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性犯罪决策——成本收益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犯罪经济学原理,犯罪收益和犯罪成本有多种类型,罪犯从事犯罪活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亦即对犯罪收益与犯罪成本的权衡。基于此,构建了理性犯罪决策的成本收益模型。它表明,当获得收益的比率等于可能受到的惩罚的比率时,罪犯的犯罪决策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
对“民工潮”现象的若干社会学思考陈宁近来,“民工潮”现象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笔者拟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现象提出若干看法,以就教于大家。一、民工进城动因中的诸种社会学因素农民进城的动因,人们大多从“剩余劳动力转移”上去寻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又远不...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农民进城的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转工、农转居和农民工这三种农民进城的主要方式中,农转工由于体制转型的问题而变得举步维艰,作为其替代办法的农转居虽然正成为许多地区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首选方案,但许多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进城面临着因其素质低下而无法就业只能“吃低保”的困境,因此,农转居不宜盲目扩大规模。与上述两种行政主导型的进城方式相比较,农民工则属于一种个体主导型的进城方式。因而只要加快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其创造宽松的进城环境,则农民工无疑可以成为一种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的吸纳农民进城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80年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兼业转移曾由于其转移成本偏低,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乡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在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主体、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就地兼业转移的作用?笔者认为:大规模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现实,就地兼业转移将仍然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20世纪下半叶先后出现了知青下乡和民工进城两次大的人口迁徙。文学叙事对这两次逆向人口迁徙经验的描述,反映的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的离"家"苦难。两者的差异在于,知青文学反映了革命现代性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所带来的经验,包含着英雄主义的主题和浪漫主义激情,民工进城的文学则是普通人的日常故事,呈现为另类的苦难。知青文学的叙事重点,是精神拯救问题,民工进城的文学叙事则包含着叙事者的人道主义同情。人口迁徙的这一转向,标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已经从一种革命的行为转变为一种经济的行为,务实的生存逻辑反映了社会对城市文明的肯定和对乡村文明的扬弃,这实际上向人们提出了两难的价值选择。新的道德原则的建构应该在肯定物质利益正当性的同时,重视精神价值和道德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6.
唐明珠 《理论界》2007,(12):249-250
随着资产定义对“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特质的捕捉锚定,随着资产计价目的由反映受托责任到针对决策有用的潜移默化,随着收益确定向资产负债观的回归倾斜和全面收益概念的渐入人心,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成为主流计量属性之势。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公允价值,现阶段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究竟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工经济与农民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现代化是个大课题。实现农民现代化需要各种现代性因素的综合作用。本文的主旨即是探讨当代中国的民工经济发展对农民现代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民工经济是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获得城乡差别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笔者认为,我国当代民工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在促进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农民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直接促进了农民现代性的成长,加速了农民角色的现代分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工作调整经济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考察了影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替决策的因素,以及对内部晋升和外部聘用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企业的成本收益仍然是研究工作调整的有效方法.就管理人员的更替决策而言,企业需要对内部晋升和外部聘用分别带来的成本和未来对公司带来的可能收益进行权衡.在公司规模比较大、企业特殊人力资本投资比较重要的情况下,公司更倾向于引入CEO继任计划来从公司内部提拔继任者.本文还结合中国的实践,对有关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体制的约束,目前,宁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不够充分,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借鉴托达罗模型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如何通过影响转移成本收益来影响农民决策的,从而提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丽  郭晓梅 《学术探索》2012,(3):114-116
当前,我国环保部门正在探索利用排污权交易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制度。这是一种市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赋予企业较多的决策选择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本和收益函数来选择适合的排污策略。通过建立排污权制度下的排污决策模型,可以分析不同策略下达到最优决策的条件和相应的环境成本,从而有助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成本与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个人应当通过对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而对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做出决策。而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下降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过度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产品质量改进会影响产品需求、延保服务需求的问题,在构建顾客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商提供产品、在线零售商销售产品及提供延保服务的供应链利润模型,分析了产品故障率等对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产品质量改进程度、定价策略的影响,比较分析了集中式与分散式决策下的企业最优决策,进而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弥补质量改进成本造成的利润损失以激励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程度,求解了“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组合下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和批发价格,合作契约可使供应链成员企业利润达到帕累托最优。研究结论:在产品改进的决策中,虽然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程度会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供应链企业利润上升,故制造商还是应改进产品质量;在延保服务的决策中,过度的控制单位延保服务成本并不利于在线零售商利润增加。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解决华北水危机可选方案成本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坤 《社会科学》2004,(12):5-12
本文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解决我国华北水危机的几个方案:南水北调、海水淡化和节水进行了系统的成本分析,认为,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成本巨大,而且环境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大,是一个效益不好的方案;而节水和海水淡化是解决华北水危机成本低、收益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我国扶贫瞄准方式变迁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贫瞄准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调查成本和设计成本,瞄准收益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政治收益。我国扶贫瞄准方式经历了从普遍化瞄准到县级区域瞄准,再到村级区域和人口瞄准相结合的历史变迁。该变迁是由瞄准成本和瞄准收益的对比变化决定的,是瞄准成本和瞄准收益非平衡增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论近代中国农民进城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农民进城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农民工对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影响的某些侧面。认为农民进城有着多方面的正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等越来越远离传统而具有了“现代性”,而且,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民工“回流”把城市文明输入农村,给封闭的乡村带来新鲜空气;家族散之四方,给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以有力的冲击。但农民进城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民市民化--农村居民进城决策及进城农民境况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以居民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基础,探讨浙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的进城决策和已进城农民的生活境况及身份地位的变化问题.认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康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的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是当前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价格违法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违法行为就目前是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的一种违法经营手段。因此,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要想达到遏制价格违法行为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节价格违法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使价格违法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收益,价格违法行为的边际成本大于其边际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主流金融理论把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看成是投资者的最优决策过程 ,本文认为投资者预期表明了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认为股民预期行为体现为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股民预期行为的形成是在比较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基础上 ,在与其他主体博弈中 ,通过反复学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证券违法犯罪监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券违法犯罪会降低证券市场的效率,对其监管被认为是一场迄今“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罪犯犯罪的概率取决于监管成本和发现犯罪行为后对市场的弥补收益,监管者监管的概率取决于罪犯的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监管者如不能全面加强监管力度,也可以通过降低监督成本,加大惩罚力度降低证券市场犯罪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马进  刘世强 《学术论坛》2006,(7):101-103
文章对詹姆斯.M.布坎南“在财政选择中,税收决策和支出决策的相对分离将使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成本和收益的估计出现非对称性,进而导致财政缺口”的观点进行了模型化,并在模型中“楔入”政府效率及官员腐败,探讨了政府效率及官员腐败如何影响个人的财政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