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口语教学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检验英语学习成果都有重要意义。怎样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值得英语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交际为中心开展口语教学活动;语境化是英语口语教学的前提;口语的流畅性;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方法,并指出了如何将这些科学的方法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2.
余杜 《职业》2012,(15):115-116
目前的技工学校中,无论是中级班还是高级班的学生,英语基础都十分薄弱,绝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英语学习难的问题。笔者在学生做英语课程学习评价中发现,英语学习难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导致的:第一,缺乏自信心,多数学生给自己就打上了"英语学习能力不行"的标签,所以不论怎么学,结果都是学不会.  相似文献   

3.
龙裕贞 《职业》2012,(21):59
目前,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大多数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他们认为学英语很吃力,也很乏味,并且错误地认为英语在将来工作中没有什么用处,可学可不学。著名作家歌德有一句名言:"哪里没用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不用说提高教学的质量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才会乐于接触英语,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变"苦学"为"乐学"。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式,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不会倾听、不会表达、不善口语交际,将很难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远竟  唐廷君 《职业时空》2009,5(10):116-117
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使其拥有了多元的文化身份和广阔的跨文化的交际语境。以英语为载体的大量文化信息的摄入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之一。中西文化导入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三个阶段:潜口语期、口语能力建构期和口语策略发展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口语训练将中西文化信息内化为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缪烨宏 《职业》2011,(12):89-89
语言学家D.C.Henning(1982)说:"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主要是通过听说,很少通过读写。"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任何一种语言,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语言是第二性的。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并提高中职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优势,是中职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想利用好教材,提高学生口语实际运用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自身素质要想学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英语素质,语音语调准确,口语流利,英语知识丰富。教材中的话题和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感知、认知、实践、参与"的过程,使学生在快乐中交际,在交际中提高,已成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本篇文章结合学生实际,给大家提供了几点建议和做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作为语言存在最为重要的方面,学习英语的目的,最根本的是为了能够用英语流利的交流,因而提高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国的大纲要求,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贤梅 《职业时空》2008,4(10):53-53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的综合体现。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虽有增强,但教学进展缓慢,其现状不容乐观。大班化教学使口语训练很难落实到个人;高职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时主动性不强,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怕开口,少开口甚至不开口;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批判思考的能力,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授课理念和教学方式,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而学生更采取无所谓与不合作的态度,传统的授课对于口语教学的作用很小。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使高职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性发挥,利于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包括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包括学生的语用能力。脱离语境的传统的口语教授教学模式只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导致学生"学而不能用,不会用",因此早已不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将从构建真实的"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方面探讨新型的口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袁娟 《职业》2012,(26):72-7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学生,‘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进入21世纪后,更应提倡这种理念,教学工作要做到教学合一,教师不仅要教授课本知识,更要教授学习方法;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学习. 笔者是一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会职校生英语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总是难能与他们实际掌握的字词句章能力相恒等,落在纸面的能力和落在口头上的能力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里的原因是与学生僵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相关的。学习英语需要死记硬背,但学好英语在于适应于沟通交际活动的需要,那么,口语能力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锻炼和养成。锻炼和养成英语口语能力的两个应然因素是:多说、多体验。  相似文献   

13.
马红 《现代交际》2012,(10):40-43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面临着国际交际的大环境。在国际视野下,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英语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的"交际"。本文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师的基本授课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旨在考察英语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及英语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并试图揭示英语文化教学对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立新 《职业》2016,(17):118-119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作用越来越凸显,人们愈加认识到学习好英语,尤其是口语的重要性.教师如何教好学生的英语口语,如何让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提高口语能力?本文就此总结介绍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孟宪英 《职业》2011,(6):125-126
阅读是高职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和语感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突破阅读障碍,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洪波 《职业》2012,(12):87-88
笔者学校是省属的全国重点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来自潮汕地区。笔者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周就会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英语口语训练的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少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培养职业中专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下面,笔者从口语教学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学习英语时常出现以下问题:1、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2、不会有效地预习课本;3、学习急于求成且无章法;4、不能很好地赏析文章,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寓学于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协作进步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其英文赏析、写作、口语表达等各项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莉收 《现代交际》2012,(9):170-171
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普遍意识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语言习得的主要目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迫切成为培养语言人才的重中之重。作为语言的基础元素,词汇的掌握和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词汇的匮乏使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困扰高校口语教学的一个难题。因此,鉴于词汇与口语教学的密切联系,本文探讨了英语口语教学中词汇的常用教学方法及对英语口语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9.
缪莉 《职业》2014,(30):129-130
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是学生缺乏公开表达语言的经验,缺乏心理承受力,缺乏深度的交谈等口语交际能力。本文根据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从学生主观因素和环境客观因素两方面寻找其形成的根源,以期为探求科学有效地提高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模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梅 《现代交际》2011,(6):150-150
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的英语1:7语交际能力较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艺术手法教学生学习,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模式等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措施、建议,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