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涵义决定所指”原则是弗雷格语言哲学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其基本思想是符号只能凭借它的涵义与它的所指建立联系。该原则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符号的涵义和所指,对语言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条原则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专名的涵义是不确定的;弗雷格没有阐明专名涵义的起源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2.
对弗雷格的涵义和所指理论进行了分析。在语词方面 ,弗雷格认为所指是指一个特定的对象 ,而涵义则是所指对象的呈现方式 ,涵义决定所指 ,语词可以无所指 ;那么语词是否都无所指呢 ?对于语句 ,他认为所指表示真假值 ,但实际上把指称理解为所指的事件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的三大流派,从总体上提出了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五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在指称域方面实现了由现实世界向可能世界的转化;在指称语境方面实现了由言内语境到言外语境的重心转移;在所指确定的依据方面实现了涵义确定论到实践活动确定论的变化;在所指确定的目标方面实现了绝对确定论到相对确定论的转变;在所指确定的中介方面实现了排斥心理主义到心理意向性复归的变迁。这些发展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归结为语境观念的转化过程,语境是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变迁的轴心。  相似文献   

4.
论弗雷格的语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徐明明弗雷格在1884年出版的《算术基础》一书的引言中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其中之一便是语境原则,即“决不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语境中询问词的意义”①。弗雷格运用这一原则对算术中数的概念进行了逻辑分析,给出了...  相似文献   

5.
卢雁 《理论界》2010,(7):99-100
本文是对弗雷格"思想"一词的论析。弗雷格将外在事物——专名的指称、思想——句子的涵义、心理表象三者的关系作为《思想》一文的主旋律。思想不是超越的对象,而是内在的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名称及称呼语和所指项之间的关系 ,有家庭关系、学术关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8.
实证原则和意义标准是逻辑经验主义的核心主张。运用语境论重新审视实证原则和意义标准是科学哲学的重要任务。实证原则和意义标准一般经历了从独断论到语境论、从单一事实检验到事态语境判断、从经验检验到语用重建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思想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科学哲学家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赖欣巴哈、艾耶尔等人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语境论者。  相似文献   

9.
论意义及其构造的语境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它所涉及的主要是语言如何与世界相关联。本文试图通过对意义的结构、意义和语境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为研究意义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一个结构框架,为意义的“构成性”和“语境论”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褚云茂 《社会科学》2002,3(7):57-61
本文认为 ,科学地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 ,明确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定位 ,对于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学习公共关系的理论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以及公共关系学学科的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语言的礼貌原则与得体性原则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原则"与"得体性原则"属于不同的语用层面。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的最高原则,而得体性原则则是修辞学的最高原则。把二者混为一谈既有表层的只看字面意义的直接原因,又有深层的混淆学科界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名称之涵义与指称的研究是逻辑哲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近代逻辑史上,众多哲学家均对其进行过探讨。本文对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中的符号、涵义及其指称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评析了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其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探寻,谈及涵义与指称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陈思坤 《云梦学刊》2001,22(6):113-115
由于《论语》本身所提供的语境因素不充分,导致许多章节词的具体意义不明,句子的关系意义不明,话语的语境意义不明。在充分借鉴前人训诂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力求使《论语》的释义尽量接近孔子的原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4.
从语境因素的特点看,语境有稳态语境和动态语境的不同。动态语境和稳态语境是由语境因素的可变性和稳定性决定的。稳态语境和动态语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稳态语境可以通过动态语境得到展示;动态语境可以在稳态语境中得到聚焦。  相似文献   

15.
邱凌  马汉钦 《船山学刊》2009,(3):159-161
小说中人物对话是现实话语的模拟,《红楼梦》蕴涵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人物对话比比皆是。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和语境理论探讨《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这一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斗争是当前"讲政治"的重要内容.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已经严重威胁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反腐败斗争关系我国目前最大的政治利益,是解决我国诸多矛盾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成败.有效遏制腐败,消除腐败,则党兴国强,反之则贻害无穷,这就是反腐败的全部政治涵义.  相似文献   

17.
论《野草》爱与憎的悖论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国栋 《北方论丛》2001,1(2):67-70
《野草》中所表现的爱与憎的悖论乃是鲁迅深刻思想矛盾的折射,更昭示了古今中外的先觉者都未能克服的不幸命运。对这一命题的分析有助于澄清鲁迅复杂的思想个性和情感世界,凸显其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山海经》中的昆仑,实际指的是高山中物类品种众多且物产种类分明的意思,亦即为高大的物象。它在书中是典型地标方位的象征,具有确定的指向性。《山海经》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观察,意在突显它的外部环境,着意刻画了与其互为关联的物类事象。鉴于其地理优势,昆仑高大物象的实义内涵,使得《山海经》中所显露的昆仑神境既具有奇异的特质,又蕴含着神话色彩。这也是尊天帝而进行祭祀活动的象征,并形成了拜祭礼制的构成要素之一。《山海经》中昆仑物类事象的形成,对昆仑形象的演变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的困难之处,在于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依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是不同的.能指的不同是明显的,而所指的不同则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指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正是外语学习中的难点.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会用英语能指与所指所构成的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庄子》三重语境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语境、道家的语境、“三言”的语境是我们解读《庄子》的钥匙。历史的语境是一个批判的、解构的系统,道家的语境是一个因承的、结构的系统,“三言”的语境是一个言说的、话语的系统,它们相因相生,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庄子》深闳幽远的思想、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