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雪芹未写完《红楼梦》“传神文笔足千秋”,曹雪芹的杰作《红楼梦》问世以来,得到了世人空前的注意。可惜,在程、高刊刻《红楼梦》程甲本以前,这部巨著只有前八十回流传于世(就目前已发现的本子而言),这引起了历代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博物馆藏陆厚信绘《雪芹先生小照》,究竟是真是假,是曹雪芹还是“俞雪芹”,十几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周汝昌同志《红楼梦及曹雪芹有关文物叙录一束》在《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二期发表的时候,我曾给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以其家族百年兴衰史为原始素材的,因此研究雪芹的家世就成为作品研究的条件之一。20世纪,关于曹家发迹的起因,曹雪芹祖父曹寅与康熙的关系,他的父辈以及曹家彻底败落的原因,都得到深入的研究,为《红楼梦》文本的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脂砚斋关系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脂本、脂评是新红学的命根。胡适将脂砚斋与《红楼梦》作者画等号,周汝昌指为曹雪芹的续弦妻,书中的史湘云。根据脂评深入探考芹、脂关系,应该指出脂砚对《红楼梦》不甚了了,是非好恶亦不同于曹雪芹;他干扰雪芹的创作并窜改《红楼梦》原稿;在评本中故意隐去原作者,凸显自己,企图将自己定位为“红楼梦的主人”。本文反对佞脂,但也反对妖魔化、虚无化脂砚斋。脂砚欣赏曹雪芹,供养他写小说,并保存《红楼梦》大部分原稿,在红学史上应有其地位。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改编自《风月宝鉴》已为学术界所公认.然而,究竟何人创作了《风月宝鉴》,学者们则各持已说:或云曹雪芹,或云其弟棠村,或云其叔脂砚斋.这些观点说明,旧槁的作者是曹氏近亲,生活在清初雪芹时代或略早于雪芹时代.这些论点,看来都言之成理,但同时又留下了一些疑点.在重新研读《红楼梦》并考察有关资料时,我发现了一种现象:自称写实也被人们公认为写实的小说《红楼梦》中,流露了很多明人的痕迹.追溯它的源头《风月宝鉴》,因而设想:《风月宝鉴》可能是明人的旧稿,曹雪芹在加工改创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消除旧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士林正气学苑奇功──评《曹雪芹祖籍考论》周汝昌1922年胡适始著《红楼梦考证》,所考以作者与版本为两大主题。版本一题另论,作者一题则迟至1931年方有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发表,是为雪芹祖籍河北丰润说之源头。胡氏《考证》之后历25年,拙著《红楼梦新...  相似文献   

7.
周汝昌先生在拟补曹雪芹佚诗三首中,涉及一些与敦诚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关的“西轩”、“虎门”和“英王”阿济格等故实。恰巧我最近在与雪芹同时的满族文人恒仁所写的《月山诗集》里,也发现了些与上面有关的资料线索,在此略作小述。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名字,学术界向有争议。笔者认为从《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可知曹雪芹的名为"曹天祐",从曹雪芹的朋友的记载中我们可推知曹雪芹的字为"霑"。张宜全《春柳堂诗稿》有关曹雪芹的注文和他人评点文字一样的字号,笔者怀疑不一定是张本人所写,故其有关曹雪芹的名、字的说法也是不足信的。综合相关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曹雪芹,姓曹,名天祐,字霑,号雪芹、芹溪、芹圃、梦阮等。  相似文献   

9.
石兄、甄宝玉、贾宝玉同一论王洪军曹雪芹在《红楼梦》①里,用近乎荒诞的笔法勾勒出石兄即青埂峰下顽石的形象,用浓墨重彩活画了一个极富个性的贾宝玉,用淡淡的笔墨又塑造了一个与贾宝玉相伴而生的甄宝玉。仔细地玩味,发现石兄即贾宝玉即甄宝玉。对此,本文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几乎耗尽了毕生心血,为文学圣殿增添了稀世奇珍《红楼梦》,然而他本人却不仅湮没当世,名不见史传,而且直到现在,我们对他还知之甚少,以至连他的生卒年月也还没有完全弄清,这实在是历史性的缺憾。胡适于1928年写了《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提出了雪芹卒于乾隆壬午除夕的看法,简称“壬午说”。周汝昌于1947年发表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认为曹雪芹卒于乾隆癸未除夕,简称“癸未说”。  相似文献   

11.
<正> 《红楼梦》是一座千门万户的艺术宫殿,见仁见智,争论颇多。近出版的白盾的《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看法。集中收论文廿五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研究红楼梦也应实事求是》、《耽美·泛爱·悼红……》、《论红楼梦的悲剧美》等篇,着重探讨作品的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第二部分有《略探雪芹的“自传性”》和关于宝玉、黛玉、妙玉、宝钗、凤姐、袭人等几篇人物论,着重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历史、美学意蕴;第三部分有《论曹雪芹的思想、艺术大突破》、《红楼梦的现  相似文献   

