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每一家的院子。这院子四周的围墙高而封闭,院子里的花草和陈设,别人是不知道的,除非你已经敞开过。这个院子由你自己营造、由你自己打扫,别人是管不了的。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父母、妻子、兄弟、姐妹;都装着亲戚朋友、社会关系,就象在这庭院中栽种着椿树、萱草、紫荆、桂树、兰草、樘棣,以及各种藤萝之类。人的心中还要装着家庭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7,(5):60-61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离奇,人怎么能和植物进行心灵沟通呢?可是近些年来,有些人在这方面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电影院里诉心事 快期末考试了,老师与学生都在做最后的冲刺--复习. 这天放学后,青青从我身边走过,塞了一张纸条在我手里,转身就跑了.这是她一贯的风格,似受惊的小鹿怕正面与人交流,她小鹿般的眼睛闪着单纯的光,黑白分明的眸子让人怜爱.  相似文献   

4.
媛媛 《可乐》2010,(4):68-69
海子在大学教书时,写了大量诗歌,在学生中广泛传阅。学生们对这个诗写得很好的哲学老师,产生了好奇与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5.
铃响了,程老师咯噔、咯噔进了班级。“好,下面我念一下这次阶段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名单。”我不由得一颤,原本跃动的心立即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因为考完后我就知道考得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正曾经听老教师们感叹:以前的家长对老师是如何地尊敬,几十年后在路上碰到了还会热情地打招呼,而现在哪怕孩子就在自己班里,见了面一声不吭。时代的发展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让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事实上,现在的家长和教师之间有时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甚至是敌对  相似文献   

7.
笛卡尔是近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从质的角度理解心灵,为笛卡尔心灵学说的身心二元分裂论埋下了伏笔。笛卡尔在其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灵魂概念,把身心看作两种不同的实体,富有启发意义但又难以自圆其说。与笛卡尔同时代的英国经验论者将感觉作为心灵的本质,而德国古典哲学家则认为心灵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理性和意向性。二者都受到笛卡尔心灵学说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心灵导航     
《成才与就业》2011,(13):106-106
诚实 老板说:“年轻人,如果你想在这里做事,有一件事必须要学会。那就是,我们这个公司里要求时刻保持整洁。你进来时在门垫上擦脚了吗?”  相似文献   

9.
走进心灵     
我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手中拿着一本书,带着他的弟子,来到长满野草的旷野里,席地而坐。  相似文献   

10.
高飞 《人力资本》2008,(7):92-92
商界中的很多人,都被各种各样的牢笼和恐惧拘押着,经常希望有一些指点迷津的秘笈,或者某个权威人士能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可是,绝无可能。陷入困局时,我们总会回过头来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只有全然发现真实问题的本质,关注当下的力量,才会挣脱锁链,释放自己的无限潜能。《解放企业人的心灵》由作者王育琨的母亲——一个心灵解放者出发,带着怀念带着爱让我们感受到最触动人心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党政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中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日益凸显,淮北市开展了清理整顿党政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工作。随着清理整顿工作不断深入,也暴露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面临社会组织自主性较弱、行政化思维观念浓厚、清理整顿手段"一刀切"和缺乏立法保障的困境,应通过增强社会组织自主性、转变发展社会组织的观念、建立分类管理模式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等措施,有效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心灵自控的研究是医学心理与教育心理近年来重点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侧重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观点 ,同时也针对中国实际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心灵小木屋     
查一路 《社区》2014,(14):39-39
车子下了高速。不远处,就是我所在的城市,我在这座城市二十余载,生活得浮皮潦草,对它没什么感受。可是,在这一瞬间,看到了城市的灯火,那么璀璨。我的心瞬间有了强烈的温暖感,犹如木屑一样松软,泡沫一样轻飘。  相似文献   

14.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交流过的感人事。习作中,同学们要选一些能感动自我内心的真人真事,并根据与大家交流的将特别的感动的地方详细地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丰富真实,能够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薛林 《可乐》2009,(12)
到现在为止,我共看过三本《可乐》,可我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她。每次放下心爱的《可乐》,我都很舍不得;每次阅读完毕,我都急不可耐地要跟周围的人讨论感想;每次路过报刊亭,我都忍不住要上前  相似文献   

16.
韦桂琼 《社区》2012,(3):53-53
很少有年轻人会想自己衰老之后是什么样子,也极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当中国已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家不再无动于衷,关心老人,已是个越唱越响的社会旋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年人最需要什么。北京玉蜓桥畔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刚入院时,神思恍惚,嘴里经常语无伦次地嘟哝着什么。院长李伟经过反复琢磨,方知老人很喜欢小孩,家中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后,老人想尽一份力照看小孩。可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生怕老人年老体弱,会摔伤孩子,坚决不许老人接触小孩。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与实证主义的抗争从未停息过。当下的“社会建构论运动”正是反实证主义传统在后现代境况中的继续。因此,与其说“社会建构论”是一场运动,不如说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在这一大的前提下,又存在有许多不同的主张。通过对社会建构论某些代表观点在社会科学中的发生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可以探讨语言(或话语)与心灵实在间的内在逻辑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亦可以此来认识为什么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认为话语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合法主题。  相似文献   

18.
孙丽郦 《社区》2013,(28):54-55
一位老总开了多处分公司,在谈到自己能承担如此重任的心得时说:“我有时也很累,也有很大的压力,好在我办公室后面有一个小花园,遇到问题时,我喜欢去那里莳弄花草,这个过程中,心渐渐平静下来。许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也有不少构想在这里浮现,花园是我安顿心灵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的一个乡村,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15岁那年,他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  相似文献   

20.
戴维森的非法则性一元论极大地复兴了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因果性的讨论,关于其心灵因果效力的争论持续至今。在众多批评者中,金在权对其副现象实质的指责最具有代表性。通过考察非法则性一元论下心灵事件和属性发生因果作用的机制,及其可能的摆脱副现象指责的方式,可以局部阐清这一复杂的争论。戴维森实际上难以应对金在权的批评,并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