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49名高复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高复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其次是担心未来的前途,高复生的焦虑表现上,思维阻抑多于身体反应。高复生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其选择依次是问题解决、忍耐、退避、发泄、求助和幻想;女生更容易因为准备不足而焦虑,女生比男生多倾向于选用求助和发泄的应对策略;问题解决与焦虑原因和程度呈正相关,幻想与他们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在求学生涯中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的压力多半来自对考试的焦虑。比如在考试前,由于担心考得不好,孩子可能会有小小的情绪或者行为上的表现,比如沉闷、话少、食欲不振、精神欠佳等。多数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束手无策,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在意这次考试等。  相似文献   

3.
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产生的不愉快、紧张乃至沮丧的情绪状态。元认知是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监控、调节和评价。对焦虑产生原因和元认知策略内涵的分析表明,元认知策略具有培养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外语学习焦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理由认为,教育偏重分数、高学历的社会竟争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的重要原因,青春期青年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过度,劣等感,情绪不稳.外界易干扰他们的情绪.陈氏调查发现高考预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与SCL—90总分呈极显著负相关.高考是考生的重大应激事件,并严重影响情绪,而紧张焦虑等情绪障碍影响人体机能,注意集中困难,易导致敏感器官功能障碍,还会影响学习和考试.适宜的应激才能使个体处于最佳功能状态,过强或过低都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有的高考落榜生是因为高考紧张而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考前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学习压力过大等.优秀人才,之所以成才,是因为他们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学习刻苦、能排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等.我们假设高考成绩也与这些心理因素有关.目前国内研究高考生心理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的文献很少,而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学生多达数百万,高考作为一种应激源,对如此众多又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学业与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因素对高考的干扰,使考生既能时出好成绩,又保持心身健康,不仅有利于国家发现和培养千百万建设人才,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青年心理素质,这是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研究心理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具有非  相似文献   

5.
《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的反思致力于揭示启蒙的情感根基.启蒙就是彻底而神秘的焦虑,启蒙源自一种深层的恐惧.在启蒙、主体性蕴含着的焦虑中,主体与客体的距离是关键:疏远是消除焦虑与恐惧的基本策略,是撇开个性、特殊性而普遍化的关键所在.哲学、宗教、神话、巫术作为消除焦虑与恐惧的方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启蒙不再与神话、诗完全对立,而是包含着某种神话.启蒙暗含着的主体化策略有贬低世界和把世界理性化两种形式.它们都具有深层的情感根基,都是焦虑与恐惧的表现.启蒙对自身情感基础的解释不是为了否定启蒙,而是进一步唤醒启蒙,因而是启蒙自身推进的体现.它表明启蒙仍未完结,哲学仍富有批判性力量,尽管这样的哲学不再与神话和诗完全对立.  相似文献   