12.
沈科 《金陵瞭望》2005,(16):51-52
中华文曲巨星曹雪芹(约1715—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汉人,清兵入关后,入正白旗内务府籍,三代世袭江宁织造。雍正五年,其父以事获罪,产业被抄,家道衰落。雪芹生于金陵,并在此度过了“锦衣纨绔”之童年,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关于曹雪芹,我们至今仍然了解得相当少。因此,“雪芹三友”诗,即敦敏的《懋斋诗钞》、敦诚的《四松堂集》和张宜泉的《春柳堂诗稿》,便成了考证其世家生平的珍贵资料。对于这三部诗集中有关寄怀雪芹的篇章,诸家历来大都认为是对曹雪芹一人生活情状的描绘,从而证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种种情形。笔者初读这些诗句时,也与诸家同见,但几读之后,却发现在这些诗句中不仅活现着曹雪芹的形象,也或直或曲、或明或暗地闪动着另一个人的影子,觉得以往对曹雪芹某些方面的考证似有张冠李戴之误,拙笔愿将对此所探之微举出讨论,以领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4.
关于《红楼梦》的本事研究,自从胡适先生“自叙传说”问世,学术界多认同曹家即贾府原型一说、然而,以雪芹生平思想及曹氏家世而论,这种观点实在无法解释小说中的诸多矛盾,如果仅川“艺术虚构”为遁词,似乎过于简单草率.《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矛盾其实指向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即小说明人痕迹太浓.即使经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改创加工,这痕迹仍然掩饰不了也抹煞不去.也许,曹雪芹根本无意掩饰.《风月宝鉴》可能本是明人旧稿,《红楼梦》主体故事——贾氏故事可能源出明代.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关于曹雪芹的卒年,比较通行的有两说。一是“壬午说”,依据脂砚斋甲戌本第一回眉批“壬午除夕,芹为泪尽而逝”的话,定为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一是“癸未说”,依据敦敏《懋斋诗钞》中《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诗编于癸未年,则雪芹不可能前卒于壬午;且敦诚挽雪芹即为甲申年开岁的第一首诗:合观可知应卒于癸未即二十八年除夕,而脂批误记干支一年。以上两说,都没有充分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四川人,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慨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与我们四川的缘份之浅。当然,四川与《红楼梦》也并非全无关系,我也曾于1984年2月26日在《四川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红学在四川》的文章,该文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马泰来教授的研究成果,列举了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或四十年(1775)就将《红楼梦》携带入川的陈大文(静泉,曾任马边厅通判)和高鄂的“同年”、四川遂宁才子张问陶,以及在重庆发现的“脂砚斋所珍之砚”和可能失落在四川的原本《红楼梦》(即端方本),来说明我们四川与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关系。但限于学识的浅陋,我竟未能提及孙桐生,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宽恕的错误。因此,我愿借此短文,向孙桐生这位我们四川的红学前辈(如果他九泉下有知的话),表示我深深的歉意。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于《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莫衷一是,认其为真或倾向为真的学者大多从拍卖记录、书画鉴定、曹雪芹的交游者等角度来考察,从画作本身来分析者较少,且多针对单幅画或者某一首题诗进行分析。目前,学界尚未有对八幅画作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更缺乏将《种芹人曹霑画册》和他创作的《红楼梦》小说联系分析的论述。笔者认为,《种芹人曹霑画册》与《红楼梦》有一定的联系,其中隐含了不少《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元素,可与之对看。  相似文献   

18.
在新红学家发现加注了脂砚斋的批语的版本前,红学研究中并无脂砚斋其人。脂砚斋不是第一个阅读《红楼梦》的读者,也不是第一批书的人。当时社会上还有其他版本、其它书名的《红楼梦》在流传,不止脂砚斋所抄阅再评的《石头记》一种版本。所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苦哭芹,泪亦殆尽”等语是脂砚斋说的假话。  相似文献   

19.
徐乃为 《南都学坛》2002,22(6):44-50
《红楼梦》具有一定意义的自传性 ,其小说人物原型多取自作者的亲友。然而 ,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老一辈学者倡言 ,且获得到广大读者信从的观点 ,即曹雪芹为贾宝玉 ,雪芹“父兆页即宝玉父贾政”的结论 ,其实是错了一辈。今据曹氏一家与贾氏一家比照寻绎 ,贾政对应的是曹寅 ,宝玉对应的是曹寅之子曹颜 ,作为曹寅孙子的曹雪芹 ,其对应者乃贾政的孙子贾兰。小说的对应原则基本是将生活原型平移到小说中。其对应中心轴为曹寅对应贾政。找出这一对应关系有助于破解《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就《红楼梦》程高本刊行的意义展开讨论在曹家花园旧址南京乌龙潭公园建曹雪芹纪念馆并塑像首次披露俞平伯先生对“靖本”《红楼梦》的评价介绍南京发现曹雪芹家庙的经过对曹雪芹字梦阮、号芹溪等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