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峰 《老人天地》2010,(6):32-32
父亲提前退休了.一开始母亲一肚子不高兴,放弃优厚的奖金.收入要少好大一块。我们却乐不可支.因为我们早就规划了父亲的退休生活,想让才华横溢的父亲跳出工作的桎梏,活出自我来。  相似文献   

2.
叶倾城 《现代妇女》2010,(11):18-18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父亲罹患的是眼底黑色素恶性瘤。在电话里向他转述病名.声音安静疲倦,仿佛是另一个春日迟迟的午后.花影扑簌。他失声道:“不可能的。医生怎么说?”父亲静静地说道:“我自己就是医生.”  相似文献   

3.
父亲妙语     
父亲退休赋闲在家。生日那天.不擅厨艺的母亲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莱.然后乐颠颠地让父亲品尝评价一番。父亲吃了一口后马上说:”不错!”看着母亲笑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他紧接着说:“不能再错。”  相似文献   

4.
圆子 《现代妇女》2009,(7):50-50
我父母感情不好.父亲对母亲关心不够,遏事总站在祖母一边,致使母亲心生怨恨.加上母亲总抱怨父亲的养家能力.不爱父亲.后来终于自寻短见。由于父母的事.结婚以后,我对妻非常忍让。特别是经济方面,全都交给她支配,但婚姻还是出现了问题。结婚前她有一个男友.都发展到快结婚了,分开后也一直联系着。她很能干,但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5.
父亲总是忽略掉他用自己热爱的烟丝换油条的情节.却一再重申母亲骗他吃油条的细节;母亲总是强调父亲用烟丝换油条的细节.却不说她骗父亲吃油条的情节……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拐杖     
骆明 《中外书摘》2006,(10):25-25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  相似文献   

7.
父亲和母亲是很不相同的两种人。母亲总是小心翼翼,注意礼节.而父亲却是言行均无所顾忌。  相似文献   

8.
父亲爱喝酒。 父亲喝酒不挑菜,一个鸡蛋、一块豆腐.甚至一根黄瓜、几块嫩白菜帮,都是他下酒的好菜。父亲虽然与酒有不解之缘,但他喝酒从不超量,每次都是适可而止,逢年过节也不例外。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没见父亲喝醉过。所以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对他喝酒从来都没有反感。  相似文献   

9.
珍贵的寿礼     
珍贵的寿礼冯伟林父亲在乡下快满66岁了,我该送份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呢?他不嗜烟酒,不慕奢华,高档衣服是绝不会穿的。可父亲给我的恩泽,给我的财富,如山如海。怎样才能表达我的敬意呢?想着,想着,积淀的岁月像星星般在心际闪烁,无穷的思绪似飘荡的烟云升腾......  相似文献   

10.
德文 《老年人》2007,(2):53-53
问:不久前.我父亲突发重病,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我请我的岳父岳母做见证人和代书人.拟了一份遗嘱.交父亲过目后,父亲在遗嘱上按了手印。请问:如果父亲去世,他立的这份代书遗嘱有效吗?  相似文献   

11.
《老人天地》2010,(2):38-38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在一论坛上引发热议,发帖者“我是小猫猫一个”称,本科毕业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还不如当农民工的父亲.所以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为“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只得骗家里’加班,就不回家了”。  相似文献   

12.
我今年已89岁,出生在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兄妹6人。那年头穷人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靠父亲熬盐土维持生计。父亲由于过度劳累而去世,母亲给地主家洗衣服,两个哥哥扛长工,弟弟则卖给了邻村的一户人家。  相似文献   

13.
小时侯,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什么玩具.我就自己做。父亲对木匠活篾匠活都在行,我小时侯常帮父亲打下手。看父亲制作木器竹器.也学到了一招半式的手艺.做个简单的玩具.不在话下。于是,欢柴放牛的闲暇,我便常常拧着父亲的家什,做弹弓、做雀笼、做木轮车、傲竹筒水枪等玩具,不过.做得最多的,还是陀螟。  相似文献   

14.
湖南益阳市一对不满11岁的双胞胎姐妹,在父亲患绝症母亲得重病的悲惨境地中.上街卖艺拯救父母。父亲不幸病逝后,亲人决定将姐妹中的一个送给他人收养,面对即将撕裂的亲情。她们谁也不愿意失去谁,姐妹俩展开了悲壮互救……  相似文献   

15.
莫特 《老年世界》2010,(21):14-15
儿子与父亲发生矛盾,儿子埋怨父亲不慈,父亲却说儿子不孝。当父亲在这场家庭纠葛中恼怒烦怨旧疾复发住院治疗后,一场围绕精神赡养的离奇官司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6.
早年前,我们家弟兄多.我哥哥就做了上门女婿,户口也落到了女方家.很少回家来,也不赡养父母。上个月父亲去世后,哥哥却提出和我们均分遗产,请问,他这样做可以吗?  相似文献   

17.
从母子的依恋到父子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网络中,父亲的角色与母亲的角色有着明显的差别。传统上,关于母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关于父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则研究得相对较少。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母亲行为,把父亲行为及其变量作为亲子对象的资料非常缺乏。到了ZO世纪60年代,情况有所转变,人们开始研究父亲在儿童社会和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HR谢弗(H.R.Schafer)和P.E.埃默森(P.E.Emerson)的“依恋”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即使父亲没有经常照料婴儿,婴儿也会对父亲表现出依恋;父亲对婴…  相似文献   

18.
姚剑 《老年人》2009,(1):16-16
巴尔扎克在成名之前曾经非常困顿窘迫,甚至称得上狼狈。 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偏偏想当作家.结果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他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是个乐观的人,每当饥饿的时候,便在桌子上画出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相似文献   

19.
杜启荣 《老年世界》2006,(14):20-21
我父亲张樾丞是河北新河县小寨村人。1883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只在村中念过私塾。14岁那年.父亲步行数百里来到北京,投奔琉璃厂益元斋刻字铺学艺.18岁正式出师。随后,父亲在琉璃厂来薰阁设立刻章的摊位,他逐渐与许多时常出没琉璃厂的文人墨客成为朋友。1912年,父亲在西琉璃厂开设了一家图章墨盒店,叫做同古堂。  相似文献   

20.
父亲     
张胜友  李虹 《老年世界》2006,(19):17-17
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 父亲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英文也颇有造诣。他毕生执教语文课,且在当地学界小有名气。更让父亲自鸣得意的是,据说曾偶然猜中过中考或高考作文试题(也许是瞎猫撞上死老鼠吧)。父亲执教几十年.手腕上永远戴着一块二针半的手表(两根计时计分长针和一根计秒短针),走走停停,停时父亲会抬起手腕摇一摇.同事们嘲笑他:“您戴的是摇表呀?”父亲当即反击:“我是老教师了,上课从不用看表.讲完教案最后一句话刚好下课钟声敲响呢!”直至我大学毕业领了第一个月的薪水,父亲才戴上了儿子孝敬他老人家的一块售价120元的上海牌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