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当今提倡生态景观规划、居住区设计人性化的设计潮流中,力求将理论根源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探寻正确的生态景观设计之路。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提出了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试图通过改善居住区绿地景观结构,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关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人性化观点和生态等角度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设计的原理,探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新思路。目的在于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思维模式,着重强调生态及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设计过于简单化,细部做法欠推敲;二是没有因地制宜地把握架空层这个特殊空间的场所特性;三是有些细节设计没有注重人性化。因此,居住区架空层景观的细节设计应考虑架空层的规划结构和细节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关注使用者的生活细节等,特别关注居住区架空层的地面、墙面、顶面、小品设施以及植物等要素的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为此,在居住区绿地设计中要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在居住环境中,充分应用植物的自然特性,以植物的形、色、香创造适宜人们的美学效果,而且将园林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应用于居住区绿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已成为人们理想的追求。在环境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的意义、特点、原则及设计要素进行了探索,旨在为社会创造出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人性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6.
从居住区景观规划的现状分析出发,揭示当前居住区景规划的问题和对景观认识上的误区。进一步阐述了居住区景观规划的两个新趋势,并从五个方面总结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最后对居住区景观规划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常见的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发现了有关生态居住区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指标选取不合理,使用不便捷等问题。从方便居民、园林行业部门使用的角度,围绕绿地质量、生态环境、生态健康3个方面,选取了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植物种类丰富度(木本植物丰实度)、乡土树种数量比例、垂直绿化面...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居住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居住区绿地能保护居住区环境 ,美化居住区面貌 ,以它的自然性、艺术性、科学性在自然系统和居住区健康发展之间起着协调、均衡作用 ,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一、居住区绿地的分类依照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可分为公共绿地、宅旁及庭院绿地、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地四大类。1 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及防护绿地 ,是居住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这类绿地常与老人、青少年及…  相似文献   

9.
从法国园林水景的特点、类型与应用出发,对安徽省合肥市绿城·玉兰公寓进行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法式居住区水景的空间布局形式,着重研究了法式居住区水景的设计特色和应用形式.在法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主要利用建筑来控制轴线,景观轴线来统领水景的空间布局.水景设计以形成镜面似的效果为主,除了喷泉和水渠外,动态水景观较少,法式园林中主要展示静态水景,以辽阔、平静和深远的气势取胜,水体外形通常规整和严谨,水面辽阔开朗,总体布局对称.所以在中国法式居住区中进行水景设计时,建议将水景的点线面布局形式与景观轴线结合,沿主要景观轴线设计水景,组织水景的空间序列.水景设计时以形成静态水景为主,同时结合地形的变化,设计跌水景观,形成动静有致的水景.利用水体景观元素如雕塑、植物、置石等来划分景观空间,打造适合中国地方特色法式居住区水景.  相似文献   

10.
园林尺度设计反映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能力,人性化尺度设计一直备受设计师的重视。通过对尺度概念的详细分析,定义了园林尺度的概念。从人性化的基本含义入手,将人性化的园林尺度分为3个层次:生理层、心理层及社会层。通过实例论证,指明合理的尺度设计应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出人性的活动场所。人性化的尺度设计符合园林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中对人的多种属性分析、充分考虑场所精神才是符合人性需求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住宅小区配套在提高楼盘档次、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完善城市新区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调查和收集数据,对住宅小区公共配套设施的总体配置状况与完善程度及其地区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求满足人们"享受生活"、"追求健康、舒适"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城市居住社区认同感的缺失日益严重,这违背了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对普遍现象的研究探讨和个案的实证考察,分析了社区环境是如何对社区认同感营造产生影响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背景下的社区重建有3个重要主题:政社分离、商居分离、灾后重建。通过武汉市汉正街商业街区从"商居混杂"到"商居分离"的变迁过程,说明了"商居分离",即社区与市场的分离是"政社分离"、"灾后重建"之外的另一种社区重建模式。"政社分离"通过重新厘定"政府"与"社区"的关系而重建社区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商居分离"则是通过重新厘定"市场"与"社区"的关系而重建社区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描述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在借鉴国际社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走向:社区建设发展梯度格局; 社区服务将向着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手段呈现代化型转变;社区建设的推动力政府直接参与转向非营利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能力增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水景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水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商对于水体景观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水景在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雨润黄金海岸的设计实例,以及对北方居住区水景施工工程的研究,提出人工湖景观设计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施工流程。同时,针对人工湖的平面设计、岸线设计和空间比例,以及建筑群、道路系统、置石与驳岸、植物群落与水系等要素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为园林设计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思路,丰富居住区水景的设计手法,为相关工作者在居住区水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案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依靠地缘关系而产生的现实社区建构与邻里互动模式正遭遇冲击的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以便民利民服务为宗旨的"网上小区"的创建与运行在建立新型邻里关系的基础上,扩大社区居民的人际交往与信息沟通,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自我完善的高层次心理需求。"网上小区"在发挥多种功能的同时还存在着普及度相对较低、信息沟通不及时、虚假信息传播以及因缺乏背景性而造成信息误读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女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女性地位的精准论述,也是以性别差异视角开展学术研究的基本遵循。通常情况下,传统私家园林的营造者与拥有者为男性,所以对于传统园林的相关研究大多忽略了女性的作用与影响,造成了研究视角与对象趋于固化。中国古代女性作为传统私家园林的重要参与者、使用者,其行为活动必然对园林的营造设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着私家园林的发展与革新。文章基于性别差异审视私家园林营造的新视角,梳理了女性行为活动对于园林营造设计的影响,具体分析了限制和促进营造设计的物理单元,既体现出人性化的研究理念,也为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伴随社会变迁与发展带来了诸多矛盾,出现小区管理无序。社区制度建设滞后、社区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社区治理资本贫穷、单位记忆的延续与社区记忆的缺失造成了社区参与度低、人际信任缺失。从根本上改善老旧小区现状,为这些社区的居民创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幸福的居住环境,必须推进老旧小区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教育创新。推进小区出新是构建和谐小区的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日渐上升,为了避免青少年受到监狱暴力以及“交叉感染”等伤害,目前采取人性化方式将他们放在社区中进行矫正。本文从非政府组织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是评价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高档商品房社区和旧居住社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高档商品房社区更注重时“社区管理”和“居民期望”的评价,旧居住社区则侧重于“居民生活性需要”和“社区管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盘锦市的两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旧居住社区.但是,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时社区的感知程度普遍不高,而旧居住社区的居民生活性需要和社区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