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典写实──岳飞《满江红》词“饥餐”“渴饮”联补说拙文《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载《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同年第3期转载)指出:岳飞《满江红》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联并非岳飞自...  相似文献   

2.
岳飞《满江红》词的一处用典及其寓意夏先培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它并非岳飞自我作故,而是用典,这一点似乎至今未见有人准确指明。如时下较有影响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两种《...  相似文献   

3.
自近人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辩证》中提出岳飞《满江红》词真伪问题后,夏承焘先生又撰《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一文,详加考证,断为伪作。去年港台报刊又提出这一问题,讨论颇为热烈。略览众文,以认为此词是伪作者居多。但综其主要论据,仍未出余、夏二先生之文。即:1.《满江  相似文献   

4.
传世的“岳飞《满江红》”一词,首次出现于明代中叶袁纯编辑《精忠录》。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余嘉锡等学者对此词著者产生质疑,相关争议至今未获得学界共识。在学界既有研究和争议的基础上,对比考辨“岳飞《满江红》”与史载岳飞诗文、元杂剧《东窗记》,同时参证《精忠录》编辑和刊刻的史实,可对该词非岳飞所作,做出进一步的文本研究,提供“内证”阐述。考辨可知,不仅“岳飞《满江红》”系明人伪托,而且伪托的肇始者就是以编纂《精忠录》而使该词“突出于明之中叶”的汤阴县教谕袁纯。  相似文献   

5.
世传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据研究,这首词最早见于明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之《精忠录》,后又见于最近发现的天顺二年(1459)立于汤阴岳庙的《满江红》词碑。这就以铁的证据,否定了王越伪作说,以及此词最早见于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岳墳词碑说。明中叶以后,除阶编《岳集》,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以及后人增补《桯史》附录,也都收入这首词。为下文论述方便,兹将其全文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岳飞[满江红]词,为历来传诵名篇,明清人从来没有怀疑它是伪作。近人余嘉锡氏《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三,考证明嘉靖徐阶编《岳武穆遗文》,始疑其为明人所伪托。后来,学初《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载《文史》第一辑,1962年版),对余氏所疑提出异议。文中检查了载入岳飞[满江红]词的《草堂诗余》的早期版本,其中有一种版本说:“《精忠录》载岳武穆二词,皆佳作,浙本《草堂词》附录于后。”  相似文献   

7.
时代之子与时代之声--也谈岳飞的《满江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飞的<满江红>词,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感情,是当时的时代最强音.但是,在英雄的身后,围绕着这首词,却发生过激烈的论争.近年来,有人以为这首词"并不能算作上乘之作",提出了新的指责.作者以为,词是时代的产物;岳飞的作品只有放在他所生活的那一时代里加以认识、评价,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满江红》(怒发冲冠),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然而,它并非岳飞所作。这点,余嘉锡、夏承焘两先生早有论证。余先生的主要论据有:一、此词不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金陀粹编》的《鄂王家集》中;二、此词从未见于宋元人记载或题咏跋尾,而突现于明代中叶以后的碑刻,刻者“不言所据何本,见之何书,来历不明。”(见科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最后修订本《四库提要辨证》卷三五)夏先生的主要论据有:一、贺兰山在西北甘肃河套之西(现属宁夏回族自治区),而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  相似文献   

9.
怀疑“怒发冲冠”《满江红》词的作者,说它可能是赝品的,自余嘉锡教授所作《四库提要辨证二十三卷》始。对词的本身余氏认为“无破绽可言”,只强调不见于岳珂所编《鄂王家集》,不见于宋元人著录。疑之,而仍同意其“于世道人心深为有裨”。以为“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传可矣”。国人因其只有消极方面的怀疑,并没有不是岳飞作的确切的实证,所以对这首词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一、认为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赵构而不是秦桧的几种意见明朝中叶,苏州名士之一的文征明,曾为杭州的岳飞庙题写了一首《满江红》词,全文为: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相似文献   