6.
郁乐 《兰州学刊》2014,(5):1-5,15
近年来诸多道德争议事件及其引发的焦虑情绪,源于生活世界变迁中道德行为情境的变化;植根于血缘乡土社会的情感记忆与道德期待,面临陌生世界与商业社会的行为情境,产生了系列的道德与情感落差,导致了道德焦虑体验的形成,引发了负面评价与消极暗示。深入分析道德焦虑心理的形成机制,对人们理性地看待道德争议事件,预防相关情绪与心理机制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庭科技》2012,(8):28
"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表现出精神抑郁、情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通过采用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社交焦虑和幻想应对方式中,理科生与文科生、文科生与艺术生的差异显著。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引导大学生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丁力 《学术研究》2005,4(4):131-134
论文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提出20世纪上半段的现代文学中知识者形象有“集体性焦虑”的突出心理表现,从作品表现、作家自我表述、批评家感触等方面阐述,认为这种集体性焦虑与知识分子作为“边际人”或“过渡人”密切关联,指出对现代知识者形象的集体性焦虑的研究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文 《家庭科技》2007,(3):42-42
都市女性心理问题有六多.一是焦虑的多.担心、紧张,心里总是有种不安全的预感,这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二是抑郁的多.患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高出1倍.而在抑郁症患者里,有自杀企图的女性比男性要多一倍.三是失眠的多.女性失眠人数是男性的4倍,男人持久失眠的较多,但女性可能会经常反复出现失眠.四是厌食的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状况及关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从父母养育方式、焦虑、抑郁的定义演变,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并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他们英语学习焦虑指数以及不同类型受试者的相关性;分析了焦虑的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助于学生减少或消除焦虑情绪,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汪磊 《天府新论》2013,(3):91-97
随着中国社会的“脱域”演进,普遍的焦虑情绪弥漫开来,这种不安情绪的郁积表现为弱势心态的泛化蔓延,而网络技术的生活嵌入,为内隐的焦虑情绪提供了宣释的出径,生成出以“话语符号”为标帜的网络狂欢景观.网络的狂欢是对现实压抑的反弹,映射出了社会焦虑的镜像.社会焦虑要获得安顿,在根源上应化解社会的结构性压抑,促进社会资源流动的良性循环,并提升社会成员的效能感,避免习得性无助.此外,大众媒介的认知引导,社会治理理念的柔性转向以及社会信任的培育,也是化解社会普遍焦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美感的心理分类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关于美与情感的问题,是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十分关注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笔者认为,情感问题固然重要,也值得写专题、作专著进行研究;但是,情感本身并不是思维或心理发展的一个逻辑阶段,它在一部描述审美心理逻辑阶段的著作中,单独作为逻辑阶段的描述是不恰当的.在心理发展的诸阶段中,情绪或情感问题都会发生.按现代情绪心理学家的见解,情绪、情感发生都是心理机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0名师专大一女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专业的女生在人际关系和健康与适应问题维度两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理科女生得分高于文科女生;而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其它因子和焦虑得分上不存在专业差异。(2)师专女生生活事件的各因子得分与焦虑间存在正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与适应问题、其它因子对个体的焦虑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受惩罚和亲友与财产丧失因子对焦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信赖他人在大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关系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信赖他人量表及交往焦虑量表(IAS)对2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及知识性与信赖他人呈显著负相关;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及娱乐性与交往焦虑呈显著负相关;②信赖他人能够调节家庭环境矛盾性维度与大学生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结论:不良家庭环境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交往焦虑的危险因素,而中等信赖他人水平则可以降低大学生交往焦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的自我本体性安全基础发生了转变,现代人普遍遭遇着生存焦虑,人们在面对将要发生的、与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由焦躁、不安、忧虑、抑郁等感受交织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自我认同危机、风险忧虑、生存意义的迷失、关系焦虑等问题.因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还需要具备应对不确定性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排解生存焦虑而获取发展,这需要个体提高反思性选择能力,信仰的建构和信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万涛 《天府新论》2005,(Z1):39-41
领导者作为组织的核心人物,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发展.尤其是在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下,领导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等心理失衡的状况.因此,领导者在出现心理失调时应主动自我调适即处理好事业、身体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改善认知方式;合理宣泄情绪;调整与改善性格;建立积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彭红卫 《云梦学刊》2006,27(3):42-45
从屈赋文本探寻屈原持续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屈原死因的关联,可以发现,屈原赍志以殁是历史必然条件下其人格合乎逻辑的推衍,与他长期的身份焦虑和文化焦虑体验密切相关。在高贵的出身、曾经的政治辉煌和悲惨的疏放命运的紧张对峙中,在感性的楚巫文化和理性的华夏史官文化的激烈碰撞下,焦虑带来了压抑,其人格也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启蒙中蕴含着焦虑与解释启蒙理性的情感根基直接相关。在弗洛伊德对成长期儿童的焦虑分析以及焦虑与恐惧的区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启蒙辩证法》的启蒙批判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异在他者引发的焦虑是西方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一。进一步地反思、遏制、消解焦虑情绪,走向与异在他者的和解,是推进启蒙的主要所在。理性、支配和恐怖,是立足于这种焦虑观反思启蒙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