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277-281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者的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论文涉及该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作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学批评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为研究目标的文学研究流派。它不拘泥于其他文学批评流派的单一学科研究模式,将研究视角指向人类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各个角落。本文从西方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沿革出发,在分析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的价值取向、研究文本转移、跨学科研究态势及其跨疆域比较研究等方面对其最新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分析,旨在为构建一个以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人类社会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协同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新型学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包含人的生态化向度("生态人")。"生态人"是对"经济人"假设和"自然人"假设的反拨和超越。只有坚持人的发展的生态向度,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总体的人"的论述,蕴含着"整体性"的特征,"总体的人"是在社会关系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整体的历史进程中生成的,而马克思对人的实现的最高期望中蕴含着时下流行的生态学意识,总体人的特质与生态主义的整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海明威的众多作品中,自然不仅是主人公行动的场所和事件的一部分,更是其作品的主题.他不仅展现了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表达了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也不时让他的主人公置身于与自然的对抗中,表现出典型的人类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显露出极度矛盾和困惑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6.
郑春雷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3):11-12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批评思潮,其产生与发展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来源,需要从更高层次即哲学的意义上来深入解读。事实上,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哲学层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生态人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人理论批判,而且在于对经济人理论的超越,即对发展新的经济学科、推动新的经济模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生态人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把征服自然作为主要生产能力内容的研究目标,转变了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在创立新的经济学学科方面提供了帮助,推动其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生产的关键问题,较为全面、协调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从其实践意义上看,生态人理论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满足于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新的经济形式,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最少的资源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派诗歌之父的T·S·艾略特,其诗歌、文论广博恢弘、驳杂斑斓。事实上,只要有助于创作的,不管是文学,还是哲学、宗教甚至科学,艾略特擅长统统将它们吸纳、消化再创造。基于其1946年所发表的《文学批评的界限》一文,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对艾略特文学批评界限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其所持的其实是一种"解疆化域"、"会通群科"式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人的主体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首先简要论述了人的主体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接着论述了要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方面,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使人类与自然相互谐调。最后,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文学批评生态即文学批评的生存状态,主要指涉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内部机能性失调。就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生态而言,视野宏阔、方法多元、媒体便捷是其基本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概而言之,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思想贫乏,言之无物;自说自话,无的放矢;好人主义,廉价吹捧;山头意识,排斥异己;消费趣味,盲从时尚。鉴于此,有必要切实践行以下建设指向:一是关注当下,强化批评的现实性;二是面向文本,增进批评的似真性;三是追求深度,恢复批评的功能性;四是回归理性,倡行批评的包容性;五是尊重个体,张扬批评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批评生态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生存的,实践改造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属性,生成和发展着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实践因此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并没有消除人的自然属性,而是改变了自然属性.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是压制、扼杀人的生物性需要,而是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满足这种需要,并不断提高这种需要的质量和水平;“人的本质”与“人的本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构成人的本质的不是生物学上的类,而是社会关系,即使是人的类本性,也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再塑造;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又生成于人的活动中.社会关系并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人只有通过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动时间,才能获得“价值生命”,只有通过占有自由时间,才能获得自由个性,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欧美生态文学批评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它把文学批评放在人与自然为整体的广阔背景下,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批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怀而充满了活力,生态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定义和模式也是众说纷纭,但包含生态整体观的人类回归自然之路已经成为生态批评领域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人与人态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提出,人、人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常提常新的问题重新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焦点。生态哲学的建立可谓是人们在此方面进行艰苦的理论探讨的重大成果之一。但是,作为一门新生的哲学学科其基本问题及相关范畴的涵义至今还不很明确,存在概念运用上的混乱现象,这不利于理论的进一步提高和人们统一认识的形成。因此,本文想就生态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相关范畴的涵义及问题确立的理由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性驱动着人类在外在幸福欲求和内在终极追求的悖论中,选择了生活幸福.片面的效率与发展成为我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准则,它诱发着消费生活的扩张,使产品的社会价值背离或扭曲其自然价值.相对于社会价值的周期缩短而言,产品的自然价值被环境分解的周期却相对地在增加;当产品社会价值的周期不断缩短,超过环境分解自然价值周期的极限时,生态危机便不可避免.所以,生态问题其哲学根据就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面对的心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人类生存的心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是人之为人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为何需要生态伦理?人类中心主义回答说,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宣称,是因为自然存在物本身拥有天赋权利和内在价值。二者对生态伦理都做了外在化的理解,使生态伦理脱离人的内在目的或者成为工具性存在,或者成为奴役人的存在。生态伦理的本质是内在于人的存在,它以生态人性为根据,表达着人类趋善向善的内在需求,是人类实现自我和走向崇高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
自然美的拓展分为3种形态,即人类控制与约束的自然、人文意义化的自然和艺术化的自然。3种形态的拓展分别对应于"从物的崇高到人的崇高的自然美"、"从实在到意向的自然美"以及"从必然到自由的自然美"3种自然美形式。由于这3种自然美形式均为人类主体性精神的某种反映,因而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反思,用一种全新的"后主体性"思维来重新阐扬自然美及其相关形态,为自然美的拓展划定边界。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的精神诉求。中国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建构过程一直举步维艰,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和商业化运作机制中甚至身陷危机。文学批评主体性的重建至少要关注三个维度:作为理论接受主体,在资源利用上,对古今中外的文论思想要有一种整合意识;作为人格主体,在精神操守上,要把握好自由观念与功利意识的合理尺度;作为批评实践主体,在文本操作上,要做到学理与感性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