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赠太尉扬州大都督上柱国英国公勣墓志铭并  相似文献   

19.
《资治通鉴》记载唐高祖欲立李世民为太子,凡三次。前两次是:“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第三次的情况,是在武德七年(624),庆州(甘肃庆阳)都督杨文干反唐与李建成有关,唐高祖命李世民率军平  相似文献   

20.
魏征是曾被唐太宗李世民誉为“一面镜子”的重要谏臣。当他觉察到李世民偏听奸人之言,欲加害于他时,仍敢于直言不讳地向唐太宗提出批评。他说,我不愿作百事顺从的忠臣,但愿做个直言的良臣。李世民问魏征;“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魏征答:臣子进谏正确,君主采纳,政治修明,天下太平,臣子落得美名,君主也获得光辉的声誉,这样的臣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