11.
1993年3月25日至29日,“岳飞暨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该研讨会由岳飞研究会与杭州市园文局合办、杭州大学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台湾、大陆的八十九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的论文有七十余篇.岳飞研究会顾问、年事已高的北大教授邓广铭也专程莅会,并在会上作了《岳飞(满江红词)中的贺兰山不在磁州》及有关史学研究方法的专题报告,给与会者以很大教益.这届研讨会,与前三次岳飞研究会年会相比,显示了四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南来前期词坛,涌现出一大批爱国词人,如张元干、张孝祥以及李纲、岳飞、赵鼎等人.他们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惨痛现实,高呼抗战,把谴责权好、救亡扶危、收复中原作为词的主题,创作出不少慷慨悲壮、辞情激昂的作品,其中一些登临同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登临之际,纵目南北山河,壮怀激烈,仰天长啸,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振聋发聩,激荡人心,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如张元平的《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孝样的《六州歌头》(长难望断)、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等篇,在当时以及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行书四条屏临王羲之《兰亭序》隶书立轴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草书毛泽东《沁园春·雪》郭诚文书法选@姚国瑾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以号知名于世。江苏兴化人。他不仅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而且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松轩随笔》,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但“词犹胜于诗,吊古摅怀激昂慷慨,与集中家书数篇皆不可磨灭文字。”(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后人为词,学板桥不已。”(《白雨斋词话)今存百廿篇,此为他精选传世之作。在《题陈孟周词后》的序文中记道:“陈孟周,瞽人也。闻予填词,问其调。予为诵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不数日即为其友填二词,亦用《忆秦娥》调。其词曰(略),予闻而惊叹,逢人便诵。……拙词近数百首,因愧陈作,遂不复存。”仅在范县一次就焚词近数百首,可见板桥词作甚多,因精选之严,删余无几,当为叹惜。《板桥词》中“歌咏百姓之勤苦”,抨击黑暗社会的凡三十余首,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潍县竹枝词》、《浣溪沙·老兵》、《瑞鹤仙·官宦家》等;怀古抒情词约三十二、三首,如《念奴娇·金陵怀古》、《青玉案·宦况》、《满江红·思  相似文献   

15.
速览     
《源流》2009,(3)
福建老区调研该刊改成彩版后,内容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加悦目。一首《满江红》纪念项南诞辰90周年。项南作为改革先锋,为福建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贾庆林同志特撰词追  相似文献   

16.
诗言志.《水浒》中宋江在菊花会上的《满江红》词,露骨地表达了他的投降之志。分析一下这首词,有助于我们认识他的投降派的真面目。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烈火遍地燃烧,北宋王朝统治摇摇欲坠。梁山泊农民起义军屡败官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节节胜利。到了开菊花会时。队伍空前壮大,战将云集,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一派兴旺的大好形势。大聚义后,梁山向何处去?是乘胜前进,推翻封建王朝,还是争取招安。向封建王朝投降?革命形势越来越好,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宋江就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费尽心机地组织了菊花会,抛出了他的《满江红》词;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  相似文献   

17.
读梅村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其号梅村,江苏太仓人。他是清初著名文学家,主要以诗名世,兼擅词曲。梅村词旧有三种本子,所收篇目多寡不一。《梅村集》收九十二首,《梅村家藏稿》收九十六首,孙默刻《国初十二家词》收一百零一首。近人陈乃乾先生辑《清名家词》以上述三种本子互校,收罗最为完备,共得一百零五首。梅村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因而其词多抒写沧桑之感,故国之思。集中五首以《感旧》为题者,就有四首属于此类。如《满江红·重阳感旧》上片:“把酒登高,望北固、崩涛中断。  相似文献   

18.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是否岳飞所作,近几年又被作为疑案重新提了出来,国内文史界的专家们也各抒己见,众说不一。 在讨论中,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学者,都曾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出现首次书写词碑的是浙江提学副使赵宽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最近,我们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汤阴县岳飞庙碑林中有一碑刻,时间上与赵碑有很大不同。概述如下: 在汤阴岳飞庙肃瞻亭院东南隅墙壁上,嵌砌着一块不为人们注目的石碑,此碑长方形,高140厘米,宽49厘米(厚度无法测出)。碑额呈弧形,中高29厘米,正中阴刻五朵祥云,两  相似文献   

19.
岳飞(1103—1142)诗《过张溪赠张完》,载于《岳氏宗谱》,此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年)春,一般人认为这首诗是岳飞登门拜访其在世友人张完时所作,又说岳飞偕张完长兄遵道之子大年,访张完墓时纪念张完之作。诗中"高人"是指张完。其实张完、张安国、张大年并非一人,且岳飞从未见过此三人。事实上,是张安国之子张充代兄张祟(礼部尚书)和诗一首,被他人误认为由张完和诗,而误传至今。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诗言志”。宋江是个攻读“经史”的儒,并不擅长诗词,但《水浒》作者为要把他美化成“全才”,也让他常常卖弄文墨,吟诗作词,言其野心家的“凌云志”,抒其投降派的“中心愿”。总观《水浒》,俯首皆是。但最能暴露他假造反、真投降,甘当地主阶级忠实奴才的,要算浔阳楼上的“反诗”、菊花会上的《满江红》和送给李师师的那首乐府词。因为这三首词,活灵活现地道出宋江从投机革命到叛卖革命,直到镇压革命的全过程。第一首是宋江上梁山前,在得阳楼上题的所谓“反诗”《西江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