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史”之说,最早见于《左传》(宣公二年):“孔子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书法不隐”也就成为“良史”的最初涵义。所谓“书法不隐”是指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加以记载,不虚美,不隐恶,不住加主观褒贬。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为历史学确立了一条根本原则,而且也对史学家的史德修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史学的发展,历代史家对“良史”这一概念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良史”的内涵也就日渐繁富,终至形成了一套中国传统史学中集史家、史著、史德于一体的“良史”观念系统。“良史”是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多民族的系统研究始于司马迁,他开创了“四裔传”的先河,使中国民族史研究有了明确的时空概念、明确的对象和丰富的内容,奠定了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的基础。司马迁还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在民族研究中建立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整体观,说明了民族发展与国家发展具有互动性,提出了黄帝是“华夷”的共祖等思想。这些思想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是深远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谈杜甫“似司马迁”──兼谈史迁良史“识”“德”修养里的诗家情质王友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东坡志林》有云;“昨日见毕仲游,问杜甫似何人?仲游曰;‘似司马迁’。……”毕仲游只说到这里,没有言及杜甫何以似之。清代刘熙载解道:“杜甫五七古叙事,节次波...  相似文献   

4.
《史记》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具有求实精神,《史记》学界对此已经作了充分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大都停留在罗列现象的层次,而没有认真分析司马迁的求实精神究竟贯彻到什么程度。求实精神不仅关系到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品质,而且涉及到司马迁的宇宙观以及由此而来的历史观。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一 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体现在史学家以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去对待历史,在最大的程度上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它需要史学家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和勇猛无畏的气魄,去排除主观成见和客观环境的压迫与干扰,使历史得到真实的再现。 司马迁即具有这种“良史之才”,他的求实精神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核对、补充、纠正史料。司马迁或者通过历史故址的实地考察,或者通过向熟悉某一历史事件的人们进行调查,从中获得了许多第一手史料,这些史料或者与古籍所载互为参证,或者作为历史记载的补充,有时则可纠正古书记载的讹误。《魏公子列传》赞辞云:“吾过大梁之  相似文献   

5.
邹衍是先秦阴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以思孟学派的思想为基点,并吸收道家思想的成份,形成了一套从自然界到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系,他是“是我国第一位历史哲学家”。这位历史哲学家对司马迁的影响不可低估.以往的研究者为了突出司马迁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涉及司马迁所受阴阳家神秘主义思想影响时,不是语焉不祥,回避要害,就是简单地论断为司马迁不可能受到这些影响。有的  相似文献   

6.
学苑花絮     
“2007年中国.汉中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2007年8月5日至8月7日,“2007年中国.汉中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这次会议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理工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出席这次大会的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学者近百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这次研讨会把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与汉中文化结合起来,力求挖掘《史记》的综合价值与汉中的地域特色。这次会议主要从思想、文学、历史地理与汉中文化诸方面对司马迁及《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司马精神”以及…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两千年前的史学家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一千年前的唐太宗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代思想家对于社会历史有许多看法,其中有用经济因素来说明道德与礼仪等问题的唯物论思想,也有民为国本、变为民役的进步思想,还有一些变法改革的发展理论,以及类似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同理想的聚和堂试验。由于有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为基础,中国人就比较容易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中国才产生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唯物史观。此前,中国历史上只有…  相似文献   

8.
《学术月刊》1963年第11期上,刊载了刘炳福同志“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一文。文章对司马迁政治思想研究中的一些非阶级观点的批判是正确的;指出司马迁“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思想家”,而不是什么超阶级的“人民的歌手”、“人民历史的开创者”,也是很对的。但是,在批判各种非阶级观点的同时,却有些把司马迁政治思想的评价简单化和绝对化了。这篇短文,不打算全面分析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只想就刘文所存在的问题方面,提出一些意见,请同志们批评。  相似文献   

9.
评司马迁“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提出的“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正日益引起史家的注意。有的同志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历史意义一方面表现在他揭露了汉武帝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经济政策走上了扼杀经济发展生机的道路,另一方面表现在他提出了封建经济正常发展的原则及其所必然的理沦”。笔者认为司马迁“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在揭露和批判汉武帝经济专制政策方面的作用应该肯定,但对称司马迁提出了“封建经济正常发展的原则”的说法,则不敢苟同。由于对“善者因之”这一思想的认识,关系到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因此笔者不揣冒昧,就此论列一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心理机制和文化背景两方面探讨了司马迁“躬身山水”的游历活动。司马迁深受老庄“乘物以游心”和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二十而南游,从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得“江山之助”而成《史记》“雄深雅健”之风格。但这种风格的形成,更主要的还在于时代的历史条件及司马迁本人的经历与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