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响我国非营利性组织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在于组织特征、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这三大因素。通过考察中国国情下的非营利组织,利用2010—2012年全国性基金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可对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质量的这三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规模、管理效率和捐赠依赖度等组织特征、组织的政治联系等外部治理因素以及理事规模和平均年龄、监事规模和平均年龄等内部治理因素均会影响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质量。通过完善基金会自身建设和外部治理环境,明确非营利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处理好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有助于完善我国我国基金会的信息披露,促进基金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交叉销售行为实现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与交叉销售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交叉销售概念的界定、交叉销售机会的识别和交叉销售策略的实施。结合深度访谈的有关数据,本研究对交叉销售行为实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剔除外部情景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影响后,交叉销售行为的实现取决于销售人员的交叉销售倾向,而影响交叉销售倾向的因素包括感知的价值效用、感知的成功的可能性和对交叉销售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西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调查的信息,采用系统基模方法深入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自身或家庭因素、外部宏观环境、具体微观环境三大因素。个人自身或家庭因素中,家庭经济状况、原来外出打工的收入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呈"U型"关系,受教育与掌握技能程度、个人与家族的人脉关系等因素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积极影响;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生活成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推进作用,但融资困难与创办企业困难又会阻碍农民工返乡创业;具体微观环境因素中,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公正待遇、家乡的发展环境改善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财务治理缺失和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本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非营利组织进行了一次小规模问卷调查,运用自抽样方法研究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与信息披露之间正相关,且理事会财务人员的数量显著增加了信息披露的可能性,降低了项目资助人和外部捐助者获取财务报告的难度;编制财务报告的频率和种类也增加了信息披露的可能性。但是监事会的财务人员的数量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微弱。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可以改善组织的筹资情况,尤其是外部捐助者获得财务信息的难易程度与组织是否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之间显著正相关,但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项目资助人主要是政府,所以项目资助人获取财务报告的难易程度与筹资情况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的影响因素,而且丰富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领域的文献。  相似文献   

5.
企业公益捐赠可以看成一个博弈问题,其参与人由企业和公益机构构成。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捐赠企业之间的捐赠行为博弈和捐赠额度博弈,分别求出完全信息动态条件下企业公益捐赠行为博弈和捐赠额度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相似文献   

6.
慈善捐赠在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公民自身、慈善机构、政府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18项因素假设,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建立了山东省私人慈善捐赠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现,公民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和亲朋好友的鼓动等九项因素与私人慈善捐赠呈正相关,财税政策和慈善机构的知名度对私人慈善捐赠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梳理2008-2018年3月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相关文献,基于创业全过程视角,对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意愿、行为、绩效和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析,从农民工个人、家庭和创业地环境三个层面构建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理清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建立三者的影响因素体系;针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践,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影响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学生个人、教师以及教材。教师应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之上,寻求相关的改进策略,将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多表扬鼓励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材,以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的ABC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肯定以往研究得出的环境态度影响环境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重点研究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在外部情境因素极其有利的情况下,积极的环境态度能够导致环境行为的发生,当外部情境因素不利的时候,积极的环境态度也不会产生环境行为。这说明了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受到外部情境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外部情境因素"合作参与"、"参与渠道"、"政策法规"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说明促进城市女性在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除了要培养女性积极的环境态度外,更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外部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业求助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策略.在学习中,将他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加以利用以应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一种重要的适应能力.影响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因素主要涉及到自我归因、成就目标和自尊等内部因素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课堂情境和任务难度等外部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适应性求助行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要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以难度适当的任务、营造支持性的班级气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通常将我国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归因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就会陷入“能力解释能力”的困境,为此就不能仅从组织行为及其结果的层面上探讨创新能力,而需要从微观的层次上分析企业创新活动所赖以支撑的能力基础。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能力基础,而组织模块性和知识基础分别是企业动态能力的结构基础和认知基础,动态能力在组织模块性和创新绩效、知识基础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在综合考虑国内外粮食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内部产业因素和受控可能性的基础上,构建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后发现:1992-2011年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状态多为贸易弱态和贸易劣态,总体处于基本安全和基本不安全状态,且口粮和饲料粮的贸易安全状态高于工业用粮;在粮食贸易安全变化趋势上,小麦贸易安全水平有小幅上升,而稻米贸易安全水平波幅减小且略有下降,玉米贸易安全水平围绕0值上下波动,大豆贸易安全水平呈“阶梯式”下降;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产业竞争力、国内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产业政策、受控可能性和国际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13.
慈善行为既出自人们对弱者和贫困者同情的善良意志,反映了人性的光辉,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慈善事业的发展既是政府鼓励和推进的事业,也需要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目前,官办慈善组织在组织公益慈善活动方面起了主导作用(甚至是支配作用),但近日诸多公共事件的发生使这一体制遭到许多批评,并使慈善议题成为大众舆论的焦点。因此,在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中,我们既要考察目前慈善事业发展中政府所起的作用,更要思考如何调动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来共同参与。分析我国的官办慈善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思考我们如何推动民间慈善和私人慈善活动的发展,使慈善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受到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人才吸引的问题.组织吸引力能够对潜在员工的求职态度、求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介绍了学者们对组织吸引力定义与维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产品与服务的知名度、招聘活动与招聘者行为、企业形象与声誉、薪资福利与提升空间等变量带来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组织吸引力对个人与组织的影响.最后从加强本土化研究、借鉴信号理论、加强结果变量的研究、丰富研究对象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商业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组织形态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分析发现,全面创新是驱动海尔平台化转型的关键内生性因素。海尔的平台化转型与海尔贯彻的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观密不可分。其中,全要素创新强化了不同要素的各自发展与内部联系,为组织的平台化转型提供了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全时空创新打破了传统企业经营活动所受的物理约束,为组织平台化发展提供跨边界的资源获取途径;全员创新激发了以普通员工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塑造了组织平台化转型所需的新型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为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捐赠人和非营利组织自身都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但是现阶段的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诸多不足不能满足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要求。我国应从合理区分非营利组织性质,对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收入予以合理免税、改进捐赠激励机制等方面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以便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可分为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动力因素三类。主体因素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文化氛围、科研团队建设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又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前进动力。政府可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支持团队建设、倡导创新文化、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以及地方官员面临无处不在的责任冲突,导致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不可能完全仰仗外部强制,寻求组织文化途径可能成为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选择。偏离了"公共性"的地方行政组织文化是导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非合作倾向的根源。重塑合作型行政组织文化需要回归行政组织"公共性"、确立新的行政价值观、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角色以及正式制度安排的协调与配合等。  相似文献   

19.
编辑组织公民行为是指编辑自发表现出的一种超越角色标准以外的主动、积极、正面、尽职、利他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有益于学报编辑职业角色的履行,更有助于组织效能及适应能力的提升。这种“好编辑”行为的发生与编辑自身的修养有关,也与组织的管理方式密切相关。编辑部领导应基于信任、尊重和共享愿景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开放、安全的组织文化、赋予编辑处理权与自主权、加强组织公平等措施激发编辑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专利数据库建设在数量、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有不足,这与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心理存在着矛盾性.必须构建一个由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行业联盟服务平台以及商业化服务平台构成的“三级金字塔”型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从而使政府、公益性机构与商业性机构作为共同服务主体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