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绩评价包括经营业绩评价和管理业绩评价两个基本层次。经营业绩评价是对形成企业业绩的所有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一般是指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作的评价:而管理业绩评价是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管理业绩与行为进行的评价,评价的业绩只限于管理者权力可控的范围。企业集团是由众多的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群体,由于各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具有各自独立的利益,首先谋求自身局部利益而非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就  相似文献   

2.
战略管理会计是在知识经济和网络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管理者确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规划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管理科学理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苏文平 《人才瞭望》2004,(12):12-13
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显示:做出和保持最好业绩的公司,其共性是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及其客户的高度忠诚。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其中,通过员工绩效考核、运用企业管理的“二八定律”,将员工分为A、B、C类是广为采用的一种方式。A类员工是指占企业员工总数20%、却为企业创造80%的价值的员工;B类员工是指占企业员工总数60%~70%、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上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人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作理能力等非财务相结合的企业经营行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个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评价技术。”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评价和推荐,是对传统人事人才管理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它对于企业经营者的甄选考核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波  凌文辁 《人才瞭望》2005,(11):48-49
继任计划(succession plan),又称接班人计划,是公司确定关键岗位的后继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开发的整个过程。继任计划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和管理公司的人才继任计划,能为公司培养和储备关键的人才;能提高管理者对未来角色和挑战的准备,建立起企业持续经营和稳定的人力资本,防止因人才流失引起的公司经营和业绩的大的波动;能充分激励员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张章兴 《人才瞭望》2015,(2):139-140
企业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笔者分析、论述了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和360度绩效考评三种典型的绩效评价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所作的综合性评价,它在企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团如何建立培训考核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澎 《人才瞭望》2003,(12):33-35
培训效果是培训工作的目标,只有达到了培训的效果才有可能说完成了培训工作。但是,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考核却一直是企业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一个企业,特别是进行多元经营的企业集团,面对子公司各不相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体系,如何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它们的培训效果,这需要建立一个培训考核指标体系。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应该能够科学地评价各子公司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真实地反映培训工作的效果,并可以通过这些指标达到督促和激励各子公司进行培训的目的。据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培训环境、受训意愿…  相似文献   

8.
徐莉莉 《人才瞭望》2004,(10):17-18
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广泛认可。准确的职责描述和工作规范分析不仅能够为企业清晰地了解各岗位工作职责细节、何种人才为企业所需、各岗位的价值及员工工作业绩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使各岗位员工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而且能够为各岗位、各类型员工的培训提供所需内容,使得新员工和老员工培训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董亮  许元 《人才开发》2007,(11):24-25
一、绩效考核的产生和发展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有效考核和控制,获得反馈信息,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绩效考核最早起源于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在英国实行公务员制度实行初期,公务员晋级主要凭资历,造成了  相似文献   

10.
柔是一种曲线柔是一种弹性柔有无坚不摧的力量柔之一字万妙之门西方一些专业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组织机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柔性化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柔性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企业管理的新潮流。研究和借鉴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企业的经营无疑是有益的。柔性管理,是指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核心,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追求自我实现的满足。柔性管理的内容很丰富、广泛,应用时也较难掌握,我们仅从核心。手段、精髓及目标四方面对管理者的柔性管理进行粗浅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11.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大师罗伯特&;#183;卡普兰和戴维&;#183;诺顿提出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之所以称为平衡计分卡,是因为它所包含的业绩衡量指标兼顾了影响业绩的长期与短期因素、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外部与内部因素等多个方面.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12.
管理精萃     
1国内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联想集团:办公司就是办人。   海尔集团:海尔的真正动力源是所有的劳动者,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员工。   长虹集团:尊重每一个人,管理是管理者思维的管理,是管理者境界的管理,是管理者目标的管理。   春兰集团:企业的动力源主要是人。   小天鹅集团:企业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始终充满着忧患意识。情系职工,依靠职工。   荣事达集团:营造“和商”人文环境,规范员工行为。 (北电 )女性经营企业少亏损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内地女性所经营的 150万家企业中,只…  相似文献   

13.
张旭 《人才瞭望》2009,(8):93-94
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管理者,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确定公司经营的大政方针、发展方向和规划,掌握政策,制定公司规章制度以及进行重要的人事组织及其变动等。也就是说。凡关系到公司全局、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凡是与外部协作和市场竞争有关的重大问题,均由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基层管理者则主要是调动下属成员进行团队合作,组织一线职工努力完成生产计划和工作任务。而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企业决策、战略执行及基层管理与决策层的管理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学志 《人才瞭望》2008,(5):104-104
绩效考核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正确有效评价组织和个人业绩的必要手段,是衡量组织和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是薪酬体系中最终利益分配的核心依据。曾几何时,“指标量化”、“KPI”、“360度评价”等术语充斥着人力资源的教材和书籍,是讲堂上教授学者们唾沫横飞、天花乱坠的时髦用语。笔者在多年对中西方文化研究后对此有一些个人之见,谨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现今,我国经济正以蓬勃态势迅猛地发展,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企业,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其地位与作用,根据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体系来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全方位地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如今,由于我国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一直存在弊端和漏洞,因此,如何有效改进企业现金流管理中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就成为了诸多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将会面对的一大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广泛认可。准确的职责描述和工作规范分析不仅能够为企业清晰地了解各岗位工作职责细节、何种人才为企业所需、各岗位的价值及员工工作业绩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使各岗位员工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而且能够为各岗位、各类型员工的培训提供所需内容,使得新员工和老员工培训得以顺利开展。可见,工作分析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工作分析应该也必须提供准确的、有效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信息,但笔者在从事管理咨询过程中发现,实践中存在许多因素可能导致工作分析信息的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视角透析我国HR经理能力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有它自身的价值观念、信仰、工具和语言。不同文化的价值和信仰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风格和效果。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首先是由西方科学文化奠定的,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的态度上,将人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因而更强调理性、独立、创造性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多地把人作为群体的分子对待,因而管理中更注重群体利益,强调人情和集体原则。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的经营国际化已势不可挡,这对正在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中国企业HR经理构成了新的挑战:HR经理不能只局限于单一文化状态下的人力管理,需…  相似文献   

18.
崔蕾  王鲁捷 《人才瞭望》2007,(11):62-64
作为企业人力资本的中坚力量,中层管理者的工作质量与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选择胜任的中层管理者,加强中层管理队伍建设的探索和讨论,对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03年6月,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准则》,给出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础,是单位、部门进行自我监督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对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杨斌 《人才瞭望》2005,(1):26-27
绩效评估,又称人事评估、绩效考核、员工考核,是企业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从企业总体战略着眼,以提高企业整体业绩为目的,从员工个人业绩出发,对员工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进行考核的业绩管理制度。绩效评估是把双刃剑,做法得当,可以活化整个企业,成为促进员工改善业绩和素质,促进企业实现经营战略和目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绩效评估做法不当,就会出现评估偏误,使评估的正确性大打折扣,从而削弱